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盟快班”將西部陸海新通道和中歐班列兩大通道有效連接起來,充分發揮了重慶聯通“一帶”和“一路”的內陸開放綜合樞紐作用,將進一步促進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貿易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提升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 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
重慶不僅是我國最早開行“中歐班列”的城市,還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核心城市,“東盟快班”的開行,不但提升貨物運輸效率,還讓兩大運輸政策真正實現有機統一。作為我國重要的貨物樞紐集散地,以及熠熠生輝的西部明珠,將“一帶一路”的共贏理念向外傳遞,是國家賦予重慶的歷史使命。
化繁為簡,開放合作。東盟快班之所以能順利開行,離不開重慶開放包容的合作態度。一方面,班列的開行,打破不同運輸渠道與運輸公司間的壁壘,真正意義上實行貨物一單通辦運行。東南亞聯盟與歐洲聯盟間,在稅收、立法、運輸等方面,必定存在差異,運輸樞紐作為其中關鍵一環,協調統籌各公司、各國家間的關系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重慶地區的自貿試驗區已穩定運營十年有余,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國際公司選擇在此落戶?因為在此落戶的金融機構具備將貨物直接結算和融資的國際通用許可,讓商品貿易真正實現省心省時又省力。在便捷運輸與快捷交易兩方面,重慶都彰顯出巨大的開放包容性,東盟快班的開行自然也就是水到渠成。
深厚底蘊,道路通達。在東盟快班開行前,重慶就擁有全國去回程開行最均衡、運輸貨值最高、貨源結構最優、網絡輻射最廣的中歐班列,而東盟快班本就是“西部陸海新通道”與“中歐班列”融合后的產物。一方面,“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出四通八達的鐵路交通網,輔以高效便捷的貨物集散系統、云數據系統,為貨物的高效運輸托底,來自東南亞的電子零配件得以在重慶快速整裝、出運。此外,在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基礎上,重慶依托長江水道和國內稠密鐵路網的優勢,建立“輪船、鐵路、公路”聯運港口,實現貨物高效智能化轉運。下一步,東南亞聯盟可以根據自己國家所處位置,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進行貨物高效運輸。
建設國家間的命運共同體,共贏發展,是“一帶一路”的歷史使命,以重慶為中心,融合兩大運輸政策的發展的“東盟快班”則是“一帶一路”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磚瓦,相信重慶將成為連接國際發展新高地。
文章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