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的不斷推進,“跨學科”教學理念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同,并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可以有力踐行,這對于學生的有效學習與長遠發展大有裨益。在梳理小學語文跨學科教學思路時,語文教師可以嘗試將科學知識、美術知識、音樂知識等有效引入語文課堂中,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學習空間,使其收獲豐富的學習體驗。
一、地理入文,山川盡覽
在游記類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引入地理學知識,同時發展學生的多維素養。教師應特別注意一點,地理學科的知識是學生在初一階段才開始學習,所以小學階段所指的地理學知識只是簡單的位置、風景,教師并不需要引入過難的地理專業知識。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觀潮》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引入地理學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二、信息支持,趣味盎然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能夠變得“活起來”和“動起來”,有助于吸引學生全身心參與課堂學習活動。信息技術是信息學知識的重要組成,為助推跨學科教學,教師應該嘗試將信息學知識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有效地學習和思考。
三、藝術引入,美潤心田 稱咨詢
在小學階段開設美術課程,并且美術課程能夠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供支持,有較多的美術知識可以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之中。基于此,教師可以將小學語文和美術學知識有效結合起來,開展跨學科教學活動。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強調,教師要對學生實施審美教育,而語文學科和美術學科都是強有力的抓手,這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入美術學知識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樂”動人心,“聲”入課堂
除引入美術學知識外,教師還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入音樂學知識,尤其是可以在課堂導入環節運用音樂學知識,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目前來看,較多的教師選擇將音樂學知識作為背景音樂,依托背景音樂的支持,課堂上可以營造出良好的聽覺氛圍,學生更易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產生共鳴。因此,教師應該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音樂學知識的引入。
綜上所述,教師應重視跨學科教學,積極探索跨學科教學的可行之策,以求發揮出跨學科教學的最大價值及優勢。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已經有效推進跨學科教學,所取得的成果值得肯定,教師應該注重將語文課程教學與多種學科領域知識有機融合,幫助學生掌握閱讀寫作知識的同時,提升其綜合素養和跨學科學習能力。相信通過小學語文跨學科教學的實施,我們能夠培養出更多有創造力和創新精神的優秀學生,為他們的未來發展鋪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