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我給大家帶來一首Pop Rock風格的綜合原創練習曲,出自于個人的系統教程,同樣也是一首樂隊合奏曲目,下面我對這首曲子做簡單的分析。
從名字上不難看出,這是一首充滿青春氣息的曲子,雖然是用電聲樂器的四大件來表達,但是整個曲子充滿了校園民謠風的感覺,富有敘事感。寫這首曲子時,我腦子中一直在兩個場景下切換,一個是記憶中的校園生活,另一個是現實場景。記憶中校園的少年們,永遠充滿活力,熱愛自由,不喜歡受管束,還有一些小叛逆,那是最好的年華,青春的記憶。另一個畫面切換到現實,感慨光陰流逝,又有些小傷感,所以這也是曲子采用小調式的一個主要原因。這首曲子是寫給正在長大,或雖已長大,但有著一顆永遠年輕的心的人們。
編曲上的設計,完全貼合了創作的初衷,曲目開始階段,鼓采用Rock風格常用的節奏型,當我們聽到底鼓、通鼓強有力的敲擊,就會立馬感受到一種力量感和沖勁,這就像是一個充滿活力、沖勁十足的少年。
和聲的選擇上,我沒有采用復雜多變的和弦,而是主調的四個功能和弦——Am、C、F、G,全部采用三和弦,色彩明確、純粹,更能體現調性,更符合曲目的表達,當第一把節奏吉他出現時,氛圍感立馬呈現了。
第二把吉他采用了分解式的旋律線條,重音在第二拍的反拍上,搭配上原有的節奏律動,這會使得律動上稍稍產生了一些變化,有了一些跳躍感,增加了些許青春活力。
旋律部分是在a小調上構建的,我希望旋律的呈現上更能體現出一種“少年模樣”的感覺,純粹、簡單,甚至可以有一些青澀,但又充滿韌勁兒,所以旋律線條的主動機我幾乎都是在圍繞功能和弦音上構建的,沒做特別多的延展。演奏的處理上,我幾乎沒用什么裝飾音和裝飾技巧,我覺得那些顯得有些多余,簡單直給就是最好的體現。
這是一首結合了階段性知識點教學的練習曲,除了知識的運用和綜合演奏能力之外,為讓大家提升些編曲上的知識,我一共設計了五軌吉他,除去上述的三軌吉他,還有一把鋪底的吉他,采用均勻的八分音符,讓律動增加些許的行進感,頻段上也能有所填充。
最后一把吉他,出現在后半段,采用Funk風格式的掃弦,增加編曲的豐富性,也更能體現舞動青春的感覺。
本曲的核心知識點(吉他聲部)
難點解析
1.先現音(和弦)
先現音的出現讓原本簡單的節奏變得更有設計感,也產生了完全不同的律動效果,同時演奏難度也增加了,練習時應多注意。
2.切音技巧
節奏吉他的斷音,要采用切音技巧來演奏,切音的出現也是演奏的一部分,加強了律動感。
曲目的學習目的
1.掌握核心知識點。
2.提升綜合演奏能力,其中包括掃弦技巧、切音技巧、分解和弦、a小調音階的擴展應用等。
3.培養合奏意識。
4.擴展思維,知識點要學會變通運用,本原創練習曲就是用上面所提到的核心知識點去創作的。
以下為《追風的少年》部分吉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