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強調:“全面加強軍事治理,以高水平治理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比缙趯崿F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要求。要使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進程始終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適應、軍事能力同國家戰略需求相適應,必須不斷加強軍事治理,確保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
一、錨定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強軍事治理的重大意義
全面加強軍事治理,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實現強國夢強軍夢的必然要求。
軍事治理是我們黨治軍理念和方式的一場深刻變革。軍事治理強調“全局統籌、系統抓建、體系治理”,是統籌兼顧科學思想方法在軍事治理中的運用;軍事治理強調“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更加突出強調軍事治理的系統觀、法治觀、標本兼治觀,是對傳統管理理念的升華;軍事治理強調效能,強調發揮制度的力量,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更具根本性、規范性、長遠性。
軍事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方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黨的二十大上,“全面加強軍事治理”被放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布局中來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是國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治理體系內在地包含了軍隊建設各領域,治理能力現代化也必然要求軍事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充分反映了軍事治理在國家大盤子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反映了軍事治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軍事治理是國防和軍隊改革的實踐結晶。這次軍隊改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最為深刻的改革,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黨的二十大報告專門對全面加強軍事治理作出部署。這既是對改革強軍偉大實踐經驗的凝練升華,也是對進一步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戰略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建軍治軍規律的深刻把握、對時代特點的深刻洞察,是黨治軍理論的新躍升,是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又一全新創造。
軍事治理是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題中之義。只有全面加強軍事治理,才能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體系、始終保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旺盛生命力和強大執行力,才能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戰斗力、增強國防和軍隊建設動力活力。全面加強軍事治理是新時代我軍應對風險挑戰、贏得戰略主動、增強制勝優勢的戰略舉措,是全面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的有力保證,必將有力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錨定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強軍事治理的著力重點
全面加強軍事治理是復雜系統工程,涉及國防和軍隊建設方方面面。要強化系統觀念,堅持問題導向,加強軍事治理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加強各領域治理、全鏈路治理、各層級治理,有計劃、有重點加以推進,以更新的理念、更寬的視野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高質量發展。
重在加強全局統籌。全局統籌要求加強跨部門跨領域協調,提高軍事治理系統性、整體性、協調性。緊盯體系性戰斗力建設重大任務,優化戰建備統籌、跨域統籌、軍地統籌的內容、模式、機制,特別是加強跨軍地戰略規劃統籌、政策制度銜接、資源要素共享,努力形成強大合力,充分發揮軍地之間、軍種之間、領域之間的資源優勢、技術優勢、能力優勢。
重在推進戰略管理創新。暢通戰略管理鏈路,健全完善需求科學生成、快速響應、有效落實機制;遵循周期滾動、迭代發展的規律,構建軍事需求生成機制;按照整體最優的原理,完善軍事需求向建設規劃的轉化機制;理清軍隊建設規劃執行過程中各級職責,健全規劃執行責任機制;構建軍事評估理論方法體系,完善戰略管理評估機制。
重在改進軍隊基層治理。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政治民主、經濟民主、軍事民主建設,強化官兵主體意識,尊重官兵主體地位,完善辦事公開制度,切實還權于基層,保障官兵知情權、參與權、建議權、監督權;堅持問政于兵、問需于兵、問計于兵,增強官兵參與軍事治理的自覺意識和創造精神,實現官兵個人主觀能動性和軍事治理實踐的同頻共振。
重在發揮改革推動作用。通過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推進依法治軍、加強和改進軍隊戰略管理等,形成了一系列全新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政策制度。這為全面推進軍事治理探索實踐積累了豐富實踐經驗和創新理論指導。全面加強軍事治理,必須堅持不懈把改革向縱深推進,促進軍事體系能力整體提升。
重在用好法治這個基本方式。完善的軍事法治是全面加強軍事治理的重要保證。構建領導有力、執行堅決的制度執行機制,多層次、全覆蓋的制度監督機制,程序規范、內容科學的問責機制,強化制度剛性作用,維護制度權威。按照法治要求轉變治軍方式,按照權責對等原則構建軍事治理責任清單,以規則、條例等形式明確各層級、各部門、各崗位在新體制運行中必須承擔的職能任務。
三、錨定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強軍事治理的實踐路徑
從實踐維度,有如下四種軍事治理的實踐路徑:
著眼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發展搭建軍事治理新平臺。要把握新軍事變革趨勢與建設軍事智能化體系大勢,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緊跟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變化,緊貼現實軍事斗爭和未來戰爭,創新戰爭和戰略指導,進一步統合軍事治理力量、有效整合軍事治理資源,為全面推進“三化”融合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著眼推動能力整體性躍升探索軍事治理新模式。加強軍事治理,必須瞄準打贏信息化智能化戰爭,形成戰建備一體推進的局面,打造聯合作戰力量體系,提高現代化后勤應急應戰綜合保障能力,推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成建制成系統形成作戰能力和保障能力;完善軍事力量結構編成,打造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方陣,健全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形成定位清晰、功能銜接的軍事人力資源管理格局;探索建立“法治+德治+智治+自治”的治理模式,既發揮法治的引領、規范、約束作用和德治的滋養、凝聚、感召作用,也發揮智治的支撐、支持、保障作用和自治的自主、內生、主動作用。
著眼實現軍隊“四個現代化”聚力軍事治理新創造。注重軍事理論創新,面向戰場、面向部隊、面向未來,構建具有我軍特色、符合現代戰爭規律的先進作戰理論體系,以先進軍事理論引領軍事實踐;鞏固拓展領導指揮體制改革,深化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政策制度體系,以先進組織形態解放和發展戰斗力,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走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以高素質專業化軍事人才方陣托舉強軍事業;加速武器裝備升級換代和智能化武器裝備發展,以先進武器裝備體系提供強大物質技術支撐。
著眼推動進程法治化運轉完善軍事治理新體系。全面加強軍事治理,就要建立一整套符合現代軍事發展規律、體現我軍特色的科學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運作方式,即法治化運轉體系。要體系優化軍事政策制度,著眼解決同新時代新使命新體制不相適應的政策性問題,創新完善軍隊黨的建設制度、軍事力量運用政策制度、軍事力量建設政策制度、軍事管理政策制度;要加強依法治軍機制建設和戰略規劃,統籌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員守法;要完善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形成系統完備、嚴密高效的軍事法規制度體系、軍事法治實施體系、軍事法治監督體系、軍事法治保障體系,實現部隊和廣大官兵對各層級、各領域、各部門、各單位建設發展重大事項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全面推進軍事治理法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