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究叉頭盒蛋白M1(FOXM1)聯合白細胞介素-10(IL-10)對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結局的預測價值,為臨床診療提供參考。方法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收治的120例重癥肺炎患者為肺炎組,另選取同期體檢的100例健康體檢者為健康組,收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28 d的預后結局將肺炎組患者分為死亡組(34例)和存活組(86例)。比較死亡組和存活組患者臨床資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比較肺炎組和健康組研究對象FOXM1、IL-10水平及肺功能指標,分析重癥肺炎患者FOXM1、IL-10水平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FOXM1、IL-10及兩者聯合檢測對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預測價值。結果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死亡組患者FOXM1、IL-10水平均高于存活組,PEF、FEV1、FEV1/FVC均低于存活組 (均Plt;0.05)。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FOXM1水平高、IL-10水平高、PEF低、FEV1低、FEV1/FVC低均為影響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lt;0.05)。肺炎組研究對象FOXM1、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組,最大呼氣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低于健康組(均Plt;0.05)。重癥肺炎患者FOXM1水平與PEF、FEV1、FEV1/FVC均呈負相關(r值=-0.365、-0.254、-0.175,均Plt;0.05)。重癥肺炎患者IL-10水平與PEF、FEV1、FEV1/FVC均呈負相關(r值=-0.625、-0.481、-0.817,均Plt;0.05)。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FOXM1聯合IL-10預測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曲線下面積(AUC)值為0.882,靈敏度為97.10%,特異度為68.60%,均高于兩項單一檢測。結論 FOXM1水平高、IL-10水平高、PEF低、FEV1低、FEV1/FVC低均為影響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且FOXM1、IL-10水平與重癥肺炎患者肺功能損傷程度密切相關,兩者聯合檢測可用于預測重癥肺炎患者的預后,臨床應盡早對相關指標進行監測,以改善患者預后。
【關鍵詞】叉頭盒蛋白M1;白細胞介素-10;重癥肺炎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2665.2024.24.0101.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24.031
近年來,重癥肺炎患者逐年增多,且其病情復雜,患者預后較差,可引發多種并發癥,嚴重者甚至伴有全身性炎癥反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準確預測重癥肺炎患者的預后結局具有重要意義[1]。叉頭盒蛋白M1(FOXM1)是一種轉錄因子,其參與細胞增殖過程,通過結合特定的 DNA 序列,調控與細胞周期推進、DNA 復制、有絲分裂相關基因的表達,從而保障細胞增殖活動進行[2]。有研究表明, FOXM1與支氣管哮喘氣道重塑的發生、發展有關,對判斷支氣管哮喘病情嚴重程度有重要價值,針對FOXM1的靶向干預策略也被視為潛在的腫瘤治療新方向,有望為攻克腫瘤難題提供新的思路與方法[3]。白細胞介素-10(IL-10)是一種炎癥細胞因子,可抑制多種促炎細胞因子的合成與釋放,從而減輕炎癥反應對機體組織的損傷;同時,還能促進抗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增強免疫細胞的抗炎活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多種疾病進程中均發揮免疫調節效能,其水平的變化與疾病的炎癥程度、活動狀態及預后效果密切相關[4]。基于此,本研究分析血清FOXM1聯合IL-10對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結局的預測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收治的120例重癥肺炎患者為肺炎組,另選取同期體檢的100例健康體檢者為健康組,收集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根據治療28 d的預后結局將肺炎組患者分為死亡組(34例)和存活組(86例)。健康組研究對象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齡25~71歲,平均年齡(56.94±5.11)歲。肺炎組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齡22~67歲,平均年齡(57.02±4.69)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見表1。本研究經徐州礦務集團總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⑴肺炎組患者符合《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5]中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①咳嗽、咳痰或原呼吸道癥狀加重、膿性痰、伴或不伴胸痛;②發熱;③肺實變體征和/或濕啰音;④外周血白細胞計數異常(gt;10×109/L或lt;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⑤胸部影像學檢查顯示片狀、斑片狀浸潤影或間質性改變,伴或不伴胸腔積液,具備前4項癥狀中的≥1項以上,加第⑤項即可確診];⑵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⑴存在嚴重凝血功能障礙者;⑵存在精神疾病者;⑶存在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⑷對本研究所使用藥物過敏者。
1.2 檢測方法 收集死亡組和存活組患者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BMI、 FOXM1水平、 IL-10水平、 最大呼氣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 FEV1/用力肺活量(FVC)。于健康組研究對象體檢當天、肺炎組研究對象入院第2天檢測實驗室指標檢測和肺功能指標。采集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5 mL,以3 000 r/min轉速(離心半徑8 cm)離心15 min,取血清,置于-20 ℃ 環境中保存。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檢測血清FOXM1、 IL-10水平。采用肺功能測試儀(合肥健橋醫療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皖械注準20162070290,型號: FGY-200)檢測研究對象PEF, FEV1, FVC,計算FEV1/FVC。
1.3 觀察指標 ⑴比較死亡組和存活組患者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 BMI、 FOXM1水平、 IL-10水平、 PEF、FEV1、 FEV1/FVC。⑵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影響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⑶比較肺炎組和健康組研究對象FOXM1、 IL-10水平。⑷比較肺炎組和健康組研究對象肺功能指標。⑸分析重癥肺炎患者FOXM1、 IL-10水平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⑹分析FOXM1、 IL-10水平及兩者聯合檢測對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預測價值。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描述,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描述,行t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模型;相關性使用Pearson相關分析等檢驗, |r|值越大表示變量間關系越緊密;預測價值采用受試者操作特征(ROC)曲線分析。以Plt;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死亡組和存活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gt;0.05)。死亡組患者FOXM1、 IL-10水平均高于存活組, PEF、 FEV1、 FEV1/FVC均低于存活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1。
2.2 影響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將表1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為自變量(原值輸入),將重癥肺炎患者治療28 d預后結局為因變量(0=存活, 1=死亡),進行量化賦值,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 FOXM1水平高、 IL-10水平高、 PEF低、 FEV1低、 FEV1/FVC低均為影響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lt;0.05),見表2。
2.3 肺炎組和健康組研究對象FOXM1、 IL-10水平比較 肺炎組患者FOXM1、 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肺炎組與健康組研究對象肺功能指標比較 肺炎組研究對象PEF、 FEV1、 FEV1/FVC均低于健康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4。
2.5 重癥肺炎患者FOXM1、 IL-10水平與肺功能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重癥肺炎患者FOXM1水平與PEF、 FEV1、"FEV1/FVC均呈負相關(均Plt;0.05)。重癥肺炎患者IL-10水平與PEF、 FEV1、 FEV1/FVC均呈負相關(均Plt;0.05),見表5。
2.6 FOXM1、IL-10水平及兩者聯合預測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ROC曲線分析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 FOXM1聯合IL-10預測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的曲線下面積(AUC)為0.882,靈敏度為97.10%,特異度為68.60%,均高于兩項單一檢測,見表6、圖1。
3 討論
重癥肺炎是嚴重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會引起多種并發癥,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病死率高達30%~57%,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6]。因此,盡早明確重癥肺炎患者病情,篩選合適的指標對于預測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研究表明,在胚胎發育時期, FOXM1積極驅動細胞的快速增殖,進而促進組織器官的形成與生長;在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異常激活的FOXM1常與癌細胞的無限增殖、侵襲轉移能力增強、對化療藥物的耐藥性產生緊密關聯,成為腫瘤研究領域的關鍵靶點之一[7]。李靜等[8]研究指出,IL-10水平對重癥肺炎患者臨床轉歸不良具有一定預測價值,但臨床對于FOXM1聯合IL-10對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結局的預測作用尚未闡明。
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死亡組患者FOXM1、IL-10水平均高于存活組,PEF、FEV1、FEV1/FVC均低于存活組;FOXM1水平高、IL-10水平高、PEF低、FEV1低、FEV1/FVC低均為影響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肺炎組研究對象FOXM1、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組,PEF、FEV1、FEV1/FVC均低于健康組;重癥肺炎患者FOXM1、IL-10水平與PEF、FEV1、FEV1/FVC均呈負相關。分析原因為,FOXM1是叉頭基因家族位于12號染色體的重要轉錄因子,廣泛參與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等過程[10]。同時,FOXM1已被證實與結直腸癌等多種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11]。目前,已有研究將FOXM1作為肺癌患者預后預測的生物潛在因子[12]。查皓然等[13]研究顯示,FOXM1是調控Holliday交叉識別蛋白的上游主要轉錄因子,其與Holliday交叉識別蛋白共同促進肺腺癌發生發展,與其不良預后密切相關。相關研究顯示,FOXM1呈低表達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顯著優于FOXM1呈高表達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預后[14]。IL-10主要由單核細胞、淋巴細胞、肥大細胞分泌,在炎癥和免疫調節中具有多種作用[15]。IL-10高水平表達能使機體受到外界感染的風險增加,一方面,IL-10會抑制免疫細胞的活性,如巨噬細胞、樹突狀細胞等。巨噬細胞在受到IL-10的過度抑制后,其吞噬和清除病原體的能力顯著下降,無法有效地消滅入侵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樹突狀細胞會在抗原提呈過程中受到阻礙,不能有效激活后續的免疫反應,使機體免疫系統難以識別病原體。另一方面,IL-10會抑制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如白細胞介素-1β、腫瘤壞死因子-α等[16]。PEF、FEV1、FEV1/FVC均為臨床常用肺功能指標,其水平降低表明患者存在氣流受限,可能發生氣道平滑肌痙攣、黏膜水腫等病理表現[17]。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FOXM1聯合IL-10預測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AUC值為0.882,靈敏度為97.10%,特異度為68.60%,均高于兩項單一檢測。這提示二者聯合檢測能有效預測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結局。分析原因為,FOXM1參與細胞增殖和炎癥反應調節,異常表達會影響組織修復和炎癥狀態;IL -10有抗炎和免疫調節作用,分泌失調會使機體炎癥和免疫失控[18]。二者聯合檢查能綜合反映炎癥程度和組織修復能力,從多靶點評估病情,克服單一指標的局限性,故預測價值高。
綜上所述,FOXM1水平高、IL-10水平高、PEF低、FEV1低、FEV1/FVC低均為影響重癥肺炎患者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且FOXM1、IL-10水平與重癥肺炎患者肺損傷程度密切相關,兩者聯合檢測可用于預測高重癥肺炎患者的預后,有助于盡早對該類患者進行干預,提高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江晨,劉飛,王霄龍,等. SAA、內毒素聯合SPA檢測在重癥肺炎診治中的臨床意義[J].分子診斷與治療雜志, 2024, 16(4): 670-673.
陳燕,郭毅,孫靜芳,等.重癥肺炎患者住院結局影響因素分析及預測模型構建[J].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4, 21(12): 1665-1670, 1675.
賈亞松,彭小樂,姚文杰,等.食管癌組織中FOXM1和RNF2表達與臨床病理參數及預后的相關性分析[J].標記免疫分析與臨床, 2024, 31(6): 1068-1073, 1124.
高健.支氣管哮喘患兒血清小窩蛋白-1水平和叉頭框蛋白M1基因表達與氣道重塑的相關性[J].新鄉醫學院學報, 2022, 39(2): 155-159.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中國急診重癥肺炎臨床實踐專家共識[J].中國急救醫學, 2016, 36(2): 97-107.
LAPORTE L, HERMETET C, JOUAN Y, et al. Ten-year trends in intensive care admissions fo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the elderly[J]. Ann Intensive Care, 2018, 8: 84.
張慶陶,彭丹,孟凡星,等.專項護理干預在重癥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4, 21(1): 90-94.
李靜,何學明,章勇,等. miRNA-127-5p及sRAGE和IL-10預測重癥肺炎臨床轉歸不良的臨床價值[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23, 33(18): 2737-2741.
REYES L F, GARCIA G E, PINEDO J, et al. Scores to predict long-term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nia still lacking[J].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21, 72(9): e442-e443.
劉凌云,毛涵,朱襲嘉.慢病毒轉染調控FoxM1表達對人肝內膽管細胞癌增殖、侵襲及MMPs表達的影響[J].天津醫藥, 2022, 50(9): 902-906.
王萍,謝麗璇. 18 F-FDGPET/CT代謝參數聯合血清FOXM1在診斷結直腸癌淋巴結轉移中的應用[J].影像科學與光化學, 2022, 40(6): 1570-1575.
李麗紅,沐超,王婷,等. FoxM1蛋白在宮頸癌的表達及臨床意義的Meta分析[J].重慶醫學, 2022, 51(2): 301-306.
查皓然,李朝霞. FOXM1通過調控HJURP表達促進肺腺癌細胞增殖[J].陸軍軍醫大學學報, 2023, 45(16): 1731-1740.
黃明民,李丹,李凰,等. AECOPD患者血清FOXM1和CCR5水平與肺功能及預后的預測價值研究[J].現代檢驗醫學雜志, 2024, 39(3): 176-182.
陳強. EGFR、hs-CRP、IL-10在支氣管肺炎中的檢測意義[J].吉林醫學, 2023, 44(11): 3060-3063.
王娟娟,陳智勇,尹同進,等.血清白細胞介素-17A、白細胞介素-10及白細胞介素-12p70對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預后評估價值[J].臨床軍醫雜志, 2024, 52(5): 501-504.
沈建華,程儲記.血清磷脂酶A2、降鈣素原和白細胞介素6、10因子對重癥肺炎患者預后的預測價值[J].中國醫藥導報, 2023, 20(8): 119-123.
商煥霞,倪為波,席素雅,等.血清FOXM1和PD-L1在老年重癥肺炎早期診斷及預后評估中的預測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2023, 22(24): 2608-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