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采暖季天然氣供需形勢整體平穩,保供能力總體有保障。
天氣漸冷,供暖季來臨。今冬明春(2024年11月—2025年3月)的天然氣保供成為多方關注的重點。
近日,國家能源局組織召開了2024—2025年采暖季天然氣保暖保供專題會議,強調保障人民群眾溫暖過冬。會議指出,盡管今年以來我國天然氣市場發展形勢總體良好,全國天然氣消費保持中高速增長,但在即將到來的冬季,確保民眾溫暖和能源安全依然是首要任務。
研判采暖季天然氣供需形勢,預計整體平穩,供應總量和尖峰保供能力總體有保障。從全年需求側來看,2024年全國天然氣需求量同比增長超250億立方米,市場向好的趨勢明顯;從供應端來看,2024年天然氣供應同比增量超過300億立方米,天然氣市場供需寬松態勢顯現。隨著我國天然氣調峰設施能力的加快增長以及資源保障程度的提升,今冬明春天然氣市場供需雙面向好。
前三季度供需總體平衡
1—9月,全國天然氣供需呈現穩中向好趨勢。天然氣絕對消費量(國產+進口-出口-庫存變化-損耗)為2916億立方米,較上年同期增長202億立方米,同比增幅7.5%,超過2023年(5.6%)同期增長水平。國產天然氣、進口管道氣、進口LNG均保持較高增長水平。前三季度全國天然氣市場供需總體平衡。
具體來看,天然氣消費增量主要來自天然氣重卡和天然氣發電。
1—9月,全國天然氣重卡累計銷量約15萬輛,同比增幅32%。加之上半年LNG市場均價約4500元/噸,利好車用天然氣市場。
1—8月,全國火電裝機達14.1億千瓦,同比增長3.6%,主要增長在燃氣裝機。在新增燃氣裝機陸續投產的影響下,天然氣發電用氣總體增長勢頭強勁。
1—9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工業恢復向好。同時,氣價整體下調,有效支撐天然氣市場積極性。
但是,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增多,國內有效需求依然不足,工業對天然氣需求的提振作用仍然偏弱。
天然氣供應方面,1—9月,國產天然氣供應量1851億立方米,同比增幅6.4%,保持較高規模增長。進口天然氣總計13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5%。其中,進口LNG 770億立方米(折合5500萬噸),進口管道氣58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2%。進口管道氣中的主要增量為進口俄羅斯天然氣,達到237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增長約40%。
今冬明春市場需求堅挺
一般來說,冬季氣溫、氣價、工業生產活力和用電水平等是影響采暖季天然氣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從氣溫來看,主要考慮今冬全球變暖趨勢未改,但拉尼娜現象回歸概率高,極寒天氣或將頻繁出現。
從氣價來看,2024春季,三大石油公司陸續發布新一合同年價格政策。全國不同省份天然氣銷售均價呈下降趨勢,LNG銷售市場均價也不及去年水平。氣價逐漸回歸隨市場供需變化而正常波動的態勢。
從工業生產活力來看,我國9月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8%,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5個月的下降趨勢,制造業景氣度回升。
從用電水平來看,預計2024年全年用電量同比增長6.5%左右,最高用電負荷比2023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
綜合考慮上述影響因素,筆者預測2024年全國天然氣需求量將達到404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74億立方米,增速超7%,高于2023年增速。
考慮春節假期較去年提前和節后拖尾效應影響,預計今冬明春全國天然氣市場需求仍將保持較高水平,需求量可達1994億立方米,同比增幅5.7%。按照以往年份的用氣規律,天然氣需求量最大月或將發生在12月,預計高月日均需求量將達到14.6億立方米,高月高日需求量將達到15.3億立方米。
仍需提防突發應急狀況
2024年,全國天然氣供應能力繼續提高,資源充足。
國產天然氣方面,預計全年供應量可達2500億立方米,主要增長集中在川南頁巖氣、山西煤層氣和新疆煤制氣等。進口天然氣方面,預計全年供應量可達1800億立方米以上,主要增長量為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綜上所述,2024年全國天然氣供應量近4300億立方米(含供應港澳地區40億立方米)。
由于資源準備充分,預計今冬明春高月國產天然氣日供應量可實現超7.2億立方米。12月,中俄東線輸氣量將提高至最高水平,屆時進口管道氣日供應量顯著增加,預計可實現近2.2億立方米供應量。進口LNG在年內已達到較高庫存,預計高月供氣量為100億~120億立方米,高月日供氣量約3.2億~3.9億立方米。全國調峰儲氣能力準備充足,較去年增加了80億立方米。儲氣庫已提前完成注氣任務,預計高月日采氣能力可達2.8億立方米。
剔除供應港澳地區天然氣量、輕烴回收減量和損耗量,預計今冬明春高月日均可供市場資源量在14.9億~15.5億立方米,高月高日可供市場資源量在15.2億~15.9億立方米。因此,今冬明春天然氣資源供應整體寬松,但高月高日可能出現供需緊張。進口LNG的調節作用更為明顯,是緩解極端天氣引起的供氣緊張的最有效資源。
隨著國產天然氣增儲上產效果落實、進口資源不斷豐富、新增沿海及內河LNG接收站點陸續投產,以及天然氣“全國一張網”不斷完善,全國天然氣供應能力可滿足市場年度需求和冬季保供需求。但是,天然氣冬季保供受價格彈性影響較大,產生供應緊張的地區不完全發生在資源供應端,而是缺乏價格優勢,造成下游企業經營壓力陡增。因此,市場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價格機制,以應對未來天然氣市場可能出現的供需雙方“價格博弈均衡”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2024—2025年采暖季天然氣保暖保供專題會議強調,應對采暖季的天然氣供需形勢,雖然整體供需情況被認為是平穩的,但不可盲目樂觀。國家能源局要求各大油氣企業未雨綢繆、系統規劃,積極響應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和挑戰。這一指示反映出當前市場中隱含的不確定性和動蕩。相關企業在部署資源時,須警惕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沖擊。
責任編輯:陸曉如
znluxiao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