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剪紙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瑰寶,不僅展現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義,其藝術價值與文化價值受到了國際認可和珍視。在當今文化創意產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將這一傳統藝術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實現文化傳承與創新融合,成為設計領域的新課題。本文從符號學視角深入探討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高密剪紙的藝術特色與文化內涵,并將其與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原則相融合,通過簡化提取、直接引用、創新外觀等設計手法,對傳統剪紙元素進行創新性轉化和應用,旨在為高密剪紙在現代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提供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為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提供新的視角,為文創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現階段,由于人們對傳統文化傳承的高度重視以及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迫切需求,深入探索地域文化并與創意設計相融合已成為時代潮流。非遺高密剪紙是山東高密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高密三絕之一,其特點在于融合了多地剪紙藝術,題材廣泛,技法上善用陰剪、陽剪,巧妙運用色彩與線條,形成了粗獷中見清秀、稚拙中藏精巧的獨特風格。相比于其他地方的剪紙,高密剪紙在藝術風格、題材選擇及技法表現上更顯地域特色與精巧構思,是中國剪紙藝術中的瑰寶。當前,文創產品憑借創意性、實用性和文化性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溝通的橋梁,在此背景下,對非遺高密剪紙文化創意產品的設計不僅為傳統剪紙藝術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促進了文化的傳承,還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增添了獨特的視覺元素。
非遺高密剪紙的文化內涵與藝術特色
非遺高密剪紙的文化內涵
從文化內涵角度看,高密剪紙承載了豐富的民俗風情和深厚的民族精神。山東是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沃土,其中,高密剪紙以獨特的技藝閃耀著璀璨的光芒。明洪武年間,大批移民遷入山東,高密剪紙與不同地區的剪紙風格漸漸融合,在對南北剪紙風格融合交雜、兼收并蓄的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高密剪紙的藝術題材包羅萬象,從古老的神話傳說到豐富的民俗風情,都是其創作的靈感。這些作品中有寓意深刻的魚蓮圖,象征年年有余與純潔愛情;有按年份輪轉的十二屬相,代表時間的流轉與生命的循環;還有歷史傳說的再現、戲曲故事的演繹等。剪紙藝人用自己的巧手將這些故事和場景生動地呈現在觀眾面前,通過對神話傳說和歷史故事的演繹,傳遞了勤勞、勇敢、智慧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2009年,高密剪紙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寶貴代表之一,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關鍵項目,彰顯了中華民族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與傳承的堅定決心。
非遺高密剪紙的藝術特色
在藝術特色方面,高密剪紙金石味濃厚,主要表現在線條方面,疏密虛實對比有致,粗中藏細、拙中見巧,造型古樸、構圖巧妙,寄情于物、寓意深刻。高密剪紙造型巧妙地將黑、白、灰、面、線等元素融為一體,是十分有靈氣的視覺藝術。以高密剪紙作品《馬》為例,著名剪紙藝人范祚信用嫻熟的剪刀技法,對主體物進行塊面或粗線條處理,次要事物或背景則加以區別,背景巧用各種線條組成的紋樣裝飾;為了增加層次變化,同時傳達一些吉祥寓意,采用了冰裂紋、編席紋、銅錢紋、田字紋、壽字紋、喜字紋、花卉紋、樹葉紋等豐富的民間紋樣來填充背景;為了增加動物身體的裝飾性,采用了“打毛刺”的技法,毛發細密均勻又不失靈動變化。
符號學引入非遺高密剪紙文化創意產品設計
從符號學角度看文創設計
符號學是關注符號如何被創造、使用和理解以及符號如何傳遞信息和意義的研究。現代文創產品以其創意性、實用性和文化性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喜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費的升級,對于具有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的文創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當前,符號學在文創設計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文化符號的提取、設計和應用上,以傳遞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念。具體過程包括從特定的文化中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符號,例如圖形、標志、象征等,通過對這些符號的深入研究,將其應用于文創產品設計,與產品的功能和形式相結合,使產品成為文化的傳播載體。
非遺高密剪紙文創產品設計實踐路徑
剪紙藝術的盛行與歷史悠久的民俗傳統緊密相連。魏晉時期,紙已作為喪祭中的貨幣使用。至唐代,剪紙圖案更是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工藝品裝飾。宋代,隨著造紙技術的提升,紙張種類增多,為剪紙提供了更豐富的創作載體,使其應用范圍不斷拓展。明清時期,剪紙展現出無與倫比的藝術輝煌。
我們可以將非遺高密剪紙與文創產品設計相結合。首先,聚焦于非遺高密剪紙藝術的符號解析,從中提煉設計精髓與元素。其次,結合文創產品的獨特屬性,明確設計目標,強化產品的實用功能。再次,打造易被大眾感知、接受和理解的視覺形象。最后,塑造產品的形態,讓非遺的豐富文化內涵與現代實用功能融合,設計出文創精品。
非遺高密剪紙文創產品設計
提取元素
文創產品作為文化與創意的結合體,本質上是一個復雜而精細的符號集合,其中不僅包含產品本身所表現的直接視覺符號,還隱含了大量相關附加文字信息。這些信息如同細密的織網,將產品與用戶之間的每一次互動、每一個場景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形成了獨特的符號語境。
在設計實踐正式啟動之前,我們進行了一系列深入細致的前期準備工作。首先,聚焦于高密剪紙文化,通過廣泛的研究調查,深入了解這一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藝術特色、象征意義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傳承與發展狀況。這一步驟旨在確保文創產品能夠準確地展現出高密剪紙文化的精髓與魅力。其次,密切關注目標受眾的日常生活場景與消費習慣,思考用戶在購買、使用文創產品時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情境,包括使用場景、心理需求、審美偏好等。最后,通過深入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與期望,有針對性地提煉出文創產品所需的文化要素與功能要素。在此過程中,我們綜合運用各種研究方法與工具,如市場調研、競品分析等,確保前期準備工作的全面性與準確性。設計團隊通過深入分析高密剪紙文化語境與受眾日常生活場景語境,為后續的文創產品設計實踐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產品既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能夠滿足現代消費者的實際需求與審美追求。
直接引用法
直接引用法可以被巧妙應用于文化創意設計,高密剪紙獨特的圖案圖形符號、色彩方案及材質特色亦可直接或經過微調后融入現代產品設計。設計人員可以精挑細選承載深厚文化意蘊的經典圖案,如象征吉祥美滿的“福祿壽喜”系列,或保持圖案的原汁原味,或進行巧妙延展,使之更加符合現代設計的審美與功能需求。通過連續圖案的設計手法,這些傳統元素可獲得新生,形成既保留傳統韻味又兼具現代感的設計。
直接引用并非對傳統的盲目照搬,而是一種基于深刻理解與創新的再創造過程。它要求設計師在尊重傳統圖案文化價值的同時,以開放的思維探索傳統與現代的結合點,結合產品的實際用途、消費者的審美偏好以及市場的發展趨勢,通過創意的轉化與升華,讓傳統圖案在新的載體上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芒。這一過程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與弘揚,更是對現代設計理念的深度挖掘與實踐探索。
簡化元素法
現階段,產品設計采納簡約主義理念,力求通過精簡至極的設計元素實現信息傳達效果的最大化。我們可將這一理念融入高密剪紙這一傳統藝術形式的現代詮釋中,依據現代美學的形式規律與表現手法,對高密剪紙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造型圖案進行“幾何抽象化”的提煉與精簡,將原本細膩寫實的圖案形態轉化為以點、線、面為基本構成的平面化設計,賦予這些圖案具有現代感的抽象形態。
例如,我們可以從高密剪紙的瑰寶—十二生肖圖案中汲取靈感,通過精煉其標志性元素,將其轉化為簡潔明了的幾何圖形。這些幾何化的圖案不僅保留了高密剪紙獨特的藝術韻味,還融入了當代審美與實用需求,為文創產品的包裝設計提供了新穎而富有創意的元素。當這些蘊含傳統文化精髓的幾何圖案被應用于產品包裝時,不僅展現了鮮明的時代特征,還賦予了產品方便性、實用性和趣味性并重的獨特魅力,讓傳統藝術在現代生活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創新外觀法
為了迎合當代審美潮流與市場需求,我們在運用高密剪紙元素進行設計時,可以用重構的手法創新傳統圖案形態,同時保證其內在精神韻味歷久彌新。通過挑選出田字紋、鋸齒紋、萬字紋等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紋樣,運用疊加、交錯等手法再創作,最終融入文創產品的設計中。整個創作過程的核心在于對高密剪紙精神內核的深刻理解,確保這份源自民間的藝術能夠在現代設計作品中熠熠生輝,為文創產品注入豐富的文化內涵與獨特的藝術魅力,同時賦予它們鮮明的時代價值與廣泛的市場吸引力。
高密剪紙與現代文創產品的創新融合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過深入分析高密剪紙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內涵以及現代文創產品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我們可以發現二者之間的結合具有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同時,我們也需要正視融合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挑戰和問題,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案。高密剪紙與現代文創產品的融合發展雖然面臨諸多挑戰,但只要我們采取合適的對策,就能克服這些困難,推動這一領域的創新與發展。我們相信,在未來的發展中,高密剪紙與現代文創產品的融合將為傳統文化和現代設計帶來更多的可能性與機遇。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