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校具有前沿的理論研究和交叉學科的團隊,是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相融合的孵化器,為推動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科研環境。本文從徽文化融入財務管理課程的探索與實踐出發,探索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為實現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探索新路徑,為構建適應當地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生產關系提供相關建議。
關鍵詞:產學研融合;新質生產力;經濟發展
一、研究背景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時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技術創新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它能夠促進新產業、新模式和新動力的產生。為了加速地區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科技創新是核心,而教育則扮演著先導的角色,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良性互動是推動力的保障,高等教育則是培養新一代科技人才的關鍵搖籃。
徽文化博大精深,涵蓋了徽商精神、新安學派、新安醫學等多個方面。這種文化深深植根于徽州地區,并隨著徽商的商業活動擴展至全國,形成了“無徽不成鎮”的商業格局。徽文化正是在本土文化與徽商網絡的互動中,通過徽商的商業理念、價值觀念和文化觀念的融合與傳播而逐漸形成的。徽商在徽文化的發展中起到了催化劑的作用,徽文化是儒家文化與商業文化的結合體。探索如何將這一豐富的徽文化體系融入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中,是高等教育領域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議題。
從歷史來看,徽文化的形成與黃山市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財務管理是黃山學院省級一流專業。研究徽文化與財務管理專業產學研深度融合的課題,一是可以向當代大學生傳遞徽文化的精神內涵,宣揚徽文化濃厚的歷史底蘊,將徽商精神根植于大學生的價值觀里,達到課程思政的教學效果;二是通過將二者融合,運用財務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財務報表分析、金融學等專業知識分析徽文化在推動黃山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優劣勢、機遇和挑戰,為推動黃山市當地人才培養和經濟發展提出相關建議。
二、問題分析
產學研的緊密結合是增強創新體系效率的關鍵策略,這種融合過程涉及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且跨越傳統的地理和組織界限,實現技術、人才、資金等內部資源與公共關系、信譽和知名度等外部條件的深度整合。在這個過程中,各方在創新鏈的各個環節進行持續的互動和互利合作。然而,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人事管理、人才評價和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這些差異限制了人才流動和深入合作。
本文旨在探討徽文化與財務管理專業在產學研合作中的深度融合,并指出在日常教學中實施這種創新教學模式所面臨的挑戰。同時,黃山市經濟發展的現實問題也為產學研合作帶來了挑戰,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從宏觀角度分析。黃山市作為安徽省乃至國際上的重要旅游城市,旅游業是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由圖1可知,2023年黃山市GDP破千億達到1046億元,但在安徽全省16市中墊底。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是黃山制造業體量偏小,難以作為基礎支撐經濟發展。黃山市經濟增長面臨的三大問題是發展水平低、增速緩慢和質量不高。以旅游業為經濟支柱的黃山市,工業和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導致經濟對旅游業的依賴度過高,形成了旅游業獨占鰲頭的局面。問題在于當地企業在技術創新方面薄弱。由于缺少對技術發展趨勢的長期關注和研究,確定具有前瞻性的技術路徑和技術資源變得較為困難。而引進創新型人才是破解這一難題的核心要素。
2.從微觀角度分析。徽商精神、宗族觀念是徽文化的主要靈魂,也是徽文化的核心價值內涵所在。但是這些抽象不具體的概念對大學生來說晦澀難懂,難以勾起他們深入學習的熱情。經管院理論課程案例大部分都是圍繞國內外的課程資料來進行學習的,大部分學生對本土特色的徽文化的認知甚微。因此,本文旨在將徽文化元素融入財務管理專業是這種創新型的教學方式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在教學效果方面差強人意。
其次,產學研結合的鏈條仍然存在斷點。產學研合作各方(政府、企業、學校)信任機制、長效利益共享機制缺失,共同投入、成果分享、風險分擔的機制不到位。高校人員的考核評價以承擔國家基金項目、發表論文、出版著作、科研成果獲獎等為主。而企業則追求成果應用、市場效益,并對研發成果、信息數據進行保密。傳統校企合作一般采取“甲乙雙方、一個項目、一紙合同、一筆經費”模式,多以“短、平、快”的合作項目為主。這種局部的、階段性的、淺層次的“企業出資、學校和科研院所出力”的合作方式無法合理的利用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帶動當地區域經濟良性發展的作用,進而提高新質生產力。
三、相關建議
隨著高校產學研深度融合理念的推廣,企業在創新體系建設中的作用愈加突出,從技術創新主體、到創新主體、再到企業主導,這些不斷調整的表述充分體現了我國對企業創新能力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增強。企業在產學研深度融合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同時,也要充分發揮高校、教師、學生等每一個創新主體的作用。
1.堅持企業主導。高校形成的基礎研究成果需要經過產業化過程才能及時應用到產業和產業鏈上。而高校通常不具有滿足這些要求的條件,導致大部分基礎研究成果以論文、專利等形式滯留在實驗室或者理論基礎環節,少部分有能力有影響力的高校教師靠自己與企業對接或引入風險投資推動成果轉移轉化。因此解決高校基礎研究成果的對接企業、對接金融機構是痛點也是必要的。
2.創新教學方法。為了讓徽文化更好的融入專業課程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讓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式,播放與徽文化相關的影視作品片段引入徽文化概念,讓學生通過精彩的視頻學習將徽文化植根于專業課程學習中。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踐的學習方式,更熟練的運用所學財務管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為解決如何盤活閑置資源、激活地區經濟、推動產業聯動發展,打造生活新模式等提供參考,這對于不斷增強旅游目的地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3.建立評價機制。政府應當引導黃山市相關校企開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鼓勵企業參與建立高水平的研發機構,完善研發和高技術轉變。通過與高校、科研院所共同設立研究基金、共建實驗室等方式,增強企業原始創新能力,發揮對創新型企業產業創新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拓展技術創新國際開放合作領域,充分融合利用黃山市優越的地理位置,融杭接滬,發揮國際屯溪的品牌價值,充分融合利用國內外創新資源,創造國際化發展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