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不以山海為遠,中阿廣電視聽合作持續擴容,記錄中阿友好的真摯情感、豐碩成果。
2024年5月30日,在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成立二十周年之際,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舉行。傳承歷史友好,共創美好未來。在多元多姿的中阿交流中,廣電視聽合作也持續擴大“朋友圈”。5月30日、31日,在習近平主席與來華出席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并對華進行國事訪問的阿聯酋總統穆罕默德、突尼斯總統賽義德先后舉行會晤期間,在中阿、中突元首的共同見證下,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曹淑敏分別與阿聯酋國家媒體辦公室主任兼媒體委員會主席阿卜杜拉、突尼斯國家廣播電臺首席執行官哈勒比簽署合作文件。根據協議,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將與上述機構進一步深化政策交流、內容合作、節目交換、人員培訓、技術產業等方面合作。
光影交錯間,合作持續升級,民心相融相通。
一場論壇延續13年, 傳承中阿深厚友誼,共促廣電視聽發展
自2011年起,中阿廣電視聽人有了一份特別的“約定”。作為中阿合作論壇框架下機制性活動之一,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自2011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已成功舉辦6屆。中國與13個阿拉伯國家和阿廣聯(阿拉伯國家廣播聯盟)共簽署31項合作協議,促成50余項綜合性合作協議和一批務實合作項目。
2019年,習近平主席向第四屆中阿廣電合作論壇致賀信,提出希望雙方“加強文明交流互鑒,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打造智慧廣電媒體,發展智慧廣電網絡,為增進中阿民心相通、為推動中阿戰略伙伴發展作出更大貢獻”。賀信為進一步深化中阿廣電視聽務實合作、推動共同發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勁動力。
2023年12月9日至11日,第六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在杭州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以視頻方式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曹淑敏出席開幕式并在致辭時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發揮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媒體的重要作用,中方愿與阿拉伯各國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共同開創中阿廣電視聽合作的美好未來。論壇期間,與會代表一致通過了《第六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合作論壇共同宣言》,同期舉辦了中國—阿拉伯國家廣播電視交流合作成果展、中國廣電視聽發展技術展、中阿優秀視聽節目展播等配套活動。
如今,雙方廣電視聽機構積極開展新聞合作、節目互播、聯合制作、人員培訓及技術交流等方面合作,成為中阿人文交流中的華彩樂章。
好故事跨越山海,攜佳作不遠萬里,實現更深層次的民心相通
2024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部長王毅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加快構建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寫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十屆部長級會議召開之際》提及:“《山海情》《功勛》《當法老遇見三星堆》等中國視聽節目廣受阿拉伯人民喜愛,總點擊量超過5億次。”視聽作品為推動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進一步擴大文明交流,實現更深層次的民心相通發揮了重要積極作用。
好作品引發強共情,一批批中國優秀視聽作品與阿拉伯人民正實現不以山海為遠的情感交流。阿語版電視劇《山海情》先后在沙特阿拉伯、埃及、蘇丹、阿聯酋、伊拉克、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也門、阿曼等多個國家主流媒體播出,“涌泉村”“水花”“得寶”的故事被阿拉伯網友點贊催更……
近年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通過實施“中非中阿視聽共享項目”等,積極推進中國優秀視聽節目對阿本土化譯制,《山海情》《功勛》《三十而已》《安家》《父母愛情》《金太狼的幸福生活》《媳婦的美好時代》等一批譯配為阿拉伯語的優秀作品在阿拉伯國家熱播,成為講述中國故事的生動載體。
在阿聯酋,已播出《北京青年》《小歡喜》《三十而已》《愛情進化論》《在一起》等劇集,《四季中國》《中國農場》《視聽中國·陜西時間》等紀錄片和專題節目。阿聯酋達夫拉電視臺來函表示:“非常感謝來自中國的優秀視聽節目,幫助我臺提高了收視率、提升了知名度。《三十而已》《在一起》《追光者:脫貧攻堅人物志》等節目令人印象深刻,激發了阿聯酋觀眾了解中國文化的興趣。”
在突尼斯,《媳婦的美好時代》《金太狼的幸福生活》《美好生活》《功勛》《山海情》《三十而已》《23號牛乃唐》等中國劇集、紀錄片、動畫片,《十二生肖》《滾蛋吧!腫瘤君》《杜拉拉升職記》《那人那山那狗》《走路上學》等中國電影已經成為當地人民的“老朋友”。
在埃及,首部阿拉伯語版中國電視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于2013年播出,隨后《父母愛情》播出,僅僅幾天就有超過400萬人觀看,收視率高達3.8%。
優秀視聽內容“出海”引發的高熱度,也離不開平臺、渠道的助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先后與迪拜電視臺、阿聯酋達夫拉電視臺、約旦國家電視臺等合作開設專門時段欄目,播出中國視聽節目;寧夏電視臺與中東廣播中心在其新媒體平臺開設中國節目專區,上線《山海情》《三十而已》《23號牛乃唐》等一系列被譯制為阿語的視聽節目。
影視公司也積極搭建海外傳播渠道。華策在YouTube開設“華劇場”阿語頻道,《以家人之名》在該劇場點擊量超過1億;芒果TV自2011年起在YouTube開設阿拉伯語頻道,總觀看量3.7億次;愛奇藝國際版有300部視聽作品配有阿語翻譯。
聯合制作、互派攝制組、用短視頻講好長故事……中阿友誼很“合拍”
2022年12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沙特《利雅得報》發表題為《傳承千年友好,共創美好未來》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中沙合拍的首部電視動畫《孔小西和哈基姆》廣受小朋友喜愛,播撒中沙友好的種子”。
《孔小西和哈基姆》以美食切入,講述中沙青少年的熱血故事,潤物無聲中詮釋中沙深厚友情。這部動畫片由蘇州歐瑞動漫與沙特阿拉伯國家電視臺合作拍攝。動畫在沙特阿拉伯播出后,當地掀起了一股“中國熱”,孩子們在街頭耍起了“中國功夫”,歐瑞動漫帶過去的幾十套中國服飾被孩子們一搶而空。目前,《孔小西和哈基姆》第二部的制作正在推進中。
中阿合拍持續深入,彼此間的人文交流、情感交融也更加“合拍”。2016年中央電視臺阿語頻道與突尼斯國家電視臺互派攝制組拍攝紀錄片《中國人眼中的突尼斯》和《突尼斯人眼中的中國》;2023年總臺CGTN與埃及國家電視臺合拍紀錄片《當法老遇見三星堆》、與沙特廣播電視局合拍紀錄片《心手相連》;芒果TV與湖南衛視制作的旅行綜藝《花兒與少年·絲路季》,首站前往沙特,節目播出后,國內旅游平臺“去哪兒網”的“沙特”搜索量環比上漲772%。

中阿視聽合作也出現了更多“年輕態”的表達。在摩洛哥街頭,當地青年歌手迪娜正演唱中國經典歌曲……這是首屆中阿短視頻大賽特等獎得主的短視頻作品,視頻全網播放量超過1000萬。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阿廣聯共同支持,中阿衛視聯合阿方有關高校、媒體共同舉辦的中阿短視頻大賽,目前已舉辦2屆,收集到來自17個國家的2700多條作品,用短視頻講好長故事,成為中阿文化交流的新助力。
互派展團、機構簽約、研修培訓,中阿廣電視聽合作正“合奏”出渾厚有力的交響
自2016年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廣電總局共同組織國內視聽企業以“中國聯合展臺”名義參加每年在突尼斯舉辦的阿拉伯廣播電視節。首次參展,推介了近900小時的阿語配音中國視聽作品。
參展的不僅有優秀視聽內容,還有領先的視聽技術。2023年5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下,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牽頭組織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科技企業,以“中國聯合展臺”名義集中參加中東迪拜廣播電視衛星展覽會(CABSAT),展示內容制作、高新視聽、人工智能、傳輸測試等領域科技成果。今年5月,“中國(北京)聯合展臺”再次亮相該展會,中阿同行在制作、傳輸、收聽收看等視聽科技領域深入交流。
雙方在研修培訓方面開展了密切友好交流合作。十年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總局研修學院、中國廣播電視國際經濟技術合作有限公司為阿拉伯國家舉辦20多期廣播電視媒體培訓班,共有來自阿拉伯國家媒體管理、技術、節目等各類人員600多人次來華參加培訓。
與此同時,機構間的合作也實現常態化。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上海廣播電視臺等中國媒體機構先后與阿聯酋通訊社簽署合作備忘錄,在新聞報道、素材交換等方面開展合作。總臺、上海臺積極派員參加阿通社主辦的全球媒體大會。
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更多廣電視聽合作在路上。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介紹,接下來,將重點落實“50部視聽節目合作工程”,推動《三體》《功勛》(屠呦呦單元、袁隆平單元)、紀錄片《青海 我們的國家公園》《數字里的中國》等一批被譯制為阿語的優秀作品在阿拉伯國家主流平臺播出。
穿越歷史時空,中阿兩大文明交往歷史源遠流長,走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前列。今天,推動中阿命運共同體建設跑出加速度,廣電視聽正以光影魅力搭起一座國之交、民相親的友誼之橋。W
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際合作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