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是我國的第一產業,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農業發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如何提高糧食產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成為水利技術人員密切關注的話題。做好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不僅能夠為廣大農民帶來福音,還能夠實現生態與經濟的協調發展,符合當前社會發展趨勢。對此,闡明了農田水利灌溉渠道運行維護與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優化措施。
關鍵詞: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
中圖分類號:S277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2095–3305(2024)10–0-03
做好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對我國農牧業發展與居民生活用水具有深遠意義,能夠在一定限度上緩解人們用水困難的問題。若想進一步提高用水效率,就必須重點關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站在整體的高度考慮問題,結合工程實際情況,注意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同時,做好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設計、驗收與后期維護工作,強調制度性,確保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高質、高效運行。
1 農田水利灌溉渠道運行維護與管理的重要性
1.1 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和氣候復雜,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導致各地農業發展水平存在較大差異,部分地區耕地無法及時得到灌溉,肥力不足,在一定限度上造成糧食減產。建設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可以較好地解決農田灌溉問題,保證各地農業用水,緩解水資源分布不均衡、水資源匱乏現象,提高水資源利用率。
1.2 為農民創收
自古以來,農田水利灌溉就是困擾廣大農民的重點問題之一。早在戰國時期,魏文侯勘測水源,開挖水渠,引水灌溉,實現農田的旱澇保收[1]。如今,隨著技術水平的提高,人們將視線放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上,一方面,其可以優化農業生產環境,體現生態性;另一方面,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可以提高優質糧食比重,提高糧食總產量。此外,在氣候干旱地區,通過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可以有效提高灌溉效率,減輕農民灌溉壓力,從而為農民創收。
2 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和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農田灌溉渠道中淤泥堆積情況嚴重
從現有情況來看,我國部分地區仍使用人工挖掘隧道的方式灌溉農田,挖掘的隧道缺乏規范性,安全性不高,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實際灌溉效率低下。同時,還有一部分人工挖掘隧道缺乏系統的維護與管理,在長時間的雨水沖刷下,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堆積了大量淤泥,造成嚴重的管道堵塞現象,水流通過困難,導致一系列灌溉問題。此外,受人工挖掘隧道的影響,隧道各部位質量不一,部分隧道段受損嚴重,相關人員未能及時勘驗,出現安全隱患。
2.2 農田水利灌溉系統投資效益低下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工業迅速發展,用水量也在逐年遞增,造成了一定的水污染,導致農業用水不足、可利用水資源減少,灌溉困難。同時,灌溉渠道相關工程較為復雜,需要耗費大量資金,而我國各地經濟發展不平衡,在偏遠、交通條件差的地區,建設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難度大、收益低,因此建設率不高。此外,由于部分偏遠地區暴雨天氣較多、地質情況復雜,洪澇災害頻發,直接影響了農田水利灌溉工作的正常開展,投資回報率低。
2.3 農田水利灌溉系統管理制度不完善
受到長期傳統灌溉理念、模式的影響,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人員未能認清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其制度老舊,不符合當前農業水利灌溉實際情況,難以充分發揮出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經濟、社會效益。同時,由于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經費渠道不固定,在具體管理過程中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商議、共同分析,沒有明確的責任方,各部門互相推諉責任,工作態度敷衍。
2.4 維護與管理意識不強
部分地區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投入運行后,未能定期、及時對工程進行后續維護,導致部分工程年久失修,甚至出現毀損現象,影響農民的正常使用。同時,部分地區存在重建設、輕管理的情況,未能將現有工程資金投入工程管理,人員積極性不高。部分地區盡管明確了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對工程整體建設與使用的重要性,但在操作上出現各種問題。例如,管理人員管理模式陳舊、缺乏相應的管理知識、缺少科學的管理技術手段等,無法將管理工作落在實處。此外,部分地區信息相對閉塞,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的重視度不足,宣傳力度不足,造成農民在使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時方式方法錯誤,對工程造成不利影響。
2.5 灌溉設施老化
在暴雨等惡劣天氣的影響下,會破壞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造成灌溉設施的老化,一旦忽略,將會嚴重阻礙農民正常的灌溉工作。同時,還有個別偏遠地區為了方便,建設開敞式的泥水渠,這需要在后續管理上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維護難度較大[2]。若維護不到位,將大大提高安全事故的發生頻率,造成財產損失、人員傷亡。此外,在同等水資源配額的條件下,老化的灌溉設施滲漏不足,輸水效果遠遠低于新工程,難以滿足農作物的用水需求,造成農田糧食減產。
2.6 維護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不高
對于任何工程而言,人員都是重中之重,人才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運行維護與管理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旨在推動工程建設的高質量展開。然而,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管理人員綜合能力參差不齊,部分人員綜合素質低下,在開展管理工作時方法錯誤,效率不高,最終導致管理效果不佳。
此外,由于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用到許多先進設備,需要掌握專業的維修、維護技術,部分管理人員并未熟練掌握設備維修、維護方法,需要另請技術人員,造成時間成本、經濟成本的浪費。還有部分管理人員認為自己的主要任務是管理,僅需做好管理事務,工作責任心不足,不利于工程建設的正常運行。
3 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優化措施
站在農業發展的角度,做好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工作十分必要,關系到我國糧食、經濟與生態環境。針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與管理過程存在的問題,需要進行深入分析,尋找具有科學性、針對性的優化方式,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開展。
3.1 增強管理意識
先進的管理意識是開展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的基礎與前提,關系到工程設備的壽命問題,還能有效控制工程維護成本,收獲更高的經濟效益。增強管理意識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做好思想教育。工程方可以通過懸掛條幅、張貼宣傳海報、向人員工作群推送《管理意識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的意義》《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者》等文章,強化人員管理意識。也可以向管理人員講解真實案例,引發管理人員深入思考,增強管理人員責任意識。
二是發揮農民的力量。相關部門打造公開、透明的工程信息平臺,使農民可以通過線上平臺了解工程建設與管理情況,轉變傳統農田灌溉觀念,隨時提出個人意見,提高農民參與感[3]。同時,還可以組織農民現場參觀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情況,拉近管理人員與農民之間的距離,使管理人員努力學習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相關理論知識,不斷提高個人技術能力,從而達到節約水資源、提高農民收入的目的,切實提高我國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質量。
3.2 加大資金投入
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與管理工作的順利展開離不開充足的資金。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復雜程度高,涉及面較廣,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耗費大量資金與精力。加大資金投入,具體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一是發揮政府的作用。工程方應與政府管理部門建立密切聯系,獲得政府的支持。同時,還應做好實地考察工作,根據工程地所在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氣候與地質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在結合實際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保證工程建設與管理工作順利展開。
二是做好資金的分配。在前期的資金預算過程中,過程方應堅持專款專用原則,合理調撥資金,以支持具體項目建設、問題解決和人員設備管理,確保每一分錢都用在最合適的地方。此外,還要加強對資金流向的審查,及時發現異常情況,迅速定位挪用或占用資金的責任人,切實強調資金使用的規范性。
三是與當地企業建立合作。工程方可向企業人員介紹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對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撰寫合作方案,獲取企業投資。也可以與企業方共同推出聯名產品,利用多媒體平臺進行宣傳,使更多人了解到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主動參與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與運行維護管理活動,吸引社會投資。
3.3 構建科學、有效的維護管理體系
不合理、不完善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體系是造成管理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應引起工程上層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構建科學、有效的維護管理體系可從以下4個方面入手:
一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管理制度。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與管理質量直接影響著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民的生活,因此,在制定管理體系時,應重點考慮這兩點,保障廣大農民的利益。例如,在農民進行農田灌溉時,工程方應派遣專人向農民講解灌溉設備使用方法,以及如何提高灌溉效率、灌溉質量,獲得農民的信任,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長工程壽命。
二是重視水資源利用問題。根據不同地區的水資源空間分布情況構建管理體系,因地制宜,最大化發揮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作用。
三是制定獎懲制度。明確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產權,并對各部門、個人工程維護管理效果進行物質獎勵、通報處罰,通過嚴格的獎懲制度規范相關部門與個人的行為,使其端正管理態度,積極投入工作,不斷提高工作效率與自身管理能力,體現管理工作的科技化與現代化。
四是加強各部門之間的聯系,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方應與當地水利管理部門、用水監管部門建立聯系,攜手共促管理體系制度的落實。同時,明確責任劃分,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溝通,達成共識,為后續的工程運行與維護工作奠定基礎[4]。
3.4 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
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工作過程中,需要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完善管理基礎,制定科學、有效的規章制度,化繁為簡,合理安排各項任務。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具體可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一是強調做好對資金的把控與維護。由專人記錄資金調取、使用情況,將每一筆資金變化記錄在表格與記錄本上,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資金的不合理利用,確保工程建設與管理活動的正常進行[5]。同時,制定具體的資金使用制度,帶領各部門人員共同學習,共同遵守。
二是做好技術參數控制。在科學信息技術的支持下,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在參數控制方面更加精準、便捷。技術參數關系到工程建設的整體效果。針對以上情況,應結合工程設備運行狀態與工程完成情況,將技術參數設定在合理的范圍內,并由專人進行監控,一旦出現參數異常,可以及時解決。
三是制定自上而下的管理機制,增強管理效果。上層管理人員應從整體角度看問題,做好工程統籌,根據工程工期、完成效果目標等建立管理機制,為各部門下達具體管理任務,營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3.5 加強信息化建設
科學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在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中應用科學信息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強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效果。具體可從以下2個方面入手:一是強化對工程運行狀態的監測。在監測系統的支持下,管理人員能夠全面掌握渠道水流、水量與水位狀況,并及時得知局部降雨情況,提前發現安全隱患,避免產生后續問題。二是強化對工程運行情況的圖像、電力環境監測。通過信息化系統,對事故多發段進行24 h全天候監控,并將監控畫面呈現在顯示器上,便于管理人員計算農作物產量,做好工程的規范性控制,促進我國農業事業的發展[6]。
3.6 提高工程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新時代,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管理人員應具備廣博的知識、專業的技術與較強的責任心。同時,還應具備敏銳的觀察力,能夠及時發現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中存在的問題與隱患,并加以解決。提高工程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可從以下2個方面入手:
一是加強知識與技能培訓。相關部門可邀請技術骨干與行業專家召開講座,與工程管理人員面對面交流,工程管理人員可以就自身遇到的工程方面難題與他人探討,得出最佳方案,從而提高管理人員綜合能力。
二是打破溝通界限,加強部門之間的合作。上層管理人員可以就某項問題與各部門人員共同討論,由2個或2個以上部門合作完成任務,拉近雙方距離,打破信息繭房,有效提高人員凝聚力。此外,還應加強對農村經濟、社會、生態狀況的學習,達到拓寬工程管理人員視野、提高能力的目的。
4 結束語
農業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石,不僅對社會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會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高效的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運行、維護和管理,能夠顯著提升農民的收入,推動經濟、社會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
然而,當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管理與維護仍面臨諸多挑戰。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農業水利專業人員可以從以下6個方面入手:增強管理意識、增加資金投入、構建科學有效的維護管理體系、完善管理機制、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工程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水平,為實現我國農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 曹旭源.我國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的建設和維護問題研究[J].河北農機,2023(18):67-69.
[2] 張志軍.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與管理[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2(8):110-111.
[3] 藺彥.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優化措施探討[J].南方農業,2022,16(16):225-227.
[4] 劉娟娟.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探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22(10):90-92.
[5] 魏長軍.評價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建設施工要點與質量控制[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11):122-123.
[6] 曲昀.農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運行維護及管理方法淺析[J].南方農業,2020,14(5):171,173.
收稿日期:2024-07-11
作者簡介:盛延華(1977—),男,甘肅武威人,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