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灌陽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方早熟梨的主產區。調查后發現,灌陽縣南方早熟梨在整形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生產環節存在技術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對南方早熟梨的提質增效技術(包括整形修剪、施肥、花果期管理、促進花芽分化、病蟲害防治、套種綠肥等)進行試驗示范,從而總結出一套適宜灌陽縣的南方早熟梨周年管理技術,以期為灌陽縣南方早熟梨生產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南方早熟梨;周年管理;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66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7909(2024)9-62-4
DOI:10.19345/j.cnki.1674-7909.2024.09.013
0 引言
梨是我國原產果樹之一,栽培歷史悠久,且分布范圍廣[1]。我國梨的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2]。南方早熟梨是指適宜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生長的早熟梨品種群[3-4],果實成熟期一般為6月中旬—8月中旬。由于我國南方地區氣溫高、早春回暖快,同一梨品種的成熟期在南方要比北方提前1個月左右(北方梨的成熟期一般在9—10月),因而南方早熟梨正好可以填補梨果供應淡季、需求旺季的空白期[5],具有較高的栽培效益。
廣西壯族自治區(以下簡稱“廣西”)桂林市灌陽縣已有300多年的南方早熟梨種植史,是廣西梨種植大縣,種植面積為3 333 hm2,主要栽種的梨品種有翠冠、灌陽雪梨、黃花梨,新世紀、桂花梨、豐水梨等,成熟期為6—8月。其中,灌陽雪梨獲得 “廣西名牌產品”稱號、農業農村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并獲準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近年來,灌陽縣春季多雨、夏季高溫高濕、秋季干旱、冬季偏暖等異常現象頻發,且缺乏相對的科學栽培技術,管理粗放,在整形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生產環節存在管理不當等問題,導致灌陽縣南方早熟梨生產過程中出現連年秋季返花、開花坐果少、產量低、果品質量下降、不耐貯藏運輸、貨架期短等問題。梨種植效益不斷下降,導致果農種植梨樹的積極性不斷下降,使梨產業的健康發展面臨巨大挑戰。筆者基于多年栽培研究,總結出適宜灌陽縣南方早熟梨各生育時期(休眠期、開花期、萌芽期、幼果期、果實膨大期、旺長期、生長后期、果實采收等)的周年管理技術,以期為種植戶種植早熟梨提供技術支持。
1 休眠期管理
1.1 冬季整形修剪
冬季修剪要在梨樹秋季落葉后至萌芽前進行,一般為12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冬季修剪可促進植株營養生長,增強梨樹的整體生長勢。
幼樹修剪以整形為主,定干高度為60~80 cm,留主枝3~4條,并拉成45°角,使其分布均勻。灌陽縣雨水多、光照條件差,為了使樹體通風透光,整形修剪時宜采用單層開心形。
成年樹冬季修剪以疏除、短截、回縮為主,剪除交叉枝、病蟲枝、枯枝,疏剪密弱枝。旺樹修剪要多放少疏、只疏不堵;弱樹修剪要多截少放、重縮輕疏;中庸健壯樹要適度修剪,保持樹勢,并對內膛直立枝應進行疏除或短截。對有生長空間的外部長枝應進行回縮,留20~50 cm;對枝組要做到選優汰劣、疏密適當、去老留新。冬季修剪要對樹冠整體進行考慮,株間不交叉,行間留1 m的間隔,側枝間隔為80~100 cm。修剪時應留適宜的花芽量,一般每株留200~300個花芽。若秋季返花導致花芽量不夠時,在不影響樹形的前提下,要盡量少剪或不剪花芽。
1.2 冬季清園
冬季修剪后至萌芽前對種植園進行清理,全園噴灑1次2~3 °Bé石硫合劑。石硫合劑是一種高效、廣譜、低毒的礦物源農藥,具有殺菌、殺蟲、殺螨的功效,且成本低、防效好,深受果農喜愛。石硫合劑是將生石灰、硫黃粉、水按1∶2∶10的質量比使用生鐵鍋熬制而成的[6-7],熬制過程如下。先用少量水將硫黃粉在生鐵鍋中調成糊狀,并將剩余水全部倒入,大火加熱煮沸;再將生石灰緩慢放入煮沸的硫黃粉液中,不斷攪拌,待生石灰充分溶解后,撈出未溶解的殘渣,并記下水位線;接著大火熬煮,保持沸騰40~60 min,熬煮過程中要隨時補充沸水;待藥液變成紅褐色時停火,冷卻后用紗布濾去殘渣,從而得到20~28 °Bé的石硫合劑原液。石硫合劑原液要用塑料或陶瓷容器密封保存,并存放在陰涼處。在藥液上面倒少量機油或柴油,可隔離空氣,防止其發生氧化,從而延長儲存時間。此外,稀釋后的藥液不能儲存。
波爾多液能有效防治病害,但直接與果面接觸易產生藥害,影響果實外觀。因此,要在套袋后且不需防治蟲害時噴施波爾多液。波爾多液要單獨使用,不能與其他藥物及肥料混合使用。噴藥過程中若出現水藥分離或產生沉淀的現象,要緩慢攪拌,使之混合均勻。
使用前要測量石硫合劑原液的波美度,并根據要使用的石硫合劑波美度來計算所需加水量,計算方法見式(1)。
所需加水量=(石硫合劑原液波美度÷施用石硫合劑波美度-1)×原液質量""""""""""" """""""""""""""""""""""""(1)
石硫合劑宜在4~32 ℃時使用,可噴霧、涂干、涂抹傷口。應盡量單獨使用石硫合劑,不能與酸性物質、有機磷、銅制劑混合使用。
1.3 施萌芽肥
于2月下旬—3月上旬,在花期前后施萌芽肥,每株施復合肥0.5~1.0 kg。在樹冠滴水線處挖深30~40 cm、寬20~30 cm的環狀或條狀溝(長80~100 cm),并將肥料撒施在溝內,施肥后要及時覆土。
2 開花期和萌芽期管理
2.1 掛授粉枝
對缺乏授粉樹或花量很少的果園,應剪取授粉花枝,并將其插在盛有營養液的瓶中,高掛在梨樹上,從而提高授粉率。
2.2 病蟲害防治策略
3月下旬,梨園主要有梨蚜、梨癭蚊、梨銹病等病蟲害,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0.3%復合肥液噴霧進行防治,不要使用代森鋅、代森錳鋅(會產生花皮果)。在花期、幼果期(3—5月)施用農藥時,應降低藥物濃度,以免產生藥害。
南方早熟梨每年要噴藥13~15次。根據天氣、梨樹生育時期、病蟲害發生情況調整用藥種類,南方早熟梨生長期主要病蟲害及化學防治方法見表1。根據建議用藥時間和農藥組合進行整體防治,能較好地完成南方早熟梨病蟲害防治工作,使梨樹不提早落葉,促進花芽分化,秋季不返花、少返花,主干主枝上的病斑自然脫落或不再發展,使樹干表皮光滑、有生機,樹勢健壯,為來年的穩產豐產打下基礎。
3 幼果期管理
3.1 疏果
于清明節后至4月底前,按照留優去劣的原則對梨樹進行疏果,去多留單,去小留大,去果柄短留果柄長,去朝天果留側方果、下方果,及早疏除病蟲果、畸形果??刂坪萌珮涞牧艄?,3~4 a的梨樹留果50~100個/株,5 a及以上的梨樹留果150~350個/株。
3.2 追肥
根據品種和樹勢,于4—6月追施復合肥2~3次,可在雨前將肥料撒施在地面上。根據坐果多少及樹冠大小,每次在樹冠滴水線附近撒施復合肥0.2~0.5 kg/株。梨樹缺鈣會產生裂果和黑心果,可在4月中旬—5月下旬,結合噴藥來噴施葉面鈣肥2~3次,也可全園2 a撒1次石灰(每667 m2施用量為75~100 kg)。
3.3 雨季排水
4—6月為雨季,要注意果園排水,應提前安裝好排水系統,并確保行溝排水通暢。當果園出現積水時,應及時排水。
3.4 病蟲害防治
4月份,梨園主要有梨蚜、梨癭蚊、梨木虱、蚧殼蟲、天牛等蟲害及輪紋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梨銹病等病害。于4月中旬,用10%聯苯菊酯乳油3 000倍液+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0.3%復合肥液噴霧進行防治;4月下旬,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3%阿維菌素2 0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0.3%復合肥液噴霧進行防治。
4 果實膨大期管理
4.1 果實套袋
套袋能改善果實外觀品質,并減少病蟲害發生和農藥污染。套袋時間會對果實外觀品質產生較大的影響:過早會影響幼果膨大,成熟后果皮顏色偏淡,采收后果皮易變黑;過晚會導致果皮粗糙、斑點多。灌陽縣種植的褐皮梨可于5月進行套袋,青皮梨可于5月15—25日套袋。套袋時,選用外紙內膜雙層袋。套袋前噴施20%苯醚甲環唑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1次,待藥液干后再進行套袋。
4.2 施鉀肥
對3~6 a的春梢葉片大而薄的梨樹,可于5月中下旬每株追施0.1~0.2 kg硫酸鉀;6 a以上的梨樹每株追施0.25~0.50 kg硫酸鉀,且樹勢旺的樹要多施鉀肥。施用鉀肥過多會導致青皮梨易裂果,可采用葉面噴施的方式。適量增施鉀肥還能有效提高梨樹的抗病能力。
4.3 病蟲害防治
5月份,梨園主要有梨蚜、梨癭蚊、梨木虱、梨小食心蟲、天牛等蟲害及輪紋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天牛防治措施如下:于4月底—5月初,將樹干基部40 cm以下涂白。涂白劑為10%石灰水+(1~2 °Bé)石硫合劑,能有效減少天牛卵的數量。
此外,于5月上中下旬各用藥1次,能有效防治病蟲害。于5月上旬噴施3%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2%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20%苯醚甲環唑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0.3%復合肥液噴霧進行防治,5月中旬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0.3%復合肥液噴霧進行防治,5月下旬噴施2%甲維鹽2 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5 000倍液+0.3%復合肥液噴霧進行防治。5—7月是防治病蟲害的關鍵時期,用藥要及時、細致、全面。
5 旺長期管理
5.1 夏季修剪
夏季修剪宜輕剪,適當疏除部分內膛過密的叢生枝條;對1個梨芽萌發的多個枝條,要留2~3個枝條;對留作更新枝組的長放枝條,要選擇合適角度斜拉固定。在6—7月,結合噴藥葉面噴施鉀肥,可控制樹體旺盛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5.2 病蟲害防治
6月份,梨園主要有紅蜘蛛、梨癭蚊、梨木虱、梨小食心等蟲害及輪紋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在每片葉上的紅蜘蛛為4頭時進行防治。6月上旬,噴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2.5%腈菌唑乳油1 500倍液+0.4%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防治;6月下旬,噴施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30%乙螨唑懸浮劑4 000倍液+80%代森錳鋅800倍液+0.3%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防治。
6 生長后期管理及果實采收
6.1 病蟲害防治
7月份,梨園主要有梨小食心蟲、輪紋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蟲害。7月上旬,可噴施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倍液+ 40%氟硅唑乳油5 000倍液+0.3%磷酸二氫鉀溶液噴霧進行防治;7月下旬,可噴施1∶2∶250波爾多液1次。根據果實采收期安排病蟲害防治時間,果實采收前15 d要停止用藥。
6.2 果實采收
當果實色澤和風味均達到該品種最佳標準時進行采收,而要長途運輸的果實應適當早采。應選擇在晴天涼爽時采收,按照先下后上、先外后內的順序進行采摘,采收時將果袋一同采下,并輕拿輕放,避免機械損傷。采收后,應及時將果實運回室內,并進行分級處理。
7 采后管理
7.1 施鉀肥促花芽分化
于7月下旬—8月中旬,在采果后追施硫酸鉀,以加快枝梢老熟,增強樹體抗病性,促進花芽分化。對3~6 a的梨樹,每株施用0.10~0.25 kg硫酸鉀;對6 a以上的梨樹,每株施用0.25~0.75 kg硫酸鉀。
7.2 病蟲害防治
8月份,梨園主要有梨網蝽、輪紋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蟲害。8月上旬,噴施1∶2∶250波爾多液1次;8月中旬,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 00倍液+0.3%復合肥溶液噴霧進行防治。
8 秋季管理
8.1 秋施基肥
秋季施肥應以有機肥為主,同時每株施復合肥0.5 kg、鈣鎂磷肥0.5~1.0 kg、硫酸鎂0.10~0.25 kg、硫酸鋅0.05~0.15 kg、硼砂0.05~0.1 kg。在樹冠滴水線處挖深40~60 cm、寬30~40 cm的環狀或條狀溝(長80~120 cm),施肥后覆土。
8.2 撒播油菜綠肥
油菜具有生長快、生物產量高的優勢,翻壓腐爛后能改良土壤理化性狀、減少化肥用量,提高套種梨樹果實的品質。播種前除草,淺鋤耙平。適宜播種期為9月底—11月,每667 m2用種量為0.5 kg。在適宜播種期內越早播種,植株的生物量就越大。盡量在下雨前播種,這樣能保證出苗整齊。在盛花期或結角期,刈割油菜作綠肥,翻壓到土里,腐爛后作為梨樹肥料。
8.3 病蟲防治
9月份,梨園主要有輪紋病、黑星病、褐斑病、炭疽病等病害。9月上旬,噴施1∶2∶250波爾多液1次,可整體防治上述病害。
參考文獻:
[1]王文輝.新形勢下我國梨產業的發展現狀與幾點思考[J].中國果樹,2019(4):4-10.
[2]張紹鈴,謝智華.我國梨產業發展現狀、趨勢、存在問題與對策建議[J].果樹學報,2019,36(8):1067-1072.
[3]劉蘭英,李榮勝.南方早熟梨栽培管理措施[J].現代園藝,2016(3):47-48.
[4]吳清健,李梅.南方早熟梨高產栽培花果管理技術[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27(14):66,68.
[5]韋樹德,徐玉君,張建梅.桂林市發展南方早熟梨的技術對策[J].廣西農業科學,2005(4):394-396.
[6]王明芳.石硫合劑在果樹上的應用[J].果樹資源學報,2021,2(4):57-58.
[7]趙敦田,陳敏,衣先眾,等.波爾多液的配制及使用技術[J].煙臺果樹,2002(1):38.
基金項目:廣西科技計劃項目“灌陽縣南方早熟梨、李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示范推廣”(桂科AB21238013);科技先鋒隊“強農富民”“六個一”專項行動“特色水果產業科技先鋒隊”(桂農科盟202404-12)。
作者簡介:秦忠明(1979—),男,碩士,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園藝作物栽培技術研究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