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制體制下,陸軍合成營參謀隊伍是營隊高效運行的組織保證,發揮著搜集掌握各類情報資料、輔助營指揮員決策和協調控制分隊行動等重要作用,對合成營戰斗力生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根據近期調研,著眼當前參謀隊伍選拔、培養、考評、使用等存在的矛盾問題,感到迫切需要在育人才、強素質、抓考評上下功夫。
一是聚焦人才支撐,科學擇優選任。從調研情況來看,有的單純為滿編或消化調整履職盡責一般的軍官,參謀隊伍選拔任用存在湊數式、照顧性、過渡性安排情況。一是選拔任用精準不夠。統籌任職關口、遴選條件、編配結構還不夠合理,科學調控參謀隊伍結構還有差距。二是培養使用重視不夠。“說起來重要,用起來又不重要”在有的營主官思想上還沒有根除,對參謀日常安排業務工作多、管理教育少、技能幫帶少。三是潛力苗子提前挖掘不夠。營黨委重預任連主官和機關參謀培養,輕營參謀前瞻性、規劃性培養。四是人崗匹配程度不夠。營參謀能力現狀與能力要求存在明顯“剪刀差”,普遍長期干事務性工作多,疏于參謀技能訓練與應用比較突出。
人才隊伍建設是基礎,必須始終扭住選拔、培養、調配等環節,切實抓好參謀隊伍建設。一是嚴格參謀準入關口。旅、營剛性落實各類型營參謀任用條件和程序選拔人員,嚴格入職門檻、嚴格任命程序。二是拓寬參謀培養路子。持續打牢連排指揮員參謀技能基礎,營每年遴選2—3名優秀干部參加旅以上預任參謀集訓、院校參謀業務培訓,為參謀選配來源拓寬渠道。三是擇優選配尖子人才。營黨委科學籌劃、頂層設計,瞄準潛力苗子超前育苗、培土澆肥,把相應專業分隊中尉軍官選配到其他參謀崗位,把優秀軍事主官選配到合成營首席參謀崗位,四是梯次配備人才隊伍。根據不同崗位要求、培養周期和各種培訓資源,詳細制訂目標準確、時間節點明確、步驟清晰可行、措施得力管用的參謀人才培養規劃,確保隊伍建設良性發展。
二是圍繞職責任務,提升能力素質。調研發現,營級參謀隊伍“三個跟不上”表現較為明顯。一是跟不上崗位新要求。參謀人員成分來源雜、專業培訓缺、必要經歷少、能力素質單,存在感到工作吃力的情況。二是跟不上考核新標準。營參謀應熟練“六會”技能,具有一定的協調能力,要有較強的指揮素養,既要完成日常瑣碎繁雜工作,又要搞好自身訓練,使得有的參謀對越來越嚴的考核考評感到有些力不從心。三是跟不上任務新需要。面對跨區演習、實兵對抗等繁重任務,協助完成營賦予的日常繁雜工作任務,對營級參謀業務技能、作戰籌劃、協調管理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使得有的參謀感到“壓力山大”。
營黨委必須著眼能力素質提升的現實需要,圍繞提升參謀指揮打仗核心能力,突出訓練重點、嚴選訓練方法、拓寬訓練渠道,不斷強化合成營參謀崗位任職能力。一是科學設定內容。按照崗位職責分工,對照崗位能力素質要求,營黨委列出年度、季、月各類參謀工作訓練計劃和任務清單,能力上著力突出理論學習和基礎技能、戰術指揮技能、作戰籌劃訓練的培養。二是靈活采用手段。采取崗位自學和集體授課、網上作業和實裝操作、模擬訓練和對抗訓練相結合的方式組織訓練。三是拓寬培訓渠道。嚴格落實參謀業務普訓、專業知識強訓、機關定向帶訓、立足崗位自訓、按綱分級施訓等要求,結合首長機關封閉集訓選送參謀全程跟訓,提升能力素質。四是任務牽引磨礪。大項任務參謀必須參加,把參謀推向前臺、放在前位,鍛煉提升崗位任職能力。五是細化清晰職責。著眼平戰結合、有機銜接、高效轉換,由營主官牽頭負責,帶領首席參謀逐項細化戰時和平時營參謀職責清單,從制度上破除營參謀建設困境。
三是優化考評任用,激發動力活力。在一些單位調研發現,營級參謀隊伍有的干事創業積極性不高,工作勁頭不足,個別人存在思轉思退的想法。一是工作職責不清帶來的消極懶惰。對口業務相對單一、工作面窄,平時工作職責界限雖明確但仍有疑惑,大多依靠主官臨時安排分配任務,容易在平時淪為抄抄寫寫的“干部文書”、跑腿打雜的“臨時公差”、偷懶溜邊的“閑雜人員”,容易出現懈怠消極。二是付出與認同不匹配帶來的心理落差。從實際情況來看,合成營參謀工作強度對比機關參謀和連主官相對較小,沒有帶兵壓力,但幕后工作多、兩頭不冒尖,缺乏部分官兵認同,心理有落差。三是成長發展與現實矛盾帶來的思想困惑。營參謀雖有參謀名分,但不屬于機關任職經歷,與同級別連主官相比,多元化發展的先天條件不足,個人對職業路徑缺乏規劃,存在能干不愿干、想干不會干現象,同時有的由于任職經歷原因,容易出現擔憂進步受阻、發展受限而帶來成長焦慮。
合成營黨委必須著力做好營參謀考評和使用,構建利于成才的良好環境,堅持以考促評、以評促干,激發營參謀工作動力。一是提升崗位吸引力。旅營兩級結合宣講干部政策時機,及時精準解讀有關政策,講清營參謀人員職業發展前景,糾正營參謀人員職業發展前景偏見,引導人員端正思想認識,合理制訂成長成才規劃,堅定立足自身崗位建功的信心。剛性落實福利待遇規定,主動了解參謀成長成才方面的困難,與機關一道想方設法解決后院后代問題,為參謀人員干事創業提供良好環境。二是建立健全考評機制。優化考評措施,采取嵌入營指揮編組作業、指揮所演習、合成營戰術演習等方式,對合成營指揮機構進行達標考核。落實營周交班會講評參謀履職,結合軍官(軍士)年度考核、營黨委季度(年度)考評、常態化任期考核評定,對營參謀隊伍進行量化考評,客觀公正為每名營參謀人員作出評定,將考核結果作為參謀評選“四有”優秀個人的重要依據。要防止“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和不干一個樣”,以及“考好考壞一個樣、考和不考一個樣”。三是嚴明導向大膽使用。根據參謀履職盡責情況,及時為機關提出合理化建議,該推薦使用的推薦使用,該調整的及時調整,擇優推薦優秀營參謀交流到機關參謀、基層主官崗位任職,讓他們感到有盼頭、有奔頭,不斷調動激發崗位成才的內動力。大力營造靠素質立身、憑實績進步的良好風氣,構建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導向和制度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