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南雄盆地,在清波蕩漾的陵江東岸,屹立著一所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粵北名校—南雄市第一中學。
學校創建于1982年,校名由原廣東省副省長王屏山同志題寫,學校自辦學以來便被確立為南雄重點中學。1998年被評為韶關市一級學校,2003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一級學校,2006年10月被北京奧組委、教育部命名“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2008年3月被評為廣東省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校,同年12月被評為廣東省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學校總占地面積150畝,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布局規范合理,亭、臺、樓、館參差其間,與綠樹草坪互相映襯,環境優美,別具特色。學校現有80個教學班,在校學生4050人,在職教職工302人。
學校班子確立了“不讓一個孩子掉隊、不讓一個家庭失望,辦人民滿意的學校”的辦學目標,走“低進高出,高進優出,特色辦學,全面發展”的辦學道路,實施“低重心、精細化”的年級管理模式,打造“激情教育”的德育品牌,落實精細高效的備考制度,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學校十分重視革命傳統教育。利用主題班會課、活動課等進行紅色故事宣講;借助學科素質教育活動,學校團委攜同語文、歷史等教研組舉辦“同講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大賽,或是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縣市舉辦的紅色故事講解員大賽、演講比賽等,傳承革命精神,厚植愛國情懷;同時學校還深入挖掘紅色資源,利用如上團課、講座等各種活動契機,為同學們講述紅色故事,豐富學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學校還結合重大節日、紀念日和主題教育日等,開展紅色主題教育。如每年的清明節期間,組織學校師生去烈士陵園祭拜清掃、緬懷先烈,講述英雄事跡,牢記革命先驅精神;如“九一八”紀念日組織學生上一堂愛國主題教育課,號召學生觀看紅色電影、聽講紅色故事,了解抗戰精神,學習奮勇前進、不畏艱險的偉大精神……通過一系列主題活動,讓學生們走進歷史、了解歷史,厚植家國情懷,賡續紅色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