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通過氣象數據分析、實地觀測、實地調查研究,分析了氣象條件對2023年杭錦后旗早酥梨產量的影響,得出結論:2023年杭錦后旗的氣象條件對早酥梨生長有利,梨樹豐產、果品優秀,果農經濟效益顯著。
關鍵詞:早酥梨;杭錦后旗;氣象條件;災害防御
中圖分類號:S4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10–0-04
早酥梨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蔬研究所雜交育成的,母本為蘋果梨,父本為身不知梨。早酥梨于1956年雜交,1969年命名,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1989年被評為全國優質果品,全國各地均有栽培[1]。
早酥梨樹樹勢強健,萌芽力強(84.8%),成枝力較弱。結果早,定植后2~3年即開始結果。以短果枝結果為主,連續結果能力強。早酥梨果實呈卵圓形或長卵形,平均單果重250 g,大果可達700 g。果皮為黃綠或綠黃色,果面光滑、有光澤,具棱狀凸起,無果銹。果肉為白色,肉質細,酥脆爽口,石細胞少,汁液豐富,味道淡甜或酸甜[2]。
杭錦后旗地處河套平原,位于40°N黃金種植帶,水、土、光熱組合優勢顯著,為作物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長環境,“天賦河套”的美名享譽四方[3]。杭錦后旗年平均氣溫8.3 ℃,年平均降水總量143.8 mm、
年平均日照總量3 219.8 h,日照充足、降水少、氣溫適宜,是巴彥淖爾市產梨的主要鄉鎮。梨品優良、品質上乘,主要品種有蘋果梨、早酥梨、紅早酥等,其中,以早酥梨種植面積最大,最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早酥梨主要分布在頭道橋鎮新豐、民建、聯豐村;沙海鎮前進村;二道橋鎮新勝、東升村;陜壩鎮。
杭錦后旗早酥梨樹在4月上旬開始萌芽、4月中下旬開花,5月下旬開始結果,8月中下旬果實成熟,10月中下旬落葉。氣象條件對早酥梨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影響,氣溫、降水、日照和大風(極大風速超過17 m/s)
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直接關系到早酥梨的產量和品質(表1)。2023年,杭錦后旗氣象條件優秀,早酥梨平均產量為2 500~4 000 kg/667 m2,平均收益為1.4萬~1.6萬元/667 m2,產量和經濟效益均是近5年來的最好年份。
利用杭錦后旗國家基本氣象觀測站資料對2023年杭錦后旗早酥梨的產量、主要氣象災害、早酥梨品質進行分析,并針對不同發育期的主要氣象災害提出防御建議。
表1" 杭錦后旗早酥梨的生育期及其主要氣象災害
發育期 日期 主要氣象災害
萌芽期 4月1—15日 低溫冷害、霜凍
開花期 4月15—5月20日 霜凍、大風
幼果期(疏果期) 5月21—6月30日 低溫、大風
膨大期 7月1—8月10日 高溫、冰雹、大風
成熟期 8月10—9月30日 冰雹、大風、降水
休眠期 10月1日—翌年3月31日 氣溫、大風
1 2023年早酥梨的豐產氣象條件
2023年4月中旬至9月中旬,杭錦后旗平均氣溫20.7 ℃,較常年偏高1.5 ℃,日最高氣溫37.2 ℃,較常年偏低1.2 ℃,最低氣溫-0.8 ℃,較常年偏高7.2 ℃。≥10 ℃有效積溫3 325.8 ℃·d,較常年的3 166.3 ℃·d偏高159.5 ℃·d。日最低地面溫度-4.6 ℃,較常年偏高4.2 ℃。降水量80.7 mm,較常年偏少37.4 mm。日照時數1 504 h,較常年偏少98.6 h。平均風速2.7 m/s,較常年偏高0.6 m/s。
2 杭錦后旗早酥梨各生育期的主要氣象災害
2.1 開花期(4月中下旬至5月下旬)
4月中旬至5月下旬,杭錦后旗平均氣溫15.7 ℃,較常年同期偏高0.3 ℃,最高氣溫32.6 ℃,最低氣溫-0.8 ℃,最低地溫-4.6 ℃,均出現在4月11日,未出現明顯霜凍。4月27—28日出現弱降溫,降溫幅度5~6 ℃,28日最低氣溫1.9 ℃。平均風速3.4 m/s,較常年偏大0.5 m/s,大風日數3 d,較常年同期偏少5.5 d,降水量10.7 mm,較常年偏少3.6 mm,日照385.2 h,較常年偏少136.3 h。出現沙塵暴1次,揚沙10次。日平均相對濕度33.4%,與常年持平。
2.1.1 霜凍
花期霜凍是影響早酥梨生長的主要氣象災害,一般發生在早酥梨萌芽和開花期,氣溫下降至0 ℃即可造成影響,輕則減產,重則絕產絕收。當氣溫下降到-6~-4 ℃,受凍害的梨花可達70%~80%,且氣溫越低、低溫持續時間越長,造成的損失越嚴重[4]。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加劇,暖冬頻發,梨花期和幼果期提前,遭遇不同程度晚霜凍的情形增多。
近4年來,杭錦后旗出現2次大范圍霜凍天氣,均造成了大面積減產。2020年4月21日—23日,正值早酥梨樹萌芽開花期,杭錦后旗出現1次大幅度降溫過程,22日、23日最低氣溫為-6.1 ℃、-6.7 ℃,受災70%~80%,產量為800 kg/667 m2,較豐產年偏少3 000~
3 500 kg。2022年4月,前期氣溫較高,4月29—30日,氣溫突然大幅度下降10 ℃,降至-2.1 ℃,造成大幅度減產,5月12—13日,氣溫下降6 ℃,13日最低氣溫
0.4 ℃,再一次造成凍害,當年產量不足500 kg/667 m2,幾乎絕收。
在生產中采用的防霜凍應急方法主要有植物營養法,即樹干涂白法、噴灑防凍劑、空氣逆溫擾流法、加熱法、熏煙法、噴淋灌溉法、覆蓋法等。其中,擾流法和加熱法是目前最常用的2種方法。擾流法經常使用防霜機、無人機等擾動逆溫層,以提高近地面溫度。加熱法則通過秸稈燃燒、加熱爐等燃燒釋放能量,提高近地面溫度。[5]。
2023年開花期,杭錦后旗平均氣溫、最低氣溫、最低地溫均較常年偏高,且未出現明顯霜凍天氣,為果實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溫度條件。
2.1.2 大風
適量的風力有利于花粉的傳播,但當平均風力超過5級或陣風超過7級時,花朵容易受到震動、偏斜,影響花粉的傳播與黏附,從而削弱授粉效果;風沙天氣會使柱頭加快老化,且柱頭黏液易沾滿大量灰塵,從而影響花粉粒的附著,不利于授粉;風力過大還會吹落花瓣,甚至吹折花蕾,直接減少授粉機會。2023年開花期風力較大,風沙天氣偏多,為近10年同期最多。經過實地調研,大量風沙天氣最終導致大部分早酥梨樹頭部減產。
2.1.3 降水與日照
杭錦后旗早酥梨在開花期所需降水量較小,開花期雨量偏大或頻繁降雨會有以下3點不利影響:一是開花期中到大雨天氣會沖刷花朵上的花粉,不利于花粉傳播,影響授粉效率。二是降水頻繁或量級大時易導致濕度過高,降低花粉活性,進一步影響授粉成功率,導致梨樹只開花不結果,果實數量和質量下降。三是連陰雨天氣會增加梨樹感染病害的風險,如霉菌病等。
2023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杭錦后旗降水量較少,降水日數少,有利于花粉的傳播和授粉,果樹所需水分靠上一年度秋季澆水與前期降雪供給。開花末期5月下旬出現1次降水天氣,有利于增加土壤墑情,促進下一步果實生長。開花期無連陰天出現,日照385.2 h,
為早酥梨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水分和光照條件。
總體來看,開花期氣溫、降水、光照條件適宜,有利于梨樹開花授粉。不利條件是風速偏大、沙塵偏多,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授粉效率(表2)。
表2" 開花期氣溫、降水和日照信息
時段 平均氣溫/℃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降水/mm 日照/h 大風/d
4月中旬 12.7 29.6 -0.8 0 67.6 2
4月下旬 11.6 24.0 1.9 0.6 82.5 0
5月上旬 16.0 30.4 6.6 0.5 42.8 0
5月中旬 18.9 32.6 6.8 0 97.2 0
5月下旬 18.9 28.4 5.3 9.6 95.1 1
2.2 結果期(6月上旬至8月上旬)
2023年6月上旬至8月上旬,杭錦后旗平均氣溫24.1 ℃,較常年同期偏高1.4 ℃,最高氣溫37.2 ℃,較常年偏高1.2 ℃,最低氣溫11.7 ℃,較常年偏高5.0 ℃;
降水量37.8 mm,較常年偏少26.4 mm,日照612.6 h,與常年持平,未出現大風天氣,大部分果園未出現冰雹。
日平均相對濕度53.4%,較常年偏少2%。結果期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大風偏少,氣象條件對早酥梨生長有利(表3)。
表3" 結果期氣溫、降水、日照信息
時段 平均氣溫/℃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降水/mm 日照/h 大風/d
6月上旬 22.2 31.1 10.7 0 117.2 0
6月中旬 23.8 33.6 11.9 0.8 118.2 0
6月下旬 23.9 34.5 13.1 9.9 97.3 0
7月上旬 24.5 33.5 11.7 3.7 98.2 0
7月中旬 23.6 34.6 13.8 13.6 91.7 0
7月下旬 24.2 33.3 14.5 5.3 103.5 0
8月上旬 26.3 37.2 17.9 4.5 94.0 0
選取杭錦后旗沙海鎮前進村133.33 hm2梨園內的早酥梨樹作為觀測對象,按照農業氣象觀測規范開展觀測,分別在東、西、南、北、中部的固定果樹每次隨機選取10個果實,測量其重量、直徑、長度,觀測其果實、樹體、葉片的病蟲害發生情況。
在科學的管理下,果園內果實長勢良好,梨木虱等病蟲害少見,部分葉片上見少量紅蜘蛛(表4)。
表4" 結果期果實重量、平均最大直徑、最大長度和病蟲害情況
觀測時段 果實平均重量/g 果實平均最大直徑/cm 果實平均最大長度/cm 葉片病蟲害 果實病蟲害
6月上旬 7.6 2.2 3.1 未見 未見
6月中旬 13.9 2.8 3.7 未見 未見
6月下旬 16.6 3.2 3.7 未見 未見
7月上旬 78.6 5.3 5.3 紅蜘蛛 未見
7月中旬 126 6.3 6.9 紅蜘蛛 未見
7月下旬 163.8 6.6 6.9 未見 未見
8月上旬 200.5 7.0 7.2 未見 未見
2.2.1 冰雹
結果期對早酥梨影響最大的災害性天氣為冰雹,冰雹對早酥梨的影響主要有果實表面損傷、內部品質下降、產量下降、樹體損傷。杭錦后旗共有14門防雹高炮,2023年7—8月,氣象部門發射防雹炮彈617發,全旗90%的早酥梨種植區未出現冰雹,有效保障了早酥梨的生長發育;8月9—10日,二道橋鎮新勝村出現冰雹天氣,此時已處于梨樹即將成熟期,33.33 hm2
蘋果梨園未處在防雹作業保護區內,且未及時采取應急防雹措施,果實受到了冰雹天氣影響,幾乎絕收,果農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除氣象部門采取防雹作業外,果農一般采用安裝防雹網、果實套袋等方法防御冰雹。受到冰雹影響后,果園濕度大,須及時排水,避免濕度過高導致病菌繁衍傳播。遭受雹災的果樹由于有創面,病蟲侵害概率增大,應全面噴殺菌劑2~3次,預防病菌侵染。針對被冰雹打傷的果樹主干、主枝和較大的側枝,應及時刮掉翹起的樹皮,并涂抹傷口保護劑。針對破裂面積較大的傷疤,要用塑料布或塑料袋包扎,要清理修剪受冰雹損傷嚴重的斷枝。
2.2.2 高溫
夏季連續性高溫對早酥梨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5點:(1)果實日灼。患日灼病,果實表面出現褐色斑點或凹陷。(2)果實生長受阻。果實的生長受到抑制,果實變小、重量減輕、水分不足。(3)樹體水分失衡。樹體的水分蒸發加快,如果不能及時補充水分,樹體會出現水分失衡。(4)果實內部品質下降。果實內部的營養成分、糖分等含量減少,口感變差。(5)易引發病蟲害等。
8月5—7日出現1次高溫天氣,最高氣溫為33.9、37.2、36.1 ℃,續時間短,未造成明顯影響。針對高溫的防御一般可采取果園生草和覆蓋、及時灌水法、樹干涂白反射法、營養液噴灑法等。在實際操作中,需要綜合考慮灌溉保濕、樹冠噴水、整形修剪、氣象預報與預警等方面。果農應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措施,確保梨樹在高溫天氣下能夠正常生長和結果。
2.2.3 降水
降水量直接影響早酥梨的果形、味道。降水量大,則果形大,果實含水量高;降水少,則果實含水量低、味濃。杭錦后旗處于河套灌區,可通過灌溉滿足果樹生長所需水分。2023年結果期降水偏少,降水總量37.8 mm,平均每旬降水量6.3 mm,降水頻率較低(1次/10 d),有利于果農抓住有利時機施肥和噴藥。
2.2.4 日照
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強,光合產物也多。光照不足會影響早酥梨樹的正常生長發育,影響花芽的分化,降低坐果率,影響果實生長,導致果實發育不良,大大降低果實品質。結果期日照時數正常,共720.1 h,平均每旬102.9 h,有利于光合作用與果實生長發育。
2.3 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
8月中旬至9月中旬,杭錦后旗平均氣溫21.2 ℃,較常年同期偏高2.5 ℃,最高氣溫34.0 ℃,較常年偏高1.9 ℃,降水量32.2 mm,較常年偏少8 mm,日照正常,平均風速2.2 m/s,較常年偏多0.4 m/s,出現2次大風天氣,出現1次沙塵暴,果園內未出現冰雹;日平均相對濕度54.1%,較常年偏少5.4%。成熟期氣溫偏高、降水偏少、日照正常,氣象條件較為有利。出現1次大風氣象災害,造成了小幅(約1/8)的減產和損失
(表5)。
大風對成熟期的果樹影響較大,此時果實重量較大,大風易造成果子掉落。風速越大、持續時間越長、果實重量越大,則造成的損失越大。2023年早酥梨成熟期間出現2次大風天氣,一次在8月10日
20:00~21:00,極大風速23.8 m/s(9級),大風持續時間短,大風持續20~30 min;此時果實重量適中,大部分早酥梨重190~220 g,不易掉落,僅有少量重量超過250 g。
表5" 成熟期的氣溫、降水、日照時數分析
時段 平均氣溫/℃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降水/mm 日照時數/h 大風日數/d
8月中旬 24.6 34 12.5 23.3 103.8 1
8月下旬 20.2 29.5 9.9 0 117.9 0
9月上旬 21.6 32.9 12.4 4.0 87.6 0
9月中旬 18.4 28.7 9.1 4.9 89.4 1
第二次在9月14日,極大風速28.7 m/s(11級),影響較大。原因如下:風速大,為近30年同期最大;持續時間長,16:00~18:00,風力一直維持在8級以上;果實重量大,此時已處于早酥梨收獲的后期,早酥梨平均重量超過250 g,易掉落。當時3/4的早酥梨已收獲完畢,剩余未收獲的果實損失超過50%。
3 結論
(1)開花期氣象條件良好,尤其是未出現對早酥梨影響最大的霜凍災害,但連日的大風沙塵天氣影響了授粉效率,造成梨樹頭部減產。
(2)結果期氣溫、降水、日照、風速氣象條件良好,未出現明顯氣象災害。氣象部門開展的防雹作業有效保護了作業區內早酥梨果實和果樹的生長,非保護區內的果園宜采取搭建防雹網等措施,防御冰雹天氣。
(3)成熟期氣象條件較好,后期極端大風災害造成了少量(約1/8)減產,宜及時關注天氣預報,提前進行采摘。
(4)2023年早酥梨生長發育期間,氣象條件總體偏好,果樹豐產,產量為3 500~4 000 kg/667 m2,收益為1.4萬~1.6萬元/667 m2,實現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轉化。
參考文獻
[1] 柴全喜.梨栽培技術[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6.
[2] 夏聲廣.梨病蟲害診斷與防治原色圖譜[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23.
[3] 張鳳玲.天賦河套:特色產業賦能金名片[J].中國品牌, 2023(2):56-57.
[4] 張江紅,李英麗,張建光.梨花期霜凍防控關鍵技術及集成應用[J].果樹學報,2018,35(S1):158-161.
[5] 王東升,蔣卉,郭獻平,等.梨園防霜機與返回棧式加熱爐的聯用效果分析[J].中國果樹,2023(11):85-91.
收稿日期:2024-08-01
作者簡介:劉波(1989—),男,內蒙古巴彥淖爾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氣象服務與應用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