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諸葛亮,意指那種事前無意見更無預見,而事后卻自稱有先見之明的人。它原本是一個諷刺用語,帶有嘲諷意味。的確,待事情成了定局,再標榜自己先知先覺早有預見,又有何意義?如果造成了損失,帶來了不良后果,再說自己高明,又有何改變?臨火撲救不如曲突徙薪,人們尊崇有先知先覺的事前諸葛亮,自在情理之中。
那為何還說要當好事后諸葛亮呢?這里是指肯于反省反思,善于總結經驗教訓,這樣做大有必要。古人云:“遭一蹶者得一便,經一事者長一智?!币馑际钦f,經過一次挫折便得到一次教訓,經過一件事情便增長一分智慧?!暗靡槐恪薄伴L一智”是不會自然得、天然長的,而是要善于反省總結,也就是當好事后諸葛亮才能達到的。
古人還有言:“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币鉃?,秦國人已經沒有機會后悔了,但后人可以為此惋惜。而如果后人只知道惋惜卻不吸取經驗教訓,便同樣也要被再后的人同情與惋惜了。這就告訴我們,面對失敗挫折,僅僅哀嘆痛惜,而不去當好事后諸葛亮,認真總結并吸取經驗教訓,那還是于事無補,還會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如何面對挫折和教訓,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毛澤東這樣說道:“錯誤和挫折教訓了我們,使我們比較地聰明起來了,我們的事情就辦得好一些。任何政黨,任何個人,錯誤總是難免的,我們要求犯得少一點。犯了錯誤則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徹底,越好?!蔽覀凕h一直以來都是敢于面對錯誤與失敗,并善于進行反思和總結的。也就是說,我們黨是很善于當好事后諸葛亮,并把事后諸葛亮變成為事前諸葛亮。所以,也就能一次次糾正錯誤、撥正方向,引領革命和建設事業從勝利走向勝利。
時代車輪始終滾滾向前,許多矛盾問題不會銷聲匿跡,經驗教訓也會不斷更新。比如某地遭遇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對此該來一場事后諸葛亮式的反省與總結,仔細地找出問題,認真地總結教訓,而后采取有力措施,從而避免日后仍發洪澇的不利局面。
聯系實際看,提倡當好事后諸葛亮很重要也很必要。有不少領導干部還不能直面存在的問題,更不善于反思總結。有的喜歡報成績唱贊歌,不愿講問題報實情;一旦出了差錯,有的不是主動承擔責任,而是百般推脫;有的也總結了教訓,卻只停留于口頭或紙面;等等。這都是要不得的。面對如此種種,我們應首先當好事前諸葛亮,做到有預判、有預見、有預案,防患于未萌之時;也要當好事后諸葛亮,鑒之于前,毖之于后,摸準癥結,把握規律,防止類似的問題或事件再次發生,這同樣不失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