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事業單位加大職工教育培訓力度,能有效提升職工綜合素質與能力,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持續探索人力資源開發潛力,旨在實現單位高質量運轉。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當前事業單位職工教育培訓現狀,闡釋事業單位加強職工培訓的重要性,深入分析事業單位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不同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期推進事業單位人才隊伍建設。
[關鍵詞]職工;事業單位;教育培訓:綜合素質
[中圖分類號]C93 文獻標志碼:A
事業單位為社會的發展注入重要力量。其服務能力與管理水平在較大程度上受到職工素質的影響。鑒于此,事業單位要積極推進職工教育培訓工作,通過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創新教育培訓方法等方式,提高事業單位人員的綜合素質,保障工作人員能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實現事業單位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加大事業單位職工教育培訓力度,深化培訓模式改革,以科學高效的培訓方式提升事業單位職工人員的專業素養與職業道德,促進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
1 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
1.1 促進員工與時俱進
隨著時代的發展,市場競爭愈加激烈。為實現事業單位的高質量發展,要加強職工教育培訓管理。通過有效的教育培訓,職工能學到新知識,掌握新技能,以較高的素質能力參與到事業單位的建設中,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對員工自身而言百利而無一害,能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提升其工作水平,與時俱進地推動事業單位高質量發展。
1.2 促進個人價值實現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類在滿足了生存和歸屬的基本需求后,就會關注自我實現的成長需求。加強職工教育培訓,能深刻闡釋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通過教育培訓,豐富職工的精神世界,提升其自身修養,使其在進步中實現自我價值,達到自我滿足[1]。
1.3 提高員工創新能力
在事業單位的運營過程中,創新是促進其發展的內生動力。在此情況下,事業單位對職工創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通過加強教育培訓管理,提升職工綜合素質,能糾正員工原有的錯誤認知,擴充員工的知識儲備,此外,多元化的培訓模式能拓寬員工的知識視野,打開眼界格局,激發創新靈感,提高員工創新能力,更好地推動事業單位轉型升級,進而實現事業單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 事業單位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
2.1 培訓意識較為淡薄,培訓目標不明確
事業單位往往存在“重工作,輕學習”的情況,在日常的教育培訓中,沒有明確教育培訓的目的和方式方法,只是開會讀報刊、讀文件,沒有結合人員實際情況加大培訓力度,致使事業單位教育培訓無法有效提高人員素質,不利于事業單位的發展。此外,由于事業單位工作較為穩定,對職工自身而言,職業發展緊迫感較小,沒有較強的職業規劃意識,無法認真對待培訓工作,使得事業單位教育培訓進程緩慢,難以實現職工高素質發展。同時,部分職工工作時間較長,十分熟悉自身工作流程、內容,因此在教育培訓中,往往忽視長遠發展,認為自己能駕馭本職工作,無須在培訓上浪費時間,導致職工能力存在局限性,無法推進職工全面發展。另外,部分職工過分重視學歷,對自身素質能力水平缺乏客觀認識,導致員工無法全身心投入教育培訓,不利于職工專業技能、綜合素質的提升,對事業單位發展也產生消極影響[2]。
此外,部分事業單位在沒有為教育培訓工作制定系統、長遠、全面的目標規劃,出現職工教育培訓力度弱的現象,難以有效提高人員專業素養。同時,教育培訓的內容過于隨意。部分事業單位的培訓內容是上級領導要求的學習內容,在此基礎上單位并未擴展創新,也未結合單位人員實際情況加以豐富,培訓存在局限性。大部分事業單位都是統一實行教育培訓,沒有因材施教,未結合員工崗位特點,無法滿足不同職工的專業素質要求,難以提高職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不利于事業單位實現更好的發展。
2.2 培訓形式較為單一,培訓內容枯燥
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能激發職工學習興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縱觀部分事業單位現狀,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教育培訓形式單一,內容缺乏創新,職工難以主動投入學習培訓中。部分事業單位在培訓職工時通常采用面對面授課的方式,與學生上課有相似之處。這種授課形式的弊端是容易忽略受訓者的主體地位,常以講授者為主,難以讓職工融入培訓課堂。同時,在授課課堂上,講授者往往以理論輸出為主,忽視實踐的重要性,沒有加強實操技術的培訓,培訓往往流于形式,無法真正提高職工的專業素養,不利于事業單位實現高質量發展。
另外,培訓內容枯燥乏味,無法滿足職工需求。事業單位的培訓內容大都為基礎知識,未針對不同部門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比如財務部門可加強對會計核算的方法培訓,審計部門可根據自身部門特點設置相應的審計知識培訓。目前,部分事業單位的培訓難以體現內容的多元化,在統一內容規劃下,難以提升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導致員工喪失對培訓工作的熱情,無法推進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
2.3 培訓評估不完善,培訓反饋待加強
培訓后的評估與總結是體現培訓成果與價值的重要形式,部分事業單位在培訓評估與反饋方面存在較大問題。首先,部分單位沒有建立完善的培訓評估與反饋機制,難以規范培訓評估流程。除此之外,部分事業單位未增強培訓評估意識,認為培訓重在參與,培訓工作無法形成閉環管理,妨礙職工素質提升,不利于事業單位發展。其次,培訓考核亦是檢驗考核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部分事業單位未對培訓后的職工進行跟蹤性考核,無法實時了解職工培訓的效果,對考核價值的體現產生不利影響。最后,在培訓活動結束后,部分事業單位未完善獎懲機制,在沒有外力監督、激勵的情況下,職工難以將意識轉化為具體行為,在實際培訓中會產生消極心態,無法推動培訓工作高質量進行。
2.4 缺乏統一規劃,培訓內容脫離實際
立足實際的目標是前進路途中的指明燈,當前部分事業單位在培訓工作的管理中缺乏統一規劃,沒有明確的教育培訓目標,進而使職工在培訓時僅依照領導的要求統一安排培訓,對培訓內容及專業技能一無所知,難以真正提高職工人員的專業水平。此外,部分事業單位的培訓管理體系不完善,未明確各方主體職責,對培訓的管理較為松散,無法體現培訓工作的專業性。同時,部分事業單位的培訓內容脫離實際,以空泛的理論知識為主,且統一管理下難以結合各部門專業要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甚至出現內容與專業無關的現象,對提升實際工作效果起不到幫助,難以保證培訓工作的實效性。
3 事業單位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優化途徑
3.1 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教育培訓意識
隨著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對管理人員與專業人員的綜合素養提出更高要求。高素質的人才能從容應對工作中出現的復雜局面,化危機為機遇,促進事業單位發展。因此,事業單位要提高培訓工作質量。
首先,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要充分意識到培訓工作重要性,可以加強與外部事業單位的溝通與交流,開展培訓交流會,借鑒吸收優秀的培訓管理模式,提升內部培訓質量。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在教育培訓工作中,管理人員要加強對職工創新能力的培養,推動職工全面發展。另外,管理人員要重視職工培訓態度,可與職工深入談話,鼓勵職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從而增強職工培訓工作意識,促進培訓工作良好運轉。
其次,事業單位要優化培訓管理結構,明確各管理部門職責,保證培訓工作有序進行。為此,要完善培訓體系制度,規范管理人與職工行為,保障培訓工作效率。事業單位要制定科學培訓目標,結合各部門實際情況,保證目標切實可行。另外,長遠規劃在培訓管理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可制訂年度培訓計劃、季度培訓計劃等,推進培訓工作長遠發展。
第三,要創新培訓事業單位培訓內容。可以借助互聯網了解最新行業知識,在此基礎上打造專業化的培訓團隊。同時,要因材施教,培訓內容要分層次,對不同崗位、不同專業的人要設置不同的培訓內容,從而提高培訓質量[3]。
最后,事業單位要加強實踐技能培訓,專業型人才是事業單位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教育培訓工作中要強調技能培訓,任何理論知識都是為實踐服務的,所以教育培訓要重視對信息系統操作技能等實際技術的培訓,提高職工專業素養,使其更好地為單位服務。
3.2 創新教育培訓模式,優化培訓結構
隨著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要滿足多樣化的培訓需求,就要優化教育培訓模式。提高培訓靈活性,激發職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
首先,事業單位可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培訓中,提高培訓模式的信息化水平。利用網絡在線開展培訓活動,職工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安排上課培訓時間,這不僅大大優化了時間配置,也能培養其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職工借助網絡教學,可制定個性化培訓目標,提高培訓效率。此外,事業單位在運用網絡培訓時,可設置多個專業課題,且有指定的章節測試、期末測試等,管理人員通過參考職工測試成績可了解相關人員培訓進度及效果。同時,在信息平臺中要運用意見建議功能,完善反饋機制,推動教育培訓向前發展。
其次,事業單位可進行研討式培訓。在事業單位的培訓工作中,職工是培訓的主體,因此事業單位要強化職工在培訓中的主體作用,要求職工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需要解決的問題清單,再與培訓教師共同探討分析,積極尋找解決措施,解決相關問題后,職工要總結分析此次解決方案過程中應用的方法知識,加深印象,真正提高職工能力。在制定問題方案的過程中,要將實際操作技術納入其中,由培訓教師進行專業指導,提高職工實踐操作能力。事業單位可加強崗位之間的流轉,以輪崗交流的方式提高單位內部培訓質量,促進單位人員共同成長。同時,輪流交換崗位學習,意味著掌握不同部門技能知識,在這種培訓方式下,職工能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通過學習新崗位知識、技能優化人才質量,培養復合型人才。與此同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當今世界愈加缺乏綜合性職業人才。因此,以輪崗的形式開展培訓,能立足當下社會人力資源現狀,為國家培育更高質量的綜合型人才[4]。
第三,事業單位在加強職工培訓時,可通過參觀考察的方式靈活開展培訓。此種培訓方式貼近實際,要求單位管理人員加強與優秀單位的學習交流,即管理人員統一安排組織職工去優秀的事業單位參觀考察、借鑒學習,以最直觀的方式感受其他單位在工作各方面表現出的優點,進而激發職工學習興趣。另外,職工在現場參觀考察中,要做好筆記,并結合自身崗位特點分析總結方式方法,進而提升職工專業素養。
最后,最常見也最為便利的培訓方式是講授制培訓。單位聘請專業講師或教授以講課的方式開展培訓,在此過程中講師是主體,根據不同崗位特點,制定相應的培訓方案,講解不同的培訓知識,滿足崗位專業需求,明確培訓目的,督促職工學習,有助于提高職工專業水平。同時,授課制的培訓方式帶有強制性,能保證職工學習參與度,按時按量學習,保證學習進程。此外,職工在課堂上要做好相應筆記,空余時間可對相關內容再次復習,提升培訓效果。
3.3 加強培訓評估管理,重視反饋結果
事業單位要想完善職工教育培訓體系,就要建立健全培訓評估與獎懲機制。首先,事業單位要加大培訓考核力度,在培訓活動結束后,可采用筆試及實操的形式進行考核,對于考核不合格者要追加第二輪培訓,直到其考核合格為止,從而確保事業單位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時,由管理人員定期抽查不同崗位員工再次考核,如有不合格者進入二輪培訓隊伍中。這種多次考核的方式能增強職工學習意識,培養終身學習習慣,加強事業單位人才建設。此外,考核結果評定后,管理人員要與考核者進行面對面談話,共同探討此次考核中的不足之處,再分析總結科學的方法,實現培訓價值的提升。
其次,事業單位要重視獎懲制度的實施,對于考核過程中表現優異者,要給予適當的獎勵,精神獎勵方面如通報表揚等,物質獎勵如獎金獎品等,能提升員工學習專注度,實現培訓目的。
最后,事業單位的教育培訓考核可采用多種方式。例如,與員工的績效考核相結合,在進行績效考核時,將培訓相關的內容納入其中,檢驗員工培訓學習效果,合理利用資源,提升培訓效率,也能提高員工掌握多方面知識的能力。另外,將薪資待遇與教育培訓掛鉤,能增強職工教育培訓意識,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服務于單位發展[5]。
3.4 加強培訓風險管控,保證培訓穩定
風險存在于各行各業中。事業單位要加強培訓工作的風險管控,首先要重視內部信息的安全,在職工試用期間無須開展培訓,因為此時無法保證所有人員均能成為正式員工,減少培訓能減少單位損失。另外,信息安全至關重要,培訓活動中的相關知識技能要對外保密,事業單位可采取法律手段,與相關人員簽訂保密協議,規定在一定期限內不得向他人泄露培訓信息。如有違規,則須承擔法律責任,進而增強職工的信息保密意識,降低培訓活動中的風險,保證事業單位培訓管理平穩運行。
4 結語
事業單位開展教育培訓活動,能提高員工創新能力、實現個人價值、提升專業能力,實現全面發展。因此,事業單位要高度重視職工教育培訓工作,加快單位人才建設步伐。目前,事業單位職工教育培訓管理還存有不足之處,如培訓意識較為淡薄、培訓目標不明確、培訓形式較為單一、內容枯燥、培訓評估與培訓反饋機制有待完善、缺乏統一規劃、培訓內容脫離實際等,鑒于此,事業單位要積極探索新方式,通過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教育培訓意識、創新職工教育培訓模式、豐富內容、加強培訓評估反饋、提高評估效果、加強風險管控,規避風險等實現培訓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單位提供更加優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秀玲. 事業單位職工教育培訓現狀與優化對策探析[J]. 市場周刊,2024,37(3):155-158.
[2]詹競. 事業單位強化職工教育培訓的途徑分析[J]. 支點,2024(1):132-134.
[3]魏慶珍. 事業單位加強職工教育培訓工作的有效對策[J]. 活力,2023,41 (17):130-132.
[4]林潔. 健全事業單位培訓體系保障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 中國產經,2023(15):179-181.
[5]李懷凌. 健全事業單位培訓體系保障人才隊伍建設的思考[J]. 人才資源開發,2023(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