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職人員是軍隊人員的組成部分,是現代軍隊的重要人力資源。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要求,用人單位應當“加強文職人員隊伍的思想政治建設”“培育熱愛軍隊、服務國防的職業認同”。作為在軍隊編制崗位依法履行職責的非服兵役人員,文職人員與軍官、軍士、義務兵共同構成我軍人員基本類別。為更好地履行文職人員所承擔的行政事務、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工程技術、醫療衛生以及操作維護、勤務保障等職責任務,應當持續加強文職人員對自身使命擔當的正確認知,提升其職業使命感,進而確保激發文職人員內生動力活力,自覺練就堪當強軍重任的過硬本領,積極投身我軍建設發展事業。
一、加強職業價值教育,增強文職人員的職業認同感
習主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實效,就要奔著現實問題和活思想去。職業價值觀是個體對職業的認識、態度以及對職業目標的追求和向往,影響著個體的職業態度和工作效能。正確的職業價值觀能增強文職人員在艱難困苦條件下的應對能力,引導文職人員養成良好的職業行為。一是開展政策宣講,讓新的文職政策在每名文職人員心中開花落地。做好政策宣講和解釋溝通工作,確保文職人員能聽懂、能理解、能接受新的政策要求,疏解思想疑慮、校正價值偏差,充分認清自己在國家和社會層面的政治地位和職責使命,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地位,形成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增進職業認同感。二是開展職責使命教育,讓文職人員在崗位中形成職業認同。文職人員是軍隊人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使命召喚中應發揮重要作用。可通過安排觀看紅色電影、回顧紅色經典等方式,在學習軍隊光輝歷史的同時強化身份認同和使命意識,使其能夠自覺根據工作崗位要求不斷完善個人能力素質。三是開設軍事素養夯基課提升文職人員的軍事素質,讓其在完成軍事保障任務中提高職業認同感。我軍的根本職能是打仗,戰斗力標準是軍隊建設的唯一根本標準。《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指出,文職人員根據需要,在作戰和有作戰背景的軍事行動中承擔支援保障任務,以及參加非戰爭軍事行動,明確了文職人員服務支撐備戰打仗的“軍事”屬性。因此,要把軍事共同基礎訓練作為錘煉軍事素質、強化作風養成的重要途徑。通過政治上一視同仁、工作上大膽使用、任務上積極傾斜,讓文職人員能感受到來自管理層的重視,不斷增強自豪感、責任感和歸屬感,立足崗位為軍隊強軍事業作出積極的貢獻。
二、提供職業發展支持,提升文職人員的職業幸福感
職業發展支持是指為促進文職人員的職業素養、實踐能力等不斷提升而提供的系列支持和幫助。通過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困難,讓文職人員感受到個人發展大有可為、職業成就大有可期,強化他們內在動機,促使他們以飽滿的熱情履行好職能任務,獲得較高的職業幸福感。一是提供快速成長的機會平臺。多崗位鍛煉是文職人員成長的“快車道”。充分發揮不同區域、單位、部門的資源優勢,在各類軍事演習、國際維和、工程搶險等重大任務中,給文職人員提供大膽想、放手干的機會,引導文職人員自覺提升履職能力和業務水平,激發文職人員自覺把責任扛在肩上的使命感。二是建立公平合理的考評機制。公平合理的考評機制在文職人員職業使命感的培育與提升上是一把有效的利器。首先,公正的考評機制可以激發文職人員的干事創業熱情,讓他們明白只要努力工作就能有所收獲,從而發揮個人最大潛力積極投入工作。其次,公正的考評機制也可提升文職人員的忠誠度,增強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其能夠身心愉快地投入工作。三是給予充分有力的指導幫帶。管理者應結合文職人員的專業和自身特點指導其制訂清晰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讓他們明確自己每階段的方向和目標,在完成階段目標后應對其給予肯定,激勵他們不斷向著新的目標努力奮進。
三、營造良好工作氛圍,提升文職人員的職業歸屬感
良好的工作氛圍有助于塑造文職人員使命感,提升其心理資本和職業歸屬感,使其以更加積極的態度投入工作。一是創建積極向上的環境氛圍。工作氛圍影響工作效率,團結、向上的環境氛圍會使文職人員充滿正能量,激發內在動力。管理者要善于利用各種因素創建良好的環境氛圍,及時識別無效或低效行為,幫助文職人員提高自身工作效率。二是營造同舟共濟的人文氛圍。文職人員來自五湖四海,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構建起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環境氛圍,能夠使文職人員在團隊中積極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全身心地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還可有效減輕工作帶給他們的壓力,幫助他們化解不良情緒,讓他們感受到軍隊大家庭的溫暖,最終在工作中體驗到歸屬感,實現自我價值。三是創設和諧穩定的心理氛圍。文職人員初入軍營,工作上、思想上難免出現波動,這就需要管理者的理解與支持。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工作氛圍,可以有效降低文職人員的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增進他們對職業的正向感知,使其能夠正視困難和壓力,將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從而堅定意志,向著更高的目標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