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連州市東陂鎮高標準、高質量打造連州市東陂鎮鄉村振興示范帶,全面推進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促進農業產業升級、農村風貌提升、農民全面發展。
東陂鎮“粵湘廊道·南嶺明珠”鄉村振興示范帶以前江知青茶場舊址為起點,地下河景區為終點,貫穿5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覆蓋5216戶18622人。項目計劃投資約1.89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沿線村莊的建筑風貌改造、景觀風貌提升、村莊道路提升、公共空間節點打造和基礎設施完善等。目前,示范帶沿線村莊均已建設達到示范村標準,其中前江鋪、馬頭陂、西塘自然村達到生態村標準。東陂-瑤安“禾美瑤漢”鄉村振興示范帶全長約21公里,以塘聯村為起點,盤東村為終點,覆蓋面積84.3平方公里,項目計劃投資1.053億元,目前正在穩步推進。
2023年,東陂鎮鄉村振興示范帶被清遠市考評評定為優秀等次;沿線的西塘、大江、前江三個行政村成功入選首批省級“百千萬工程”典型村。
黨建引領 匯聚鄉村振興“向心力”
東陂鎮成立以鎮黨委書記任組長,各班子成員任副組長,各村黨組織書記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黨委會議研究部署示范帶建設工作,制定《東陂鎮鄉村振興示范帶工作推進機制》,做到任務清、責任明、跟進快。針對重點工作,例如三清三拆、征地拆遷等,安排經驗豐富的班子成員具體負責,選擇經驗豐富的老同志組成工作組,重點攻堅,確保各項任務按節點高質量完成。
該鎮充分發揮“頭雁”作用,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多次組織召開村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提升村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意識。同時,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干部實地參觀學習兄弟鄉鎮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的好經驗、好做法,提升古村落規劃、生態旅游、風貌提升的能力,為推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該鎮通過發放“村民齊參與,共建示范帶”一封信,讓村民了解并參與到示范帶建設中來,增強群眾參與感與責任感,共同解決建設過程中的重點難點。通過號召鄉賢代表、企業大戶踴躍捐資出力建設家鄉,共募集捐款資金達35萬元。
多措并舉 保障示范帶建設“動力源”
連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編制完成《連州市鄉村振興示范帶總體規劃(2022-2035)》,系統謀劃9條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并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和專項債券資金等各類資金用于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其中,連州市東陂鎮鄉村振興示范帶累計爭取專項債券資金7800萬元,連州市東陂-瑤安鄉村振興示范帶(鄉村振興樣板區)累計爭取3300萬專項債券資金。
為配合做好示范帶建設,東陂鎮積極爭取美麗鄉村建設指標,新打造建設19個示范村、14個特色村,爭取獎補資金達3896萬元。
該鎮運用駐鎮幫鎮扶村資金2500余萬元,推進實施56個民生項目,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積極申報鄉村振興項目670萬元,用于改善整治人居環境、三清三拆三整治;引進社會幫扶投入5000余萬元,推動美麗圩鎮等項目落地實施,為示范帶建設打造強大根基。
要素保障 扎牢項目落地“壓艙石”
東陂鎮強力推進三清三拆三整治。安排約670萬元用于人居環境整治,累計清拆危舊房屋約870間、52000平方米,河道清淤23200平方米,清理閑置土地雜物雜草36000平方米,建設五小園82處,有效提升東陂鎮人居環境整治效果,為示范帶項目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實施條件。
該鎮用好農村土地政策,謀劃安排西塘省立文理學院活化利用配套服務區項目申報,實施點狀供地政策,用地總面積共18.51畝,有效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業發展。通過清拆危房破房,合理利用閑置宅基地,打造五小園365個;盤活利用大江村舊林業站及周邊閑置地塊,結合馬頭陂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游客驛站中心。有效促進了土地資源優化配置與高效利用,為示范帶建設提供有力的土地要素保障。
精準施策 探索美麗經濟“新途徑”
東陂鎮以推進示范帶建設為契機,全力做好西塘古村活化利用工作。西塘村文理融合項目采用“EPC+O”運營模式,引進社會主體鈞明集團共同參與西塘村文旅融合項目開發建設,率先建立以“資源資產+資本+人頭股”相結合的股權分配制度,村集體以100畝土地入股,村民以32間閑置農房入股,由鈞明集團統一的運營模式共謀西塘文旅融合立體式發展。運營后可實現村集體利潤分紅每年達10萬以上,有效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帶動村民增收。
該鎮依托東陂河東江至大江段河流河域治理項目建設基礎,結合示范帶風貌提升改造工程建設成果,打造了馬頭陂田園綜合體“水經濟”項目。通過劃定區域,鋪設網紅商鋪,引入餐飲、零售等商戶近10家,針對“水經濟”特色,鼓勵商家以合理價格提供更衣間、遮陽傘、桌椅等設施設備租賃服務,關聯景區與周邊120畝火龍果種植基地,引導果農探索“親子采摘+觀光打卡”營銷模式,進一步增加果農運營收入,在服務提質與增收方面實現雙贏。
該鎮還立足歷史底蘊、區域特色,集中資源在前江鋪核心區域打造特色美食集聚區,發展餐飲經濟。前江鋪是粵湘茶亭古道上的商埠古村,餐飲文化深厚,交通便利。東陂鎮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美食風情街,通過承租閑置民房,發展東陂特色餐飲,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加村民收入,推動鄉村振興。
產業引領 助力鄉村振興“加速度”
東陂鎮培育壯大臘味產業,積極打造東陂臘味產業展銷平臺和“互聯網+臘味”電子商務平臺。大力培養孵化電商銷售人才100余人,新引進富瑭企業投資1.3億元打造東陂鎮農旅多功能產業園,推動臘味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同時帶動就業50余人。2023年,東陂鎮成功入選首批國家農業產業強鎮。東陂臘味2023年銷售額達3.5億元。
該鎮積極探索新興產業,致力于把花卉產業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突破口先行先試,以“花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成功動員在外地經營花卉種植產業的東陂青年回鄉創辦紅滿天花卉產業園。花卉種植主基地位于西塘村,占地面積約200畝。此外,還通過盤活299畝閑置土地,在大江村建設分基地。2023年,紅滿天花卉產業園產值突破4000萬元,實現村集體增收32萬元,成功帶動本地150名村民參與就業。
東陂鎮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青景農業、誠晟米業等農業龍頭企業,流轉土地2000余畝,打造富硒絲苗米種植基地。同時,流轉土地120畝,種植特色農產品“紅蔥”。通過大力發展絲苗米、紅蔥等特色種植產業,有效利用了土地資源和發展壯大了鎮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