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地方性金融機構,農村商業銀行是服務“三農”的主力軍,是農村農業建設重要的資金來源,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們國家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和互聯網金融的快速興起,農村商業銀行面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但由于規模小,相對運營成本高,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逐漸凸顯,成為影響農村商業銀行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農村商業銀行要積極推進財務管理模式改革創新,提高財務管理質效,助力自身競爭實力和盈利能力有效提升。本文簡單闡述農村商業銀行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積極意義,結合實際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革與創新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措施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志碼:A
財務管理是農村商業銀行制定各類管理決策的重要依據,是農村商業銀行了解自身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有效手段,在農村商業銀行健康發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許多農村商業銀行在管理體系、風險控制、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等方面存在各種問題,影響了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的實際效果,不利于其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基于此,針對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措施進行研究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1 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意義
1.1 提高銀行競爭實力
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農村商業銀行可以建立科學規范的財務管理制度,對各個部門的職責權限進行合理設置,對經濟事項進行事前預測、事中規劃、事后總結,規范員工日常行為,全面收集各類數據信息,提取其中有價值的內容,為管理決策的制定和工作流程的優化提供依據,從而提升企業經營決策水平和業務工作效率,促進其市場競爭實力的提升,更好地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腳步,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1]。
1.2 提高銀行盈利水平
從長遠發展角度來說,農村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主要目標是實現綜合價值的提升。通過財務管理工作,農村商業銀行可以建立規范化的全面預算管理、成本管理、內部控制工作流程,對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管控,結合制度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實現資源的科學配置和高效利用,從而拓寬收入來源渠道,有效控制成本費用支出,提高農村商業銀行的整體盈利水平和綜合實力。
1.3 適應金融環境變化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金融市場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新興金融產品持續推出,電子商務不斷發展,金融監管力度逐漸加大,農村商業銀行面臨的市場競爭環境日趨激烈,對內部運營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財務管理工作,農村商業銀行可以對內外部環境進行全面分析,深入了解自身業務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對發展戰略進行科學調整,從而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應金融環境變化,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1.4 有效防范各類風險
農村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需要面對各種類型的風險問題,容易給經營發展帶來不利影響。在開展財務管理的過程中,農村商業銀行可以對運營管理各個環節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進行全面梳理,對風險出現概率和危害程度進行科學評估,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防范和處理措施,從而將各類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避免帶來巨大損失,為銀行業健康穩定發展提供保障。比如,為了防范操作風險問題,農村商業銀行可以對有關人員進行財務管理專項培訓,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從而保證業務操作的規范性和合規性。
2 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財務管理體制待創新
許多農村商業銀行在發展過程中將工作重心放在業務拓展和服務提高方面,缺乏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管理會計體系不健全,成本分攤規則和資金轉移價格機制不夠科學,未能將財務管理工作覆蓋到經濟事項的各個環節當中,無法為管理決策的制定和工作流程的優化提供助力,不利于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
2.2 財務風險控制不到位
部分農村商業銀行缺乏完善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沒有設立單獨的風險管理機構,風險管理工作由財務人員負責,受到專業水平和精力時間等因素的影響,財務人員無法對運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全面梳理和科學評估,未能結合風險危害程度和影響大小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防范和處理措施,容易產生巨大損失。
2.3 成本控制效率較低
成本管理是影響農村商業銀行價值創造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一些農村商業銀行缺乏對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視,沒有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機制,缺少獨立的成本管理和預算管理機構,未能開展全面成本核算工作,制定出的成本管理措施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影響了成本管理的實際效果,容易引發經營虧損風險問題。
2.4 財務管理信息化需加強
農村商業銀行在推進財務管理改革和創新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財務管理整體質效。但是一些農村商業銀行缺乏對財務信息化建設的重視,搭建的信息化平臺未能覆蓋到財務管理的各個環節,也未能將財務管理系統與成本管理、合同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等系統進行有效對接,數據口徑標準存在較大差異,信息傳遞不夠及時,無法為財務管理創新改革提供助力,影響了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2.5 財務人才隊伍建設不足
財務人才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對于財務管理改革和創新的實際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但是一些農村商業銀行缺少完善的人才引入機制,在進行財務人才招聘時,將關注點放在財務知識儲備方面,缺乏對信息技術掌握能力的考察,招聘的人才無法滿足新時期財務管理創新的實際需求。同時,部分農村商業銀行建立的培訓機制不夠完善,沒有結合財務管理實際需求進行課程設計,也沒有對培訓效果進行考察,未能對有關人員進行獎懲,無法激發員工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難以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水平,不利于財務管理轉型的順利進行。
3 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措施
3.1 創新財務管理體制
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農村商業銀行存貸利差逐漸收窄,代理業務盈利能力顯著下降,對農村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農村商業銀行要持續優化財務管理體制,改變過去粗放落后的管理理念,向著精細化管理轉型升級,從而為經營效益最大化目標的實現提供保障。第一,農村商業銀行要對內部組織結構進行持續優化,科學設置營業網點和內部部門權限,合理劃分收入成本、費用、利潤等責任中心,結合各個責任中心實際情況建立差異化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并將績效考評結果與獎懲機制進行對接,從而激發員工工作積極性[2]。比如,在對營業機構進行考核時,不僅要設置存貸款余額、資產配置質量、成本收入比、營業利潤等財務指標,還要設置客戶滿意度、員工管理能力、外部經營環境等非財務指標,實現對營業機構發展潛能的動態分析,得到客觀公正的考核結果,為管理決策的制定提供依據。第二,農村商業銀行要建立科學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內部控制、成本管理、預算管理等工具的應用,有效控制經營成本支出,提高資產利用效率。比如,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抵債資產等的規范管理,防范資產毀損、閑置或者非生息占用問題,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第三,農村商業銀行要加強對管理會計工具的應用,對銀行內部各個部門和分支機構的業務開展情況進行動態控制和科學分析,對實際工作成效進行客觀公正的考評,編制形成規范化的管理會計報告,為政策調整和制度優化提供依據。農村商業銀行要加大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力度,持續優化責任中心成本分攤標準和資金轉移價格模式,強化所有員工的財務管理意識,將財務工作覆蓋到經濟事項的所有環節當中,從而推動財務管理模式向著精細化轉型升級,為農村商業銀行的穩步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3.2 強化財務風險控制
農村商業銀行要加強對風險管理工作的重視,建立科學完善的風險防控機制,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障。第一,農村商業銀行要定期組織內部員工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有關培訓,通過制度建設、專家講座、警示教育、內部宣傳等方式,強化所有員工的合規管理意識,使他們明確自身在財務風險管理中的職責權限,將自身崗位工作與風險管理進行有效結合,從而高效落實財務風險管理制度,為農村商業銀行的穩步發展提供保障。第二,農村商業銀行要成立專門的財務風險管理部門,挑選既精通財務又熟悉業務的專業人才,結合農商行戰略規劃科學設置風險管理目標,合理設計財務風險評估流程和周期,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經濟事項中可能出現的各類風險進行全面梳理和科學評估,明確風險防控重點環節和多發領域[3]。第三,農村商業銀行要結合不同風險實際情況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防范和處理措施。比如農村商業銀行要對內部資產負債結構進行持續優化,充分全面分析融資成本和投資收益,建立規范化的資金運營審批機制,從而保證內部資金的流動性,避免出現流動性不足的風險;農村商業銀行就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科學控制貸款規模,加強對不良資產、逾期貸款的績效考核,強化員工的信貸風險意識,把好貸款“準入關”“使用關”;農村商業銀行在服務“三農”的過程中,要加強與鄉村干部、地方政府、法院、工商、稅務等機構的溝通合作,加大金融知識、征信知識等的宣傳力度,強化客戶誠信意識,完善信用評估機制,從而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降低貸款風險問題出現的概率。
3.3 優化成本控制手段
農村商業銀行要加強對財務預算管理工具的應用,利用其在資源配置、成本控制方面的優勢,為農商行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助力。第一,農村商業銀行要加強對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視,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持續優化預算管理體系,明確設置預算管理目標,建立單獨的預算管理機構,明確各個部門在預算管理中的職責權限,為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第二,農村商業銀行要結合自身戰略規劃和發展目標,科學設置預算管理目標,將其細化為各個部門的工作任務和具體工作,為預算編制的進行提供依據。農村商業銀行要持續優化預算編制流程,激發所有部門參與預算編制的積極意見,由財務部門指導各個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預算方案編制,根據不同項目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預算編制方法[4]。第三,農村商業銀行要建立完善的預算執行機制,明確各個部門的工作任務,建立規范化的資金支出審批機制,由審計監督部門對各個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動態監督,通過完善的信息反饋和分析機制,全面了解預算實際執行與既定目標之間的偏差,結合問題成因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避免出現超預算或者無預算支出問題,從而保障預算目標的實現。
3.4 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農村商業銀行在推進財務管理改革創新的過程中,要加強信息技術應用,積極搭建財務管理信息化系統,推動財務管理工作信息化和標準化轉型升級。第一,農村商業銀行要積極與信息技術企業合作,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信息化平臺,設置預算管理、成本利潤分析、資金風險管理、合同管理等模塊,實現各個子系統與大數據倉庫、財務系統與核心系統之間的有效對接。第二,農村商業銀行要與時俱進,積極借鑒其他優秀商業銀行成熟的財務管理經驗,加強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的開發及應用,利用信息化平臺和先進的管理工具,對財務數據信息進行全面收集和科學分析,對其中隱藏的價值進行深入挖掘,提高農商行數據處理能力和分析水平,保證各類決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為工作流程的優化提供助力。第三,農村商業銀行要安排專人對信息化系統進行維護,定期進行軟件更新,結合各部門實際工作進行數據訪問權限設置,加強對防火墻、身份識別等技術的應用,從而保證信息化系統運行的安全和穩定,為財務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
3.5 建設高素質財務人才隊伍
財務人員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對于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改革創新的實際效果具有決定性影響,所以農村商業銀行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引入和培養機制,打造一支高水平的財務人才隊伍,為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支持。第一,農村商業銀行要結合財務管理轉型需求科學設置招聘標準,持續優化招聘流程,不僅要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進行考察,還要對他們的信息系統應用能力進行評估,從而引入新時期財務管理改革創新需要的復合型人才。第二,農村商業銀行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召開工作問題座談會,邀請財務管理領域專家舉辦講座,通過線上與線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提高財務人員的理論知識儲備和實際操作能力,滿足財務管理轉型實際需求。第三,農村商業銀行要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和獎懲機制,對財務管理工作成效進行科學評估,結合結果對財務人員進行獎懲,對表現優異的人員進行物質或者精神激勵,對態度消極的人員進行懲罰,從而激發財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提高財務人員的整體水平,為財務管理模式轉型改革奠定人才基礎。
4 結語
財務管理模式改革創新是新時期農村商業銀行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也是農村商業銀行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需要引起有關人員的高度重視。面對日趨復雜的內外部環境,農村商業銀行要積極創新財務管理體制,加強財務風險控制,優化成本控制手段,強化財務信息化建設,做好財務人才培養,從而推動財務管理模式改革創新,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農村商業銀行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朱華芬. 淺析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大眾商務,2023(15):60-62.
[2]陳艷紅. 農村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實踐路徑研究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社會科學,2022(1):4.
[3]彭宇清. 大數據時代商業銀行財務管理創新模式分析[J]. 經營管理者,2022(10):79-81.
[4]張雯珺. 互聯網金融時代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改革與發展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經濟管理,2022(5):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