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在出席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要更新思想觀念,大膽創新探索新型作戰力量建設和運用模式,充分解放和發展新質戰斗力?!背浞纸夥藕桶l展新質戰斗力是推進我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課題,政治工作作為我軍的生命線,必須緊緊圍繞黨和軍隊的形勢任務,著力聚焦新質戰斗力建設,為實現我軍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支撐。
一、新質戰斗力建設給政治工作帶來新形勢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恩格斯指出:“人類以什么樣的方式生產,就以什么樣的方式作戰?!痹谛沦|生產力驅動下生成的新質戰斗力,具有作戰領域新、科學技術新、作戰方式新的特點。深刻把握新質戰斗力建設的本質特征是新時代政治工作的重要課題。
作戰領域不斷拓展給政治工作帶來新挑戰。從歷史上看,人類從未停止過對生產生活空間的探索,一旦這些新的空間領域被用于軍事目的,人類作戰的空間維度就會隨之擴展。伴隨網絡信息、量子通信、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的發展,作戰空間從傳統的陸、海、空、天向極地、深海、深空、生物、認知等戰略新興領域拓展,呈現多域甚至全域一體發展趨勢。橫跨物理域、信息域、認知域的新型作戰方式迫切需要系統性、全維度、創新性的政治工作。戰場在哪里,政治工作就應跟到哪里。政治工作必須深刻把握新興作戰領域特點,推進政治工作的轉型升級,讓生命線在新戰場加速延伸。
科學技術不斷突破給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新質戰斗力生成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恩格斯指出:“當技術浪潮在四周洶涌澎湃的時候,最需要的是更新、更勇敢的頭腦?!彪S著科學技術不斷突破并應用于軍事領域,武器裝備迭代更新,戰爭形態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變,新域新質作戰力量比重持續加大,迫切需要一大批掌握軍事高科技知識,并具有科技認知力、創新力、運用力的新型軍事人才。政治工作擔負著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的主體責任,必須著眼新時代使命任務,提升科技人才培養質效,實現人才供給側與戰場需求側精準對接。
作戰方式不斷演進給政治工作帶來新變革。列寧說,“不理解時代,就不能理解戰爭”。受限于時代的發展,每個時代都有其獨具特色的作戰方式和與之相應的組織形態。從冷兵器到熱兵器,從機械化到信息化再到智能化,在科學技術的加持下,作戰理論不斷發展,作戰方式也隨之迭代演進。智能化時代的高端戰爭,日漸呈現指揮體制扁平靈活、作戰力量一體聯合、規模結構精干高效的趨勢,給政治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未來的戰爭是什么樣的,就需要什么樣的政治工作。政治工作必須著眼體制編制、規模結構、運行機理、政策制度等軍隊組織形態各要素不斷改造和創新,以更好地保障人與武器裝備整體優勢的發揮。
二、充分認清政治工作在服務新質戰斗力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習主席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準”。戰斗力標準是軍隊建設唯一的根本的標準。我軍政治工作是構成戰斗力的重要因素,政治工作本身對戰斗力形成和發揮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質戰斗力建設同樣離不開強有力的政治工作,只有切實把政治工作貫穿新質戰斗力建設的全過程,才能使新質戰斗力建設取得實效。
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新質戰斗力建設的根本保證。軍隊政治工作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確保全軍部隊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指揮。新質戰斗力建設表征雖“新”,新域新質力量特點雖“新”,但是歸根結底還是黨領導下的武裝力量進行戰斗力建設的活動。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的本質內涵就是確保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如果失去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新質戰斗力建設就會迷失方向,只有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和“魂”,才能將新域新質的新力量轉化為制勝戰場的新優勢。
思想政治工作是新質戰斗力生成的重要支撐。戰斗力的核心要素是人、武器裝備以及人和武器裝備的結合,其中武器是重要因素,人是決定因素。馬克思主義認為,物質決定精神,精神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我軍積累了許多思想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正是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不斷提高官兵政治覺悟、激發高昂士氣、凝聚軍心民心、培養頑強戰斗意志,為部隊戰斗力的生成提供了強大的精神源泉。盡管新質戰斗力呈現出新形態新特點,但本質上沒有改變人是決定性因素這一規律,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在新興領域依然有廣闊的舞臺,仍然是鞏固和提高戰斗力的重要支撐。
組織功能發揮是新質戰斗力生成的堅實保障。列寧指出:“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的斗爭中,除了組織而外,沒有別的武器?!眹烂艿狞h組織體系,是我軍特有的政治優勢,黨正是通過堅強有力的組織工作來有效發揮各級黨組織作用,從而為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提供服務保證作用。智能化戰爭改變的只是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不僅沒有改變戰爭的政治本質屬性,反而增強了戰略決策的政治性。新質戰斗力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將黨組織建設得堅強有力,以此推動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引導科技創新、完善組織形態,從而將黨的組織功能優勢轉化為新質戰斗力的增長優勢。
三、以優質政治工作服務新質戰斗力建設的實踐路徑
解放和發展新質戰斗力是未來的軍事發展趨勢,是新時代強軍事業的重大課題。黨和軍隊新形勢下的任務決定了我軍政治工作的方向,政治工作必須緊緊扭住加強黨的絕對領導、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優化軍事組織形態等方面下功夫,為新質戰斗力建設提供堅實有力支撐。
確保黨對新域新質力量的絕對領導。新域新質力量政治屬性強,對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的政治要求更高。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切實抓好黨的創新理論武裝,用習近平強軍思想凝心鑄魂,全面深入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確保新域新質力量能夠始終處于黨的堅強領導之下;要夯實新型作戰力量黨建基礎,探索運用“智能+黨建”新模式,積極適應新域新質力量新特點,以高質量的黨建工作服務保證新質戰斗力的政治建設;要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主導地位,緊緊扭住軍魂意識不放松,積極探索新域新質條件下意識形態工作機理,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保證新域新質力量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重視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強軍之道,要在得人。人才是推動我軍高質量發展、贏得軍事競爭和未來戰爭主動的關鍵因素,提高和鞏固新質戰斗力歸根到底還是靠新型軍事人才。政治工作要扛起人才抓建主體責任,發揮好政治機關在培養、考察、使用人才中的主體作用,緊貼使命任務,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務求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取得實效;要創新軍事人力資源政策體制機制,瞄準智能化戰爭需求,破除人才培養使用上的各種壁壘障礙,最大程度釋放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效能;要統籌運用好新域新質力量資源,注重以科技賦能人才培養的全鏈路,塑造一支專業化、智能化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隊伍,實現高水平新域新質人才供給。
完善優化軍隊組織形態。先進的組織形態是發揮人與武器整體優勢的倍增器。新興領域的高技術性特征,深刻變革和顛覆了戰爭制勝機理,也對軍隊現代化的組織形態提出了更高要求。政治工作要聚焦新質戰斗力生成特點,完善軍事力量結構編成,提高軍隊組織體系運行效能,以求盡快形成聯合作戰體系優勢;要堅持系統觀念,推動政治工作科學化法治化信息化一體發展,將政治工作要素全維嵌入新域新質軍事力量體系,為實現新質戰斗力水平躍升助力增效;要暢通政治工作為戰服務運轉機制,構建敏捷適應軍事技術發展趨勢要求的快速響應機制,動態更新軍隊組織編制,切實發揮軍隊組織形態重要的戰斗力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