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才是強隊之基、轉型之要、競爭之本。消防救援隊伍面對“國家隊”“主力軍”職能定位,能否高標準地承擔“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責使命,關鍵靠人才。尤其隊伍在應對新材料、新業態、新工藝等火災撲救和地震、水域、山岳等特災救援方面,懂業務、會指揮、能攻堅的業務骨干人才相對欠缺。通過剖析當前戰訓骨干人才建設存在的短板問題,針對性提出加強當前人才建設的意見建議,并結合所在單位具體做法,直觀展示實踐應用的效果。
關鍵詞:消防救援隊伍;骨干人才;隊伍戰訓
中圖分類號:D631.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6-1227(2024)09-0139-03
近年來,各類災害事故時有發生,處置難度也在不斷攀升。消防救援隊伍作為應急救援的中堅力量,承擔著“全災種、大應急”的職責使命,職能任務范圍進一步拓展,但隊伍在骨干人才建設方面,仍不同程度存在數量欠缺、知識儲備不足、經驗積累有限等挑戰,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作戰效能的提升,也反映出消防救援隊伍發展對專業知識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專業人才的需要越來越迫切。筆者結合近期調查和研究,立足工作實際,針對新形勢下推進戰訓骨干人才建設進行了學習與思考,并提出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1 當前戰訓骨干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
1.1" 思想認識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戰訓骨干人才的建設是提升滅火救援實戰能力的核心要素,是“主責中的主責、主業中的主業”,然而,當前隊伍內部對戰訓骨干人才建設的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配套機制措施、建設規劃仍需進一步健全,“一盤棋”抓戰訓骨干人才建設的意識仍需進一步強化。例如,當前大部分單位購置配備了高、精、尖的裝備器材,比如定位系統、氧氣呼吸器、潛水裝具、偵檢器材以及云梯車等特種車輛,但能夠熟練操作、靈活運用的指戰員屈指可數,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實戰能力的全面提升。
1.2" 教育培訓的拓展維度需進一步加強
一方面,對于骨干人才“傳幫帶”方面重視程度不足,雖然國家局和總隊層面每年組織的業務骨干培訓相對較多,為基層培養了一批業務“明白人”,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單位在骨干歸隊后,未能充分開展“傳幫帶”活動,致使培訓受益面打折扣,“國家局—總隊—支隊—消防站—每名隊員”的層級“傳幫帶”培養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各基層單位自行組織的培訓活動相對較少,依托行業專家、駐地院校、轄區企業開展的教育培訓相對較少,在教育培訓方式、教學渠道上,機制性措施還有待進一步強化。
1.3" 保障機制仍需進一步完善
戰訓工作一直被認為是一項艱苦、繁重、風險高的任務,崗位吸引力相對較低,目前增強崗位吸引力的政策措施應進一步加強。當前依托行業專家、院校機構、社會救援力量等開展共建和“師傅帶徒弟”活動,配套的保障機制、政策支撐有待進一步完善。培訓時間、內容、要求缺少規劃性指導,常因規模、時間、內容、師資安排上的隨意性、臨機性,導致培訓效果、安全性打折扣,需出臺相關配套指導意見,規范各級培訓工作。
2 加強戰訓骨干人才隊伍建設的建議
2.1" 聚焦主業、轉變理念,系統搭建人才培養“四梁八柱”
應堅持用戰略眼光看待戰訓骨干人才,用創新思維謀劃戰訓骨干人才培養工作,用強勁合力推進戰訓人才工作。①樹立一個中心。滅火救援是主責主業,骨干人才建設是抓好主責主業的核心要素,在提升滅火救援實戰打贏能力方面,應以戰訓骨干人才建設為中心,以“師傅帶徒弟”活動為牽引,持續推動戰訓能力建設提檔升級。應轉變思想,認清形勢,時刻懷有“本領恐慌”的危機感,把戰訓骨干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基礎性、戰略性工程,列入各級黨委議事日程,為扛起應急救援“主力軍”“國家隊”這桿大旗打下堅實人才基礎。②成立一個專班。戰訓骨干人才建設工作,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戰略性工程。應在黨委重視的基礎上,依托滅火救援指揮部成立工作專班,建立工作謀劃協調、選拔培訓、量化考評、骨干配備等一整套機制,出臺骨干人才獎懲辦法、骨干人才保留意見、課題研究方案、尖兵培養計劃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完善工作調度、督導、考核等配套措施,推動戰訓骨干人才建設見實效。③建立一個規劃。戰訓骨干人才培養周期長、實效慢,應有規劃、有步驟、有目標的實施,視情建立“三年規劃”,甚至“五年規劃”,階段性培養、梯次化配備。應結合實際,一方面梳理各崗位骨干人才數量,掌握哪類骨干人才不足,哪些崗位骨干緊缺,摸清缺配底數,針對性制定培養數量規劃;另一方面根據崗位人才需求分出輕重緩急,建立各崗位培訓復訓計劃,對培訓內容、時間、批次及牽頭部門、師資等統籌謀劃。
2.2" 緊盯實戰、破題攻關,統籌抓好人才培養“選賢納士”
應切實增強“人才興隊強隊”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①掌握人才底數。全面掌握隊伍內部人才結構、人才數量、人才分布;熟知轄區社會面行業專家、院校師資、社會救援力量實力;分崗位、分類別建立內部“人才庫”,組建外部“專家庫”。一方面依托“人才庫”和“專家庫”建立“師徒幫帶庫”,推動“師傅帶徒弟”活動開展。另一方面,“人才庫”和“專家庫”對滅火救援、執勤訓練和組織比武競賽也發揮重要作用,比如目前各單位運行的滅火救援專家組、作戰指揮專班便是具體的實戰運用[1]。②拓寬人才渠道。從源頭上入手,提高國家隊隊員、政府專職消防員招錄質量,應側重向地方院校機構招錄體育學、火災科學、土木工程、安全工程、化學化工、應急管理、災害防治、給排水等專業學生,從源頭上提升隊員整體的素質水平,為骨干人才建設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消防院校畢業與地方院校招錄的學生應入職基層消防站,經歷基層崗位歷練,對表現優秀的人員要進入戰訓崗位進行重點培養。③開展師徒幫帶。隊伍內部應常態化組織“師傅帶徒弟”活動,建立“導師”帶隊調研分析和課題研究機制,組織“徒弟”定期赴上級機關見習輪訓,參與培訓組織、演練導調、督導調研、教材編寫,拓寬思維視野、提升綜合素質。依托隊伍外部“專家庫”,參照隊伍內部“師傅帶徒弟”幫帶模式,一并開展“師傅帶徒弟”活動,定期組織內部骨干到外部專家所在的企業、院校、社會救援隊開展“駐廠培訓”“駐校培訓”“駐隊培訓”,全方位、多維度推動戰訓骨干人才培養工作。
2.3" 健全機制、激發活力,助力實現人才培養“提檔升級”
戰訓骨干人才建設應著眼隊伍長遠建設發展,立足戰訓崗位的特殊性,增強崗位吸引力,健全人才培養保障機制,激發骨干人才干事創業的活力,積極營造拴心留人的環境。①形成工作合力。戰訓骨干人才培養工作不是一個處室、一個部門能夠抓好的工作。應結合單位實際建立“黨委統一領導,戰訓部門主建、政治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戰訓骨干人才培養機制,形成合力抓人才建設,在隊伍內部營造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為人才建設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②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好、落實好隊伍各級關于加強人才建設的系列政策,結合實際配套研究制定符合本單位的戰訓骨干人才政策機制,為骨干人才建設提供政策保障。對于隊伍外部專家人才、師資,隊伍各級也應探索研究制定相關共建保障機制,在不違反規定的范圍內,明確職責、待遇及聯調聯戰等事宜,激發外部專家工作積極性。③做好優撫保障,隊伍各級要研究制定人才工作獎懲激勵辦法,在晉職調級、選拔任用、休假療養、薪酬績效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切實調動工作積極性。要設身處地的為戰訓骨干、業務尖兵做好服務保障,在住房、子女上學、家屬隨調、醫療等方面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切實增強歸屬感和滿意度。要組織開展送獎到崗、榮譽到家及優秀“師傅”“徒弟”表彰等活動,營造崇尚戰訓崗位、爭當戰訓人才的濃厚氛圍。
3 加強戰訓骨干人才建設的具體做法
現結合濰坊市消防救援支隊在戰訓骨干人才建設方面進行的探索,對戰訓骨干人才培養具體做法進行總結,以供參考。近年來,濰坊市消防救援支隊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以戰訓骨干人才建設為重點,以“師傅帶徒弟”活動為抓手,以提升實戰打贏能力為目標,健全機制、細化措施、務實推進,取得一定成效。
3.1" 善把關口發現人才,擘畫人才隊伍建設“路線圖”
濰坊支隊高度重視戰訓人才培養和“傳、幫、帶”工作,將人才培養納入黨委議事日程,分層級分崗位建立戰訓骨干人才庫,依托滅火救援指揮部、泰祥街特勤站在戰訓、特災、通信等9個崗位建立人才傳承機制,全面規劃多維度人才培養方向。組建實體化專班,出臺戰訓人才培養意見、戰訓業務“師傅帶徒弟”實施方案兩個統領性文件,配套練兵暨戰訓骨干人才獎懲辦法、“師傅帶徒弟”暨滅火救援課題研究方案等6項配套文件,系統規范戰訓骨干人才建設。
3.2" 巧搭平臺培育人才,敲定人才隊伍建設“施工圖”
濰坊支隊將“師傅帶徒弟”劃分為社會面行業專家帶徒弟、支隊級專家帶徒弟、大隊級骨干帶徒弟、站級能手帶徒弟四個層面,逐層面明確培養模式、幫帶要求、實施步驟[2]。依托內部戰訓人才組建高質量的“師傅”隊伍,與濰坊市石油化工、建筑結構、特種安全、消防設施等7大行業領域資深專家舉行“拜師”儀式,拓寬師資力量,探索試行“雙師教學法”,實現“隊內+隊外”師資融合教學模式。動員全市各大隊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與轄區院校、健身機構、紅十字會等社會機構及相關企業開展合作辦學,實現社會優質教學資源利用最大化。
3.3" 注重實踐磨礪人才,繪就人才隊伍建設“效果圖”
濰坊支隊在隊伍內部建立理論學習、實地調研、集中研討、實操檢驗、復盤完善、成果推廣的“全鏈條”課題攻關模式,構建了“教、學、練、戰”一體化人才培養機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圍繞火災撲救、搶險救援、戰法研究、業務訓練、裝備革新等5個方向,確立了10大類課題,分類研究處置對策、編制實戰操法和開展實操演練,全力破解滅火救援技戰術難點。采取理論學習、案例教學、跟班實訓、實戰演練、交流互動、實地調研、考核評價等7種方式,鼓勵師徒結對人員大膽探索和延伸;依托泰祥街特勤站、實訓點等人才培養基地,完善“老帶新”機制,切實發揮“傳、幫、帶”作用。
3.4" 用活政策激勵人才,出臺人才隊伍建設“責任圖”
濰坊支隊突出服務意識,在消防培訓、安全管理、熟悉演練等方面為行業專家所在院校、醫院、企業或其他社會單位、機構提供服務指導,實現共建共贏,激發幫帶活力。提請市委、市政府出臺《濰坊市事業編制政府專職消防員管理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推動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基層隊站落實事業編制崗位,切實完善政府專職隊伍骨干人才保留機制。將戰訓人才培養及“師傅帶徒弟”納入獎懲范圍,對于熱愛戰訓業務、德才優秀、工作實績突出的“師傅”和“徒弟”,在晉職調級、選拔任用、職稱評定、休假療養、薪酬績效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對于家庭、子女存在困難的,及時幫助解決;組織開展送獎到崗、榮譽到家等活動,切實增強各級人才的歸屬感和滿意度。
4 結束語
人才是第一資源,戰訓骨干人才是提升隊伍實戰效能的中堅力量。消防救援隊伍在肩負“全災種、大應急”任務背景下,應積極構建新時期消防救援隊伍人才建設體系,加快推進戰訓骨干人才建設。充分發揮“黨委統一領導,戰訓部門主建、政治部門主管、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的戰訓骨干人才培養體系作用,在隊伍內部系統搭建人才培養“四梁八柱”,統籌抓好“選賢納士”,積極構建“教、學、練、戰”一體化人才建設機制,推動形成“渴望成才、努力成才、皆可成才、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助力實現戰訓人才培養“提檔升級”,提升隊伍實戰打贏能力。
參考文獻
[1]樊祥磊.新形勢下消防戰訓人才隊伍建設路徑探析[J].今日消防,2023,8(2):139-141.
[2]婁蒙蒙,張俊剛.關于當前消防救援隊伍戰訓工作的幾點問題及其改進策略[C]//2021年度滅火與應急救援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1:40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