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跨越鴻溝: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困境與出路

2024-12-31 00:00:00趙暢
金融發展研究 2024年11期

摘" "要:數智金融強調通過數智技術的應用對金融業進行動態賦能,是數字金融的最新發展階段。然而,在數智金融實踐中,金融經營者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限制信息訪問、生成虛假信息、進行信息歧視、發布大量無關信息造成信息迷霧等一系列創新異化現象,已經嚴重阻礙了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實現。實際上,在數智金融時代,信息公平利用作為金融市場運行的價值底座并未發生改變,其仍然是金融社會功能的具體表現之一。對此,有必要深入剖析權利(力)失衡對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阻礙以及信息披露作為主要監管機制的邏輯瑕玷。在此基礎上,廓清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內蘊的三重維度,即信息獲取的機會公平以及信息利用的過程公平和結果公平,從而進一步優化數智金融市場的信息結構,加強個人投資主體的信息權能,規范金融交易活動的信息行為,最終實現金融信息公平利用。

關鍵詞:數智金融;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資者;信息利用;金融公平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2265(2024)11-0080-08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4.11.008

一、引言

縱觀中國金融業發展歷程,從互聯網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數字金融,都是金融行業與現代信息技術融合創新的產物,反映了技術進步對金融服務模式的深遠影響。在1.0階段,互聯網金融拉開了金融服務與互聯網技術初步結合的帷幕;在2.0階段,金融科技標志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開始被廣泛應用于金融服務,推動了金融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在3.0階段,作為金融科技的延伸與發展,數字金融強調的是金融服務的全面數字化和智能化,并最終邁向數智化(如圖1所示)。數智金融匯聚“數”“智”合力,是數智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深入應用與廣泛拓展,不僅標志著金融數字化邁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而且體現了金融業態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向更高層次演化的新趨勢。

近年來,隨著系統分布式改造、自主云計算基礎設施、大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出現,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價值也不斷被發掘。從智能投顧到零售銀行和保險數字員工,科技創新持續推動金融業向數智化轉型。不過,無論處于何種經濟形態,金融市場作為信息市場的本質始終未改變。面對工業時代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以ChatGPT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旨在彌合金融交易中的信息偏差,提升金融服務獲取的便利性。然而,從現階段數智金融的具體實踐來看,其似乎尚未從根本上解決信息不對稱,反而由于數智技術的不可解釋性和遮蔽性,進一步加劇了金融信息從不對稱向不公平的轉變。信息不公平利用體現了投資者與金融經營者之間的信息差距和能力懸殊,在數智金融場景下,經營者憑借其技術優勢占據交易主導地位,強化了金融商事關系的隸屬性和不平等性,金融交易活動的風險也由此增加,但該問題卻并未得到學界的重視。

縱觀以往研究,學者們關注的焦點多圍繞數智金融對宏觀經濟形勢的影響,包括但不限于數智賦能金融服務的三大場景(鏈式金融場景、普惠金融場景、共富金融場景)(陸建強,2023)[1]、數智金融賦能實體經濟發展及其與新質生產力共同助力金融強國建設(李佳,2024)[2],但缺乏對有關風險與監管的探討,尤其是較少關注到數智金融的創新與應用已經開始加劇信息不對稱向信息不公平的異化。本質上,金融信息的不公平與不對稱雖然都涉及金融信息的獲取和利用問題,但其誘因和表現完全不同。信息不對稱通常是由交易雙方對信息的掌握及處理能力的差異而導致的,這種不對稱是內生的。而信息利用不公則是由市場結構、市場勢力、主體行為等人為因素所致,這種不公平是外生的。實踐中,信息不對稱可能導致市場效率下降,信息利用不公則可能損害金融市場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由此,信息公平利用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既體現了金融公平與金融效率的協調,又體現了金融經濟功能與社會功能的融合。本文立足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之構建,在廓清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衡量標準的基礎上,從市場結構、主體權能、交易活動三個維度,深入探索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實現路徑。

二、創新異化:數智金融信息利用不公的類型歸納

數智金融的顛覆式創新推動傳統金融生產函數發生質變,具有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等多重標識。通過匯聚“數”“智”合力,數智金融在整合金融生產力、優化金融生產關系的基礎上,能夠進一步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然而,數智金融在向下沉市場和“長尾”客群靠近的同時,其技術遮蔽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金融經營者與投資者之間始終未能消解的信息“鴻溝”。加之逐利性的驅使,數智金融業態下的信息分布正在從客觀因素導致的不對稱向主觀施加造成的不公平轉變。具體而言,實踐中數智金融信息利用不公主要包括限制信息訪問、發布虛假信息、信息歧視和信息過載四種典型情形。

(一)限制信息訪問的攔截與控制

信息公平獲取是投資者進入金融市場、接受金融服務的起點,也是信息公平利用的前提條件。數智金融業態下所強調的個性化服務、精準化投放為投資者搭建起一座“信息繭房”,投資者對金融信息接收的定向性將直接導致后續信息利用的不公平性以及決策作出的非真實性。細察之,此類信息不公平利用現象具有單邊性特征。一方面,金融經營者出于利益和效率的考量,往往會基于強勢市場地位通過各種方式限制投資者訪問相關信息。如果說傳統金融業態下以格式條款來排除或限制投資者對金融信息的訪問與查詢是可視化的,那么,數智金融業態下的限制信息訪問則是更為隱蔽的、不可見的。基本的邏輯路徑是:先由金融大模型生成高度準確的投資者畫像,再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進行具有針對性的“信息投喂”,將其困在有限的信息域中,以達到限制或排除信息訪問的目的。另一方面,金融大模型的研發和訓練需要采集或訪問大量個人金融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深入“挖掘”與分析,從而導致金融信息分布具有單邊色彩,加劇了金融經營者與投資者在信息公平獲取以及公平利用方面的“鴻溝”。盡管我國已出臺《個人信息保護法》《個人金融信息保護技術規范》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融經營者出于商業利益考慮過度收集并使用個人金融信息的行為,但仍然存在部分金融經營者尤其是金融科技平臺可能因監管要求而限制信息訪問。如根據《關于加強第三方合作中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的通知》,金融機構在加強與第三方合作中的網絡和數據安全管理時,就可能涉及限制投資者對其數據的訪問。同時,金融經營者自身的技術性缺陷也會加劇信息分布的單邊趨向,如金融機構可能無法提供有效的數據訪問應用,從而形成通道上的障礙。

(二)生成虛假信息等誤導性陳述

雖然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能夠從客觀上降低信息不對稱對金融消費者與投資者的影響,但在技術遮蔽和利益驅動雙重耦合的情況下,現有體制機制仍然無法控制并規避人工智能濫用生成式內容進行虛假陳述或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具體而言,這類信息不公平利用現象的核心邏輯是路徑依賴。有研究使用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將金融新聞文章分為積極性、中性和消極性三種情緒類別,發現金融新聞文章所體現的不同情緒與股市走向顯著相關(Bollen等,2011)[3]。在數智金融業態下,生成式人工智能通過自然語言處理和情感分析生成有關金融模型和決策的自然語言解釋,提高了非專業人士對模型的信任度和接受度,也提升了中小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對數智金融服務的路徑依賴,進而加劇了數智金融業態下信息濫用的可能及其對市場產生的消極影響。例如,ChatGPT具有生成類似人類文本的語言能力,使其成為發布虛假信息和操縱市場的強大工具(Zaremba和Demir,2023)[4]。事實上,除了人為的主觀故意,ChatGPT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尤其是涉及復雜業務或新興業務時,信息輸出過程中本身也存在著生成錯誤信息的風險,就連OpenAI公司都曾公開承認無法糾正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產生的不準確信息且無法解釋其數據來源。易言之,由大模型生成的文本內容常常面臨可信度不足、精確性欠缺以及難以有效利用的問題,被業界稱為金融大模型應用的“幻覺”或“事實編造”(羅世杰,2024)[5]。此種情況下,金融消費者與投資者便只能在誤導性信息環境中進行決策。總之,由于數智技術在金融服務提供過程中的主導性和引領性,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標準逐漸模糊。同時,隨著投資者接受金融服務的路徑依賴程度日益增加,信息公平利用的交易前提也被一再弱化。

(三)偏見導致的信息歧視與排斥

在金融領域部署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高級自然語言處理模型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倫理問題是模型訓練可能內化的偏見。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基于歷史數據和模型進行訓練以生成對未來事件的預測和建議的,因此,它可能會不自覺地吸收并反映原始數據中存在的偏見與歧視。實踐中,基于市場形成的交易規律,通過對金融機構過往交易數據的學習分析,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這種帶有歧視性的思維邏輯會無意識地嵌入受訓后的金融大模型,并在其生成的具體內容中延續,從而引發算法生成內容的價值對齊和歧視問題。數智金融業態下的信息偏見及其引發的交易排斥會發生在信貸評估、保險定價、投資顧問等多個場景中,具體表現包括但不限于“片面數據性歧視”“延伸性的社會結構性歧視”“統計性歧視”“主觀性歧視”和“效率性歧視”(王懷勇,2021)[6]。總之,金融大模型的算法為不同用戶定制的決策建議可能蘊含著差異化的價值傾向,并伴隨著歧視風險。在上述情形下,使自身處于市場弱勢地位的消費者和投資者不僅不能公平地利用其所掌握的金融信息開展交易活動,反而還會向金融大模型進一步暴露其交易弱點,處于信息利用不公的金融交易狀態。

(四)信息匱乏與過載的雙重迷霧

信息匱乏和信息過載都會影響投資者信息利用的公平性。相較于傳統金融業態下的信息匱乏,金融數智化帶來的信息過載是引發信息利用不公的另一個極端。在數字時代,互聯網的普及使得投資者可獲得、可利用的信息呈現指數級增長,生成式人工智能為投資者提供海量的直接或間接金融交易信息,在彌合信息不對稱的同時,也加劇了金融市場的信息過載,對金融信息的公平利用構成了阻礙。實踐中,信息過載往往比信息匱乏更可能造成金融信息不公平利用。研究發現,當決策者信息過載時,其信息處理能力通常會下降(Hwang和Lin,1999)[7]。信息過載還可能導致金融市場偏離信息效率的假設,隨著無效和重復信息的增加,有效市場假說在某些情況下將不再成立(Pernagallo和Torrisi,2022)[8]。尤其是在平臺經濟場景下,市場中流通著大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信息,投資者通常很難從中篩選出相關且重要的內容。可見,對于投資者而言,數智金融帶來的信息過載亦有可能導致其無法公平地利用金融信息進行交易決策。事實上,在金融交易活動中,信息對稱與信息公平具有本質區別:信息對稱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作為實現公平交易的前提條件,金融信息利用的公平性才是落腳點。數智金融在降低準入門檻與信息稀缺性的同時,也導致投資者陷入信息過載和算法牽引的被動決策困境,進而喪失了信息公平利用的基本前提。

三、行為溯因:權利(力)失衡與信息披露的反思

市場經濟體制下金融市場的有效運作離不開市場機制與政府干預的共同作用。有效的市場機制和政府干預能夠發揮正向作用,促進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實現。隨著數智金融生態場景的持續拓展,金融經營者與投資者的權利樣態及二者間的權利關系均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原有的以信息披露為主的監管機制本身存在一定的邏輯桎梏,導致其無法應對數智金融業態下信息利用不公的現實問題。具體而言,數智金融信息不公平利用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市場方面的權利(力)失衡,二是監管機制的失效。

(一)權利的嬗變及其對信息公平利用的阻礙

數智金融服務本質上仍然屬于商事合同關系,從金融交易達成的商事法律關系來看,經營者與投資者的權利似乎應當是平等的,但如果從金融服務提供的實際表現來考察,就會發現金融經營者和投資者之間存在著難以避免的隸屬關系,并且這種隸屬關系正在隨著金融數智化的普及而不斷加深。一方面,相較于傳統金融,數智金融服務本身的特性強化了經營者與投資者之間的隸屬性和牽連性。其原因在于投資者在接受數智金融服務的過程中通常需要接入經營者的設備或進入特定的基礎設施平臺,由此所伴生的路徑依賴和附帶的用戶協議,都將投資者的權利實現置于經營者權利之下。另一方面,在數智金融業態下,投資者對有關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遞都具有更為明顯的隸屬性。數智金融經營者利用大數據構建大模型來預測投資者行為,為其定制產品,控制并主導著金融信息的流動,而投資者只能依賴經營者提供的信息進行投資決策。

由此可見,金融服務的數智化轉型一方面加深了投資者對信息獲取和利用的路徑依賴,另一方面也揭示了數智金融經營者在從事交易活動過程中的權利嬗變。雖然數智金融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但從自動化決策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金融普及,數智金融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決策過程的省略以及決策結果的“投喂”。詳言之,數智科技的發展使得金融服務在信息獲取與存儲、業務交易、風險管理等環節越來越依賴信息技術,這意味著任何系統、網絡或硬件的故障及安全漏洞都可能導致嚴重的業務中斷和金融損失(Lee和Shin,2018)[9]。與此同時,投資者在接受數智金融服務的過程中可能會被要求簽署一些含有格式條款或霸王條款的用戶協議,如在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下允許金融經營者或平臺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利用個人金融信息。這種難以忽視的服務隸屬關系以及對金融信息的強勢占有,使得數智金融經營者在促成交易的同時也掌握了許多無形的實質權力,足以主導或輕易改變金融交易的內容。事實上,數智金融業態下,經營者的權利嬗變以及權力形成也將進一步反作用于金融信息的分布與配置,從而加劇投資者信息獲取、處理和傳遞的不公平性。

(二)信息披露作為主要監管機制的邏輯瑕玷

信息披露旨在實現投資者信息獲取的機會公平和信息利用的過程公平,但無法阻止經營者通過向投資者披露無關或虛假的金融信息來擾亂投資者決策。同時,在市場機制與政府干預的協調過程中,信息披露制度作為關涉信息公平利用的主要監管制度,其監管邏輯也一直飽受詬病。例如,強制信息披露制度蘊含的公平定義并不契合金融市場信息公平利用的經濟邏輯(Shefrin和Statma,1993)[10]。在有序的市場環境中,信息公平利用的結果應當是基于市場參與主體的自由選擇和平等獲取,而不是完全依賴外部的強制性規定。強制信息披露可能導致市場參與主體對監管部門的依賴,從而弱化市場自我調節的能力,影響市場效率。有鑒于此,我國開始探索從具有保護性目的的強制信息披露制度轉向以信息性目的為中心的自愿披露,試圖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監管回正。表面上看,自愿披露有著明顯的制度優勢,但問題在于,自愿披露的信息往往缺乏統一標準,容易導致信息的可比性降低,投資者難以進行橫向比較。同時,在自愿披露的制度背景下,金融經營者將更加傾向于披露對其有利的信息,而忽略或減少披露潛在的風險和不利因素,形成誤導陳述與信息迷霧。另外,自愿披露的信息未經第三方驗證,其準確性和可靠性可能受到質疑,加之數智金融產品服務相較于傳統金融產品服務的復雜性,還會進一步增加投資者信息利用的難度以及決策風險。

實際上,信息披露作為投資者獲取信息并用以決策的主要渠道,無論是強制披露還是自愿披露,都應當圍繞重大性和利益相關者理論展開,并且在信息披露的具體內容和程度上各有側重。一方面,僅依靠強制披露可能會抑制金融市場的創新性和靈活性;另一方面,僅依靠自愿披露則可能導致信息不對稱,甚至會觸發信息分布不均等和不公平現象,進而使得市場主體無法獲取決策所需的關鍵信息。對此,信息披露制度需要不斷適應金融市場的變化,并科學處理好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之間的制度聯系。總之,信息披露的運作邏輯不能脫離信息公平利用的本質,否則,投資者參與金融交易活動的選擇權就會受到壓制。

四、正本清源: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規范理路

金融公平是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基本價值理念,也是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數智金融的本質仍然是金融,故其公平性要求并不會因為數智技術的嵌入和新興業態的形成而發生改變。從運行邏輯來看,金融市場本質上是一個信息市場,金融交易的每一個環節都依賴于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公平利用是金融交易有序達成的基礎,不僅體現了金融的社會功能,而且對金融公平與效率的協調作出了有效回應。

(一)信息公平利用是金融市場的價值底座

信息公平是金融市場運行機制的邏輯起點。一方面,信息既可以反映供求關系,又具有價格發現功能,是競爭機制和風險機制的基本要素。在有效市場的假設前提下,所有金融信息都被充分披露且在市場中均勻分布,價格能迅速反映有關信息的變動,任何市場參與主體都能在同一時間得到同等質量的信息以進行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另一方面,在金融市場中,價格發現的動態過程意味著信息公平的衡量標準也是動態的、持續性的,涵蓋金融信息獲取和利用的過程以及結果。數智金融的創新扭曲了市場機制的發生路徑,截斷了投資者公平獲取信息的機會和公平利用信息的前提。無論是限制信息訪問抑或生成虛假信息,無論是算法偏見帶來的信息歧視抑或披露不相關信息造成的信息過載,其本質上都使得投資者無法公平地利用信息進行價值判斷并做出決策,是對金融交易機制的嚴重破壞。基于此,數智金融業態下的信息公平利用蘊含著信息均勻分布以及公平獲取的基本前提,旨在確保金融資產價格能夠準確、真實地反映其價值和市場供求關系,投資者也能夠公平地利用信息進行決策,而不至于被人工智能的生成內容所誘導或干預。

信息公平利用有助于金融信用和信任的建立。促成金融交易的橋梁是交易雙方之間構建的信任關系。無論是在工業時代抑或在數字時代,“信息→信用→信任”始終是金融市場運行的底層邏輯,而信息公平利用則是確保金融交易活動得以有效、有序開展的價值底座。數智金融業態下依然存在著多對信息關系,無論處于何種信息狀態,投資者的交易意愿都更多地取決于其與金融機構之間達成的信任關系。有研究根據公平服務模型(FAIRSERV Model)發現,在金融機構提供服務的過程中,信息的公平利用往往與客戶的感知結果呈正相關(Chen等,2012)[11]。這意味著在金融交易活動中,信息公平利用能夠在提升客戶感知水平的同時,構建投資者與金融經營者之間的信任關系,從而提高交易的完成程度及效率。基于此,“信息→信用→信任”的底層邏輯在具體金融場景應用中可以進一步引申為“信息公平→客戶感知→信任關系→交易完成度”。

(二)信息公平利用是金融社會功能的要求

金融社會功能的發揮要求金融信息資源在市場中公平配置,使處于弱勢地位的投資者也能夠公平地利用信息進行決策,分享金融市場的發展成果。作為信息公平利用的前提條件,信息資源配置公平是指信息資源在金融市場信息主體之間分配的合理狀態,包括信息數量、信息質量以及信息時效,其中任何一種狀態缺失, 都可能導致信息配置不公,進而影響投資者信息利用的公平性(劉鳳根,2008)[12]。與此同時,信息公平利用還能夠反作用于市場,幫助減少金融市場活動的負外部性,促進社會整體福利的提升。例如,在數智消費金融場景中,信息公平利用能夠最大限度地保證每一位投資者都有機會直接接觸和使用金融服務,并且在該過程中受到保護。

(三)廓清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三重維度

其一,數智金融信息獲取的機會公平是利用公平的前提。傳統金融向數智金融的變遷加劇了金融經營者與投資者之間單邊信息關系的塑造。一方面,金融經營者通過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科技手段足以主動獲取投資者的相關信息,而不再依賴于投資者本身的信息提供。另一方面,金融經營者在占有相對完全信息的基礎上,出于成本收益因素的考量對投資者施加信息屏蔽,阻塞了投資者獲取相關信息的通路。因此,數智金融業態下,確保金融信息公平獲取的關鍵就是要消除信息屏蔽,使所有交易主體尤其是弱勢主體能夠機會均等地獲取金融信息,并利用其達到自身交易目的。

其二,數智金融信息利用的過程公平是形式公平的外化表現。所謂信息利用的過程公平,其實質是交易雙方在利用信息進行金融交易決策的過程中享有公平對等的信息權利與義務。這意味著數智金融經營者與投資者在利用信息進行交易決策時,必須面對相同環境,遵守相同規則,擁有相同權利,得到相同對待(魯鵬,2013)[13]。就市場主體的主觀行為而言,數智金融信息利用的過程公平要求金融經營者不得變相限制投資者公平利用金融信息的權利或施加額外義務,如金融經營者不能通過發布虛假信息或披露大量不相關信息將投資者置于其營造的不公平交易環境中。

其三,數智金融信息利用的結果公平是實質公平的外在表現。數智金融信息獲取的機會公平及其利用的過程公平反映了市場主體在交易結果未形成之前的期望與追求,在產生了結果以后,公平就從一種價值衡量的尺度轉化為了一種社會狀態。換言之,盡管通過強調機會公平和過程公平,能夠幫助弱勢主體從金融交易活動中受益,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金融信息利用的公平性,但依然可能存在結構性、制度性或偶然性的因素導致金融信息利用的不公平(袁康,2017)[14]。因此,從過程公平到結果公平,從形式公平到實質公平,數智金融信息利用的結果公平是程序正義與實體正義交織作用的結果,也是經濟正義、社會公平以及金融體系公共使命的體現,深度契合金融工作的人民性的價值理念。

五、跨越鴻溝:數智金融信息公平利用的策略展開

(一)配置:優化數智金融市場的信息結構

金融市場的信息結構一般是指金融市場中信息生成、傳遞、處理和利用的方式及其所形成的內在聯系,包括信息的透明度、對稱性、可獲取性、可利用性以及處理效率等多個維度,與金融信息資源配置狀況緊密相關。高效的金融市場信息結構能夠確保所有市場參與主體均能在同等條件下公平地訪問、獲取和利用相關信息,從而優化資本配置。

首先,考慮到金融信息本身所蘊含的公共性以及金融信息基礎設施所具有的規模經濟特點,有必要在全國范圍內和行業領域內統一數智金融各發展階段的市場信息結構,規范并量化數智金融信息服務和共享平臺中涉及的信息標準,避免出現重復建設、標準不一與兼容困難等問題(謝貴春,2015)[15]。在打造高效安全信息平臺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如區塊鏈來確保信息的透明性和不可篡改性,并通過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APIs)和其他集成工具促進信息在不同系統和平臺之間的流通,形成全閉環的信息共享機制,打破信息孤島。同時,還需要處理和平衡好數智金融信息的私人控制和公共使用,強化信息分布與配置的合理性,對于需要公開和共享的金融信息,通過建立數據共享框架以安全、匿名的方式進行共享,提升投資者信息獲取的公平性。

其次,可理解性是金融信息披露中的關鍵要素,直接關乎投資者決策的質量和市場的有效性。金融機構應采用簡潔的語言和標準化的格式進行信息披露,避免過度技術化的專業術語,以確保廣大投資者能夠理解所披露信息的真實含義。同時,金融機構也可以借助技術應用來提高有關信息的可理解性。比如,金融機構可以開發交互式網站和移動應用,便利投資者根據自身需求隨時隨地篩選和查看信息。此外,還需要注意比較信息的披露,由于數智金融披露信息質量的衡量難度較大,容易導致投資者被金融科技平臺所謂的專業術語“蒙騙”,因此,可以由數智金融行業協會定期進行數據收集、比較和排名, 幫助投資者甄別信息(曾威,2019)[16]。

最后,對于不同的數智金融產品和服務,投資者對相關信息的獲取數量、質量及利用效率往往也存在很大差異,故有必要在強制披露與自愿披露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并提升所披露信息的相關性和互補性。在強制披露方面,監管部門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披露框架,明確數智金融產品和服務必須公開的信息類型,包括但不限于產品功能、風險水平、費用結構、性能指標和用戶權益等,這套披露標準適用于所有數智金融產品和服務,以確保不同產品和服務之間的信息具有可比性。同時,根據數智金融產品和服務的性質與風險特點進行分類管理,為不同類型的產品設定差異化的強制披露要求。如對于交易結構復雜的衍生產品,應要求更為細致的風險披露;對于一般的支付結算服務,則可以適當簡化披露要求。在自愿披露方面,自愿披露不是無標準的任性披露,其披露內容亦應服務于投資決策的需要。如業績驅動和關鍵指標信息通常屬于自愿披露的范疇,但對于金融經營者而言卻至關重要,如果予以披露,則能夠幫助投資者站在經營者視角來判斷數智金融產品的預期價值和市場潛力,從而彌合買賣雙方的信息鴻溝,以便于投資者作出充分知情的投資決策(程茂軍,2017)[17]。另外,金融機構還應建立自愿披露的評估操作機制,識別出數智金融業務中具有重大性影響的部分內容,并對其性質、金額、原始數據、算法及具體影響進行匿名化細節披露和解釋說明。

(二)賦能:加強個人投資主體的信息權能

數智金融業態下,投資者的信息權能作為數智金融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有兩個維度的體現:認知能力(信息辨別)與行為能力(信息利用)。其一,金融素養與金融教育是投資者信息權能實現的基礎,著重培養和全面提升投資者的信息素養是數字金融時代的重要使命。對此,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應承擔相應的培育責任,可以設立專門負責金融素養與教育的分支部門,在官方網站開設專欄提供可信賴的信息共享渠道,方便投資者直接通過可信的第三方平臺系統全面地獲取數智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信息,了解數智金融的市場動向以及如何使用相關金融工具等。同時,還可以定期開展線上教育活動,為數智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信息利用提供指導與技術支持,釋放更多數智金融信息。其二,在保障信息權能行使的同時,也需要賦予投資者不能行使權利時的救濟,為投資者公平利用信息進行投資決策的行為提供權利上的保護與救濟,從而對其信息權能的實現予以直接供給。如投資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金融經營者賠償因處于不公平信息環境下做出錯誤投資決策而造成的經濟損失,還可以借助集體訴訟或集團訴訟的形式共同追究違規者的責任,以維護誠信透明的數智金融交易環境。

(三)約束:規范金融交易活動的信息行為

第一,必須通過正義原則來引導、規范和改造數智技術的金融應用,確保其信息行為與市場機制和法律規定的要求相一致(周尚君和羅有成,2022)[18]。信息正義要求市場主體在數據信息采集、分析、運用以及算法設計的過程中保持透明性和可解釋性(Colquitt等,2001)[19],以強化社會公眾對數智金融產品及服務的理解與監督,為數智金融交易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信息公平利用保駕護航。同時,要加快培育金融市場的數字信用,打造算法可信的數智金融交易生態,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在提供數智金融服務前應向用戶詳盡披露可能影響其決策的必要信息,以及在訓練過程中所采用的人工標注規則、數據的規模與類型等,并負有對應的算法解釋義務。

第二,應當重點強調公平、普惠和非歧視性原則,確保所有市場參與主體尤其是處于弱勢地位的個人投資者,都能夠公平地利用數智金融信息,平等地享受數智金融服務。數智金融經營者必須恪守金融倫理,如保證算法的公平性,尊重金融消費者和投資者的數據隱私,明確規定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安全訪問的個人金融數據范圍。在行為標準層面,要限制人工智能自發生成虛假信息的概率,在生成信息的輸出端分節點嵌入監管科技,以實時監測并及時攔截虛假信息流入金融市場;在金融大模型投入使用之后,依然要對其進行數據調校和算法修正,確保虛假信息、錯誤信息及不相關信息不會再次出現在投資者所接收的信息中(Khan和Umer,2024)[20];定期對金融大模型進行歧視性測試并持續優化,避免因算法系統的自動化信息排斥行為導致投資者信息利用的不公。

第三,應當明確數智金融經營者違反信息披露規則時的法律責任。對于信息中介型金融平臺,其信息披露的法律責任與《證券法》對證券交易所、證券保薦機構和證券承銷機構所規定的責任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巫文勇,2022)[21]。這意味著當金融經營者的信息披露行為侵犯了投資者公平利用信息做出決策的權利時,信息中介型金融平臺應當與信息披露的實際責任主體共同承擔連帶責任,除非其能夠充分證明無過錯。對于技術服務型金融平臺(尤指金融科技平臺)而言,由于其在數智金融業務中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故對于重大信息或關鍵信息披露所引發的投資者損失,其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同時,在平臺承擔責任的基礎上,平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管理人員若存在信息披露過錯,也應當與平臺共同承擔連帶責任。

參考文獻:

[1]陸建強.數智金融的三大創新服務場景 [J].中國金融,2023,(07).

[2]李佳.新質生產力賦能金融數智化的邏輯透析與實現路徑 [J].商業經濟與管理,2024,(08).

[3]J Bollen, H Mao, X Zeng. 2011. Twitter Mood Predicts the Stock Market [J].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Science, Vol.2.

[4]A Zaremba,E Demir. 2023. ChatGPT:Unlocking the future of NLP in finance [J].Modern Finance, Vol.1:1.

[5]羅世杰.金融大模型:應用、風險與制度應對 [J].金融發展研究,2024,(06).

[6]王懷勇.金融科技的算法風險及其法律規制 [J].政法論叢,2021,(01).

[7]M I Hwang,J W Lin. 1999. Information Dimension, Information Overload and Decision Quality [J].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Vol.25.

[8]G Pernagallo,B Torrisi. 2022. A Theory of Information Overload Applied to Perfectly Efficient Financial Markets [J].Review of Behavioral Finance, Vol.14.

[9]I Lee,Y J Shin. 2018. Fintech:Ecosystem, Business Models,Investment Decisions,and Challenges [J].Business Horizons, Vol.61.

[10]H Shefrin,M Statma. 1993. Ethics,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Financial Markets [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Vol.49.

[11]H G Chen,J Y C Liu,T S Sheu,M H Yang. 2012.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Services Quality and Fairness on Customer Satisfaction [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 Vol.22.

[12]劉鳳根.信息公平與公平信息披露制度——以證券市場為例 [J].情報雜志,2008,(04).

[13]魯鵬.公平問題三思[J].江海學刊,2013,(01).

[14]袁康.金融公平的法律實現 [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15]謝貴春.金融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功能、層次與制度建構 [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15,28,(05).

[16]曾威.互聯網金融科技信息披露制度的構建 [J].法商研究,2019,36(05).

[17]程茂軍.試論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法律規制 [J].證券法苑,2017,20(02).

[18]周尚君,羅有成.數字正義論:理論內涵與實踐機制 [J].社會科學,2022,(06).

[19]J A Colquitt,D E Conlon,M J Wesson,C O L H Porter,K Y Ng. 2001. Justice at the Millennium: 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25 Years of Organizational Justice Research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Vol.86.

[20]M S Khan,H Umer. 2024. ChatGPT in Finance: Applications,Challenges,and Solutions [J].Heliyon,Vol.10.

[21]巫文勇.互聯網平臺金融的信息披露規則與法律責任重敘 [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22,40(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五月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五月| 污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理论片在线播放| 色综合中文|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免费观看国产 |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 青青久视频| 欧美国产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2020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美女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播放| 日本不卡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丝袜一区二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老司机精品一区在线视频|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九色国产在线| 丰满人妻久久中文字幕| 在线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码在线中文在线观看| 国产剧情伊人|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人人看人人鲁狠狠高清| www.日韩三级| 亚洲乱码在线播放| 国产免费久久精品44| 亚洲小视频网站| 亚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野花国产精品入口|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本| 亚洲国产成熟视频在线多多| 欧美日韩北条麻妃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播放|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级毛片|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三区在线视频| 99一级毛片|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九色免费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欧类av怡春院|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高清在线|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国产欧美亚洲精品第3页在线| 日韩欧美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制服中字| 亚洲制服丝袜第一页| 2020国产免费久久精品99| 国产原创演绎剧情有字幕的|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色视频| 亚洲资源站av无码网址|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天天综合网站|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久久精品免费看一| 国产在线专区| 欧美日韩专区| 啪啪永久免费av|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超碰无码|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欧洲日本亚洲中文字幕| 永久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拍爱| 国产精品一老牛影视频| 日韩a级毛片| 人妻精品全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