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制造業的關鍵基礎和先導產業,新材料已成為杭州著力建設的五大產業生態圈之一。數據顯示,2021—2023年,杭州新材料規上企業數量分別達到451家、518家、561家,整體呈現穩步上升態勢,2023年全市新材料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605.4億元。當前,杭州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持續提速,為全市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引擎。
新材料在杭州亞運會大放異彩
2023年9月,杭州第19屆亞運會盛大舉行,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近1.2萬名運動員和眾多游客齊聚杭州,盡享體育之美。此次亞運會,無論是開閉幕式表演還是運動員、觀眾的現場體驗,都廣獲國內外好評。值得關注的是,從亞運禮器到場館建設,從生活耗材到運動裝備,圍繞“綠色、智能、節儉、文明”辦賽理念,杭州亞運會應用了多種新型材料。而在這背后,是杭州在新材料技術應用上的一次集中體現。
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數實融合”點燃主火炬的創新方式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本屆亞運會的火炬名為“薪火”,造型莊重大氣,講究方圓融合,其用材同樣十分考究——炬身金屬部分采用1070鋁合金旋壓成型工藝,表面先后經歷激光精雕和陽極氧化兩道工藝淬煉;握把部分采用可回收生物質材料,環保輕盈,便于手持。
位于紹興市越城區的紹興棒(壘)球體育文化中心承接杭州亞運會棒壘球比賽。場館上方,一片片微微隆起的“云”構成面積達2.1萬平方米的白色罩棚,猶如交叉相疊的羽翼,所以這一罩棚也被稱為“云之翼”。站在場館內,金色的陽光透過罩棚灑下,給場館增添一種通透感和呼吸感。“云之翼”不僅造型大氣亮麗,運用的新材料技術也讓它充滿科技感。據介紹,鳥類羽毛上有防水防污的油脂,一定程度上能讓鳥的羽毛保持潔凈。與之相似,“云之翼”也有保護涂層,罩棚表面覆蓋了帶二氧化鈦涂層的PTFE膜(聚四氟乙烯薄膜),讓場館擁有自凈能力。
用上新材料的不只“云之翼”,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杭州奧體中心網球中心的外立面幕墻都覆蓋有一層納米級二氧化鈦光催化保護薄膜,以保持場館常用常新,減少維護成本。據悉,在國際大型賽事場館上超大面積應用光催化材料,這在世界上還是首次。今后,這種材料還可以應用于綠色交通、光伏發電等產業。
膜材料小鎮煥發澎渤生機
盛夏7月,在杭州市蕭山區,沿著時代高架南下,進入河上鎮的地界,一塊大大的廣告牌上寫著“膜材料小鎮”。駕著車輛再往前駛去,新材料產業園、河上工業功能區、配套生活區等區域依次映入眼簾……一座富有鮮活生命力的產業小鎮坐落在此,展現出蕭山區乃至杭州市在新材料產業發展上煥發出的澎渤生機。
2023年5月初,蕭山區膜材料小鎮建設推進大會在河上鎮召開,圍繞過濾膜行業的“領頭羊”科百特打造產業集群。膜材料小鎮專項行動規劃由蕭山區政府部門、鎮街、編制單位與科百特協同完成,總規劃面積2.73平方公里,約3980畝土地,分4個建設區塊。根據規劃,力爭五年小鎮產值規模達500億元。未來十年,這里將被打造成一個千億級膜材料產業集群,集聚一批全球領先膜材料實驗室,建立一整套膜材料產業科創基金,舉辦一系列膜材料產業高峰論壇,打造一條膜材料小鎮形象帶。
依托“鏈主”企業科百特打造的驗證中心、除病毒驗證實驗室等研發平臺,以及謀劃設立的規模達10億元的膜材料產業引導基金,小鎮初步構建起科研生態,已落地科百特半導體超純氟材料及部件產業化項目、金黃百耐一次性生物反應袋項目等多個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膜材料小鎮不僅僅是要打造成鄉鎮工業園,更要打造成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氣息的活力小鎮。為重塑園區整體形象,河上鎮請來杭州十大夜經濟地標之一的東巢藝術公園的設計團隊負責小鎮整體形象設計,改造外立面,增設景觀造型,引入商業,高標準建設小鎮客廳等,通過“文創+工業”的創新模式,為小鎮注入更多年輕活力。同時,河上鎮便民服務中心在膜材料小鎮設立便民服務驛站,打通助企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未來,小鎮里不僅將有書吧、咖啡、烘焙、輕餐飲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業態,還將逐漸完善社保、醫保、就業等200多項助企便民服務。
在政府和企業的鼎力支持下,膜材料小鎮正在迅速壯大成長,朝著千億級膜材料產業集群的目標大步邁進,為杭州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2023年,膜材料小鎮營收近100億元,實現產值45.7億元,其中膜材料產業產值占比達70%,實現增加值19.7億元,稅收4.76億元。當前,整個小鎮入駐企業39家,其中規上企業21家,億元以上企業6家,現有職工近萬人。
新材料技術創新碩果累累
杭州高校、企業在新材料產業上持續加大科研力度,帶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6月24日,位于杭州的浙江工業大學憑借“新型膜法水處理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得2023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這也是浙江首次由雙非高校主持完成的一等獎。該項目團隊由侯立安、高從堦、鄭裕國三位院士領銜,十余年來迎難而上,從基礎理論研究入手,發明了超薄脫鹽膜、長效抗污膜、核素吸附膜3類核心材料,取得新型膜分離原理、膜材料制備、膜法水處理及膜固廢后處理全鏈條技術與工程創新,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打破了發達國家近50年的壟斷格局。團隊取得的成果也在多領域落地——建成超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國內市場占有率第一、國際第九;實現了芯片超純水分離膜國產化;解決了過半頭部藥企藥物高純化難題;成果應用于30個省級行政區,技術和產品出口到24個國家。
此外,杭州積極開展各類創新大賽,不斷挖掘新材料創新企業和人才,展現科技創新的蓬勃力量與無限潛力。如7月18日舉辦的第九屆“創客中國”暨“浙江好項目”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杭州賽區專項復賽(新材料專場)吸引了眾多關注新材料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的投資者、行業專家及創業者參與,現場氣氛熱烈,創意火花四濺。正在進行的第六屆浙江省大學生“晶通杯”新材料創新大賽以“材料驅動未來——新質生產力視野下的新材料”為主題,旨在鼓勵和推動有機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特別是材料+X跨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以促進新材料的應用和發展,決賽擬于今年10月舉行。
這些只是杭州大力開拓新材料產業的縮影。如今,杭州新材料產業發展已初具規模,但前進的腳步未曾放慢。截至2023年底,全市累計建設新材料領域概念驗證中心6家,驗證原始創新成果200余項,落地轉化項目30余項,正扎實推進4個新材料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杭州正以奔跑之姿在新材料賽道上閃耀著高質量發展的活力,激發更多潛能。
責任編輯:董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