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在萬眾矚目下圓滿結束,中國與東盟成功簽約100多個項目,主要涉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注入澎湃新動能。
長期以來,中國﹣東盟科技創新合作互惠互利、充滿活力,為亞太地區和平繁榮發展貢獻了重要力量。2023年9月,《共同推進實施中國﹣東盟科技創新提升計劃的聯合倡議》通過,面對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和應對全球性挑戰的共同需求,中國與東盟進一步攜手同行,以科技創新合作提升區域發展新動能,促進地區共同的可持續發展。本屆東博會新增戰略新興專題,新設數字技術、東盟高新產品等新展區,借助東博會平臺,中國-東盟可持續發展合作翻開新的篇章。
向“新”而行,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中國與東盟在數字技術、綠色低碳、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深入合作,各種貿易形式齊頭并進。數據顯示,中國與東盟已連續4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
作為本屆中國﹣東盟博覽會首席戰略合作伙伴,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老撾、馬來西亞簽訂3個國際項目, 總金額79億元人民幣,涉及光伏、綠氫、生物質發電等產業。
近年來,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持續深化與東盟在綠色能源領域的合作,在東盟參建的新能源項目不斷增加。
東盟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程度加深,從印尼的中國華電巴厘島電廠到柬埔寨額勒賽下游水電站,中國技術造福東南亞國家民眾;從仿生機器人、人工智能問診到新能源汽車,中國與東盟國家向“新”而行、奔赴綠色未來的憧憬與信心正揚帆起航。
向“實”出發,奏響科技興業之歌
科技創新是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推動各領域技術落地,是中國與東盟國家技術進步、產業升級的剛需。
每一年東博會都匯聚亞洲乃至全球的客商,從最初的商品交易到如今的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東博會見證著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往來不斷深化。
第21屆東博會上,眾多行業和機構攜自家明星產品而來,新技術新設備滿載智能感、科技感亮相東博會。在數字豬·無人場展位上,大數據同樣得以應用。
據介紹,該項目通過大數據實時監控豬場各區域情況,在大數據互聯網的加持下,豬的生長情況都能通過智慧監管平臺掌握。目前, 已有廣西貴港、玉林等10多家公司引進該項目,該公司正不斷擴大東盟朋友圈,已與一家越南公司展開落地合作。
各領域的技術發展,無一不為產業的轉型升級帶來更高層次的發展, 推動著各行各業的結構優化,在東博會“鑲鉆成冠”升級發展新階段,讓更多人認識到尖端的科技,也讓更多人享受到盛會帶來的紅利。
向“智”賦能,譜寫技術升級之章
在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等合作協議的推動下,中國在東盟地區進行了大規模的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投資建設,人工智能的進步將與中國﹣ 東盟伙伴關系的發展高度融合。東盟智慧城市網絡和數字絲綢之路等合作倡議致力于互聯互通、創新驅動和可持續發展,與“一帶一路”倡議相協調。
本屆東博會新設的數字技術展區,全面展示了AI大模型、虛擬現實、智能終端、裸眼3 D等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 三分之一展品是國內首次展出。
與此同時,第2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數字技術展也依托東博會平臺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科技企業、創新團隊和行業專家觀展,參展企業與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同行建立聯系,共同探討技術發展趨勢、市場機遇和挑戰,推動數字技術的國際傳播與應用。
東博會將搶抓新一輪科技機遇, 向“ 新” 而行, 向“ 實” 出發, 向“ 智” 賦能,持續助推新興產業合作。
圖文來源:中國﹣東盟博覽會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