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松翠柏寓精神,綠蔭掩映忠烈魂。
今年4月6日一大早,我們無錫文友赴水鄉興化采風團一行19人,在昌榮鎮政府領導的引領下,來到了處于水鄉腹地昌榮鎮東南角的“昌榮鎮紅色景區”。我們帶著深切的懷念,為嚴昌榮烈士默哀并敬獻花籃。烈士紀念碑下,國歌莊嚴肅穆的聲音響起,寄托著對先烈的哀思,瞻仰紀念碑的過程中,主持人莊重播放祭文,一朵朵白色的菊花化作一只只象征美好與和平的白鴿飛向碑身,訴說著烈士們的崇高品格和豐功偉績。祭掃過后,一行人參觀了嚴昌榮紅色景區,觀看嚴昌榮事跡紀錄片。那高高的紀念碑,在陽光下巍峨聳立;戰斗機、裝甲機、坦克、榴彈炮,依次排開威風凜凜;莊嚴的紀念館,猶如靜臥的巨龍,守護在旁。
我們來到了嚴昌榮烈士事跡展覽館,讓我們從這里了解到英雄的成長經歷。
1914年,嚴昌榮出生在湖北省松磁縣沙家觀一個農民家庭。
嚴昌榮從小就目睹反動政府統治,經受了鄉村貧困生活折磨,于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紅軍二方面軍戰士、班長、排長、連長,參加過長征,曾跟隨賀龍當過警衛員,賀龍的戰斗指揮藝術給了他很大影響。嚴昌榮在指揮戰斗中,既能執行上級指示,又能根據戰地情況機動靈活地布置戰斗。到陜北延安后,進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1938年,嚴昌榮從延安到皖南調任新四軍軍部教導總隊當軍事教員,后調新四軍皖南三支隊五團任營長。1941年2月,皖南事變后調新四軍第一師第三旅第七團任團長。到任后率領全團首戰泰州,殲滅偽第一集團軍總司令李長江的一個團。在蘇中四分區堅持敵后斗爭中,他身先士卒,堅定、沉著、果敢地指揮戰斗,多次粉碎日偽軍的“掃蕩”,屢立戰功,深受師長粟裕的褒獎和器重。嚴昌榮領導的七團被新四軍軍長陳毅授予“老虎團”光榮稱號。
1942年6月初,當日軍侵占蘇中四分區三陽鎮之后,嚴昌榮指揮所部趁敵人強拉民夫趕修三陽、九隆公路之際,巧妙地指揮部隊在三陽鎮以東斜橋地區伏擊敵人,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戰斗,殲滅日偽軍兩百多人,俘敵三十多人,并繳獲大量武器彈藥。
1942年9月22日夜,日軍保田中佐率日偽軍二百余人,侵犯新四軍蘇中四分區二鸞中心區。第七團奉命集中主力在二鴦東南二公里的謝家渡附近地區殲滅敵人。戰斗打響后,嚴昌榮指揮機槍連和小炮班集中火力向敵人猛烈射擊。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激戰,終于將保田中佐大隊全部殲滅。
1943年9月,第七團又奉命攻打日軍興化縣唐子鎮據點。
抗戰時期的唐子鎮,是興化境內的水上交通要地,位于塘港河西岸,緊鄰車路河,西通興化,東靠護駕垛,東連戴窯,南緊接荻垛、大垛,南通戴南,北與安豐相連,在軍事上易守難攻。
1941年,唐子鎮被敵侵占。由于戰略位置顯要,敵人派重兵把守,駐扎一個營的偽軍,并在鎮的四周筑了一道高兩米的土圩子,還在東北角、西北角構筑了堅固的碉堡。同時,在離鎮子不遠的包徐村還駐有一個連的敵人,可隨時對鎮子進行增援。偽軍依仗堅固的據點,時常對我根據地進行掃蕩,氣焰十分囂張。
為打擊敵人囂張氣焰,斬斷敵人的魔爪,蘇中軍區命令新四軍一師三旅七團拔掉唐子鎮的敵偽據點。七團團長嚴昌榮、政委彭德清根據情報,決定把東邊、南邊作為突破口,突然襲擊攻打唐子鎮。
1943年9月7日晚8時,戰斗打響。從東邊主攻的二營在團首長嚴昌榮、彭德清的直接指揮下組成一支突擊隊,利用夜幕的掩護,乘著一只只舢板船悄悄向對岸劃去,由于不小心發出的水聲驚動了敵人,敵人立即集中火力向河中射擊。我方岸上的戰士隨即也向敵人開火,想壓制住敵人的火力以掩護突擊隊員們向灘頭沖擊。然而,由于敵人居高臨下,加之防御工事非常堅固,火力很猛,擔任掩護任務的戰士們根本壓制不住敵人的火力,再加上唐子鎮四面環水、易守難攻,戰斗陷入膠著狀態。看著我軍出擊船只屢被擊沉,難以登岸,焦急萬分的嚴昌榮再也按捺不住,他親赴前沿陣地,重新組織沖鋒,掩護部隊沖擊。
這個時候的嚴昌榮團長急了,因為再這樣打下去,不僅會暴露自身的位置,也會吸引周邊據點的敵人前來增援。
于是,嚴昌榮為了壓制敵人火力,掩護部隊進攻,他身先士卒,急忙趕到小炮班,讓炮手閃到一旁,決定親自用擲彈筒向敵陣地打去,只聽“轟”的一聲,第一發炮彈準確擊中目標,嚴昌榮擼起袖子,隨即又打了一枚炮彈,再次準確命中,就在大家都以為戰斗有了突破的時候,意外卻發生了,當他填裝第三枚炮彈時,“轟隆隆”,陣地上突然一聲震天動地的巨響,擲彈筒意外炸膛,硝煙彌漫,待到煙霧散去,卻見血肉橫飛,嚴昌榮和三名戰士倒在血泊之中。
這時,身邊的戰士大喊“團長、團長”,可是,這位叱咤風云的“老虎團”團長,卻再也沒能醒來。嚴昌榮團長不幸犧牲,彭德清政委頭部也負了傷,戰士們聞訊后悲憤不已,不顧一切猛打猛沖。此時,南邊的敵人已增援至唐子鎮,我軍腹背受敵,政治處主任蔣新生看到團長犧牲、政委重傷,為避免損失過大,便決定停止攻擊,撤出戰斗。
這場戰斗持續了近兩個小時,戰斗因為嚴昌榮團長不幸犧牲而暫停,嚴昌榮烈士犧牲時年僅29歲。
為紀念嚴昌榮烈士,經上級批準興化縣抗日政府為了紀念嚴昌榮,決定將唐子鎮改名為昌榮鎮。1944年又在興化合塔圩奚塔莊(現合陳鎮幸福村)為嚴昌榮修建了墓碑并建了烈士陵園,陵園占地約2500平方米,由烈士紀念碑和陳列室兩部分組成。烈士紀念碑位于陵園的正中央,碑基座高約2米、占地約65平方米,碑身高約16米,碑正面刻有“嚴昌榮烈士永垂不朽”,背面刻有“為人民而死雖死猶榮”,粟裕為紀念碑題了詞:“揮戈殺敵,迭奏膚公,蘇皖健兒稱翹楚;濺血成仁,無負我黨,江淮勇士學楷模。”陳列室約60平方米,位于陵園西北側,陳列著嚴昌榮烈士生平簡介及烈士照片等,陵園東側設有大理石小墓碑,散刻著27名從周邊村莊遷移過來的烈士名錄。
1995年4月,興化市人民政府在嚴昌榮當年戰斗的唐港河西岸修建了嚴昌榮烈士紀念碑。嚴昌榮烈士紀念碑位于興化市昌榮鎮唐子村南側,塘港河西岸。紀念碑碑高約16米,上書“嚴昌榮烈士紀念碑”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下部刻有嚴昌榮烈士的生平簡介等,整個建筑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紀念碑的西側是一條水泥大道,長約50米、寬約3米,大道兩旁柏樹排列整齊,肅穆莊重。
2017年7月,昌榮鎮重建嚴昌榮烈士紀念碑,并結合全域旅游建設打造紅色旅游區,樹立“紅碑”精神。
走進嚴昌榮紅色景區,沿臺階登上紀念碑碑座,漢白玉護欄的大理石護板上,雕刻著嚴昌榮的成長歷程:豆花湖畔的二蠻子、疾惡如仇的二虎子、賀龍看重的警衛員、長征路上的小老虎、延安抗大的高材生、粟裕點將的七團長、陳毅親授的老虎團、長眠唐子的英雄、彪炳青史的抗日英烈。
新建的嚴昌榮烈士紀念館,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除陳列史料外,還通過聲、光、電、煙、雨、霧,以及三維動畫,制造逼真的動態視覺效果,讓參觀者獲得沉浸式體驗。2021年初始,2架戰斗機、2輛坦克、1輛裝甲車、1架榴彈炮等重型軍械裝備分別從吉林福建、河南運抵景區,組裝完畢,向參觀者開放。
現如今,興化市昌榮鎮的嚴昌榮紅色景區游人不斷,他們或佇立烈士碑前緬懷烈士事跡,或在陳列區參觀退役的戰斗機、裝甲車、坦克、火炮等軍械,接受紅色洗禮和愛國主義教育。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是國家的精魂。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我們對英雄的最好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