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離不開營商軟環境的支持,目前鄭州市軟環境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鄭州要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人文環境、服務環境、人才環境和法治環境,努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塑造文明健康的人文環境,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打造規范公正的法治環境,以更優營商軟環境支撐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營商軟環境;研究
軟環境是相對于硬環境而言的一個概念,它是指物質條件以外的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觀念等因素和條件的總和。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基礎設施等硬環境的建設和發展逐步完善,軟環境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把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營商軟環境指標構成歸納為政策環境、人文環境、服務環境、人才環境和法治環境五個因素。
一、營商軟環境對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意義
硬環境通常指的是城市的物理基礎設施,如道路、橋梁、公共交通、供水供電、通信設施等,這些設施是城市運行的物質基礎。營商軟環境則是指城市的非物質性因素,包括政府效率、政策環境、法律法規、市場機制、人才儲備、創新能力、文化氛圍等,這些因素雖不如硬環境那樣直觀,但對城市的長期發展和社會經濟的繁榮具有更為深遠的影響。良好的軟環境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環境優則經濟興。軟環境對生產要素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軟環境是生產要素聚集的洼地,良好的軟環境能夠吸引更多的資本、技術和人才等生產要素聚集,形成規模效應和集聚效應,推動經濟的快速增長。軟環境是人才向往的高地,優質的公共服務以及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前來工作和生活,為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在營造優良軟環境方面,政府應致力于構建公平、公正、公開的市場環境,保護產權,維護市場秩序,為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優化市場環境,政府可以更好地服務于企業和人民群眾,推動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良好的軟環境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國內外投資、先進技術和擴大就業。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國家與地區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背景下,軟環境(如政策環境、法律環境、服務環境等)的好壞成為影響地區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
二、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營商軟環境現狀
(一)鄭州市軟環境的優勢
1.政策環境優勢。鄭州作為一座充滿活力和潛力的城市,其獨特的地理區位、豐富的人力資源、堅實的產業基礎以及多項國家戰略和平臺的疊加落地,共同推動了鄭州的快速發展,使其成為國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區域增長極。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崛起等國家戰略的實施,為鄭州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機遇。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自貿區鄭州片區、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大數據綜試區等平臺落地,更是為鄭州的開放發展、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如今,鄭州都市圈成為全國第10個獲批的都市圈,正式晉級“國家隊”,這標志著鄭州在城市發展上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2.文化環境優勢。鄭州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示范區、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會員城市和國家重點支持保護的全國六個大遺址片區之一。鄭州擁有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和中國大運河鄭州段2項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3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4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31處,商城遺址、裴李崗遺址、雙槐樹遺址、北宋皇陵、鄭韓故城、軒轅黃帝故里等歷史名勝和文化古跡等不可移動文物上萬處,可移動文物近17萬件(套),文化遺產資源總量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均位于全國城市前列。
3.勞動力優勢。鄭州市作為河南省的省會城市,其龐大的人口基數,特別是勞動力數量的優勢,為城市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2023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300.8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80%,這不僅意味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也預示著勞動力市場的活躍與潛力。
(二)鄭州市軟環境存在的問題
1.法律法規不夠完善。一是法律法規體系尚待完善。盡管鄭州市在近年來不斷加強法治建設,但與經濟發展相關的法律法規仍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二是執法力度和效率有待提高。在執法過程中,存在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負擔,執法效率和公正性有待提升,以確保法律法規的有效實施。
2.政府行政服務需要改進。隨著行政效率的提升和服務態度的改善,鄭州政府部門在服務質量上取得了一定進步,但仍有提升空間。政府部門在簡化審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方面做出了努力,但與企業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問題。與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相比,鄭州在政府行政服務方面仍存在差距,包括服務創新意識和服務水平等方面。
三、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營商軟環境優化對策
(一)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
加強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政府服務能力。政府應逐步從直接管理經濟向提供服務、創造良好發展環境轉變,這意味著政府需要更多地關注市場需求、企業需求和社會需求,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要加強政府服務功能,明確服務職責,完善服務體系,提升服務效能。要簡化審批手續,推進網上審批系統建設。這有助于實現審批流程的數字化、網絡化,提高審批效率和服務水平。要完善政務信息公開制度。要提高效率,推行“一站式”服務。政府應建立健全監督機制,讓民眾能夠參與到對政府權力的監督中來。
(二)塑造文明健康的人文環境
要加快發展文化產業,優化文化軟環境。一要加強政府規劃與市場引導。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要明確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出臺支持政策,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二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與培育市場主體。應加大對文化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資金、稅收、土地等優惠政策,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企業。同時,鼓勵文化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提升市場競爭力。注重文化產業的創新性和特色性,打造具有鄭州特色的文化產業品牌。三要提高居民素質,提升城市形象。開展文明活動創建,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創建活動,如志愿服務、文明家庭評選、道德講堂等,激發居民對文明建設的熱情和動力,增強城市認同感和凝聚力。
(三)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
鄭州市在近幾年對人才政策的持續優化和升級,特別是2023年推出的“鄭聚英才計劃”,為鄭州市的人才集聚注入了強大的動力。不僅展示了鄭州市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的決心和行動。要營造創新氛圍,營造勇于創新、尊重創新、寬容創新和保護創新的文化氛圍。要加強產學研結合,形成產學研相結合的協同創新體系。要堅持改革創新,努力形成科學的人才評價和使用機制。
(四)打造規范公正的法治環境
要推動律師、公證等法律服務行業的健康發展,提高服務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加大對法律援助的投入,擴大法律援助的覆蓋面,確保經濟困難群眾能夠獲得必要的法律服務。要保障司法公正,努力提高司法人員整體素質,建設高素質司法隊伍。加強司法人員的業務培訓,提高司法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加強司法人員的作風建設,樹立執法司法為民良好形象。加強法治宣傳教育,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
參考文獻:
[1]李春根,羅家為.賦權與增能:“互聯網+政務服務”何以打造地方發展軟環境[J].中國行政管理,2021(5):47-52.
[2]郭韜,王晨,井潤田.區域軟環境因素對高新技術企業成長的影響[J].科學學研究,2017,35(7):1043-1053.
[3]董志強,魏下海,湯燦晴.制度軟環境與經濟發展——基于30個大城市營商環境的經驗研究[J].管理世界,2012(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