在臨床、手術、檢查等過程中,麻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人對麻醉不了解,產生了一些錯誤的認知。對此,本文針對麻醉進行簡單科普。
麻醉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麻醉的方式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內麻醉等。
(1)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包括靜脈麻醉、吸入麻醉、靜吸復合麻醉三種方式。其中,全身麻醉主要用于大型手術,如心外手術、開腹手術等,也適用于不太合作的老年患者或者年齡較小的患兒。全身麻醉可以讓患者的痛覺、意識等全部喪失,在麻醉過程中會有專人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避免出現意外。
(2)局部麻醉:局部麻醉包括局部浸潤麻醉、局部噴霧麻醉等,主要是讓患者暫時喪失對局部的感知、痛覺,多用于局部小手術中。
(3)椎管內麻醉:椎管內麻醉包括腰麻、硬膜外麻醉、腰硬聯合麻醉等,多用于下半身麻醉中,如盆腔手術、下肢手術中。
在進行麻醉時,麻醉醫師會根據具體情況、患者及家屬的意見等最終確定麻醉方案,確保麻醉的順利進行。
麻醉風險
由于麻醉藥物會改變人的生理功能,因此麻醉不可避免會有一些風險。
(1)頭暈乏力:有的患者在麻醉清醒后,感到頭暈、乏力。這主要是因為患者體內還殘留有一部分麻藥,并沒有完全排泄出來。當體內的麻藥完全排泄完,頭暈、乏力等癥狀就會消失。
(2)惡心嘔吐:有的患者麻醉清醒后有時會出現惡心、嘔吐的現象,可能與個人體質、手術操作、麻醉藥物作用等有關。一般來說,惡心、嘔吐的癥狀會在幾天內消失。當癥狀嚴重時,可以向醫生反饋,利用止吐藥進行改善。
(3)寒戰:寒戰屬于麻醉中最為普遍的風險。在麻醉狀態下,人的體溫調節能力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出現體溫流失。如果是進行開放手術,或者手術時間比較長,體溫流失現象會更加嚴重。當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可能因為持續低體溫而表現出肌肉收縮,出現發抖、肌肉痙攣等。此時,患者可以通過各種保暖措施加以改善,隨著時間流逝,這些癥狀會逐漸消退。
(4)口干舌燥:在麻醉前往往要求禁食禁水,加上手術失液、失血,使得不少患者在麻醉清醒后會覺得口干舌燥。此時可通過合理補液、補水來緩解。
(5)咽喉痛、聲音嘶啞:有的患者在手術中需要氣管插管輔助通氣,因此麻醉清醒后有可能感覺聲音嘶啞、咽喉疼痛的癥狀,但過一段時間會消失。
麻醉前為什么要禁食禁飲
麻醉前之所以不讓進食,主要是處于麻醉狀態下,麻醉藥物會抑制人的保護性反射作用,如果胃部存在沒有消化干凈的食物,有可能出現食物反流的情況,并且由于吞咽功能喪失,反流的食物有可能進入氣管,對正常呼吸造成影響,甚至威脅生命安全。因此在麻醉前,如果醫護人員交代不要進食,一定要嚴格遵守。
麻醉清醒后的注意事項
加強對患者的觀察
麻醉結束后,家屬要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的觀察,記錄患者的體溫、血壓、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等狀況。有一部分患者麻醉后可能出現一些不良反應,這就需要家屬時刻觀察,如果發現患者生命體征有異常情況,及時告知醫護人員。有的患者在麻醉后,還會出現精神幻覺、躁動等現象,發生意外傷害的風險比較高,此時家屬要做好對患者的防護,甚至可以通過約束患者肢體的方式減少意外情況的出現。對于全麻患者,在麻醉期間會出現呼吸道運動停滯,容易積痰,所以待麻醉清醒后,家屬要鼓勵其咳嗽、咳痰,幫助翻身拍背,有助將呼吸道中的痰液排出。此外,家屬還要預防患者出現無意識拔管、墜床等情況。
麻醉清醒后短時間內禁食禁飲
患者在麻醉清醒后,可能會感覺饑餓、口渴,這時要注意不能立刻給患者食物、水,特別是全麻患者,因為患者受麻醉影響,腸胃功能還沒有徹底恢復,如果出現過早吃東西的行為,則會影響腸胃功能。如果患者是進行腸胃手術,過早進食還有可能誘發感染。患者應嚴格按醫囑控制禁食禁水時間,避免出現意外。
保證創面干凈
麻醉清醒后,要保證患者手術創面干凈、無污染,不可用清水對創面進行清洗,更不能用手觸碰。家屬及患者都要加強對手術創面的觀察,如果創面敷料出現滲血、滲液等現象,或者是傷口周圍紅腫,要及時告訴醫護人員。
保持清淡飲食
患者清醒后,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做到少食多餐,不可暴飲暴食。家屬可適當為患者提供一些新鮮果蔬,并補充優質蛋白質,如蛋類、魚肉、奶制品、豆制品等,促進患者術后恢復。不能為患者提供辛辣、刺激性強的食物,如咖啡、濃茶、辣椒等,以及油膩性、燒烤類食物。
常見的麻醉認知誤區
誤區一:麻醉會讓人變“傻”
事實上,麻醉并不會對人的智力造成影響。麻醉的基本機制是借助麻醉藥物,抑制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降低敏感神經元活動,從而達到讓患者暫時喪失意識、疼痛感的目的。麻醉后,有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表情淡漠、反應遲緩等情況,主要是其雖然意識已經清醒,但是體內還殘留有麻藥,等體內麻藥徹底代謝后,就會恢復正常。此外,患者在麻醉期間,有專門的醫護人員進行照看并監控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會進行及時、準確的處理。
誤區二:只有手術需要麻醉
很多人認為只有手術時才要麻醉,其實這種觀點不太準確。隨著現代舒適醫學理念的發展,麻醉在治療、檢查等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如進行胃腸鏡檢查、宮腔鏡檢查,可以通過麻醉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及痛苦感,增強檢查的舒適度。
誤區三:麻醉鎮痛會上癮
患者術后回到病房后,經常會留置一個鎮痛泵,里面留有相應的麻藥,主要用來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但有的患者認為使用鎮痛泵有可能出現“上癮”的情況,術后疼痛只需要忍忍就行。事實上,麻藥鎮痛并不會讓人上癮。麻藥鎮痛的作用類似于局部麻醉,只是暫時抑制了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所用的劑量很小,根本不會對患者帶來較大的影響。所以,術后如果感覺疼痛,不需要刻意忍受,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遵醫囑使用鎮痛泵,提高舒適度,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