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
一覺醒來,我發現自己躺在草地上,變成了一只小螞蟻!
正當我疑惑不解時,兩只螞蟻向我走來。我們三個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一路說說笑笑,相伴前行。
我好奇地東張西望,原來螞蟻的世界這么神奇啊!瞧!它們用小草的葉子當滑梯,這樣的滑梯有趣極了!看,池塘里的荷葉是它們的蹦蹦床……
我們走啊走,來到了螞蟻王國。走進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我見到了蟻后。
拜見了蟻后,我們接到了一個任務:把城門附近的一塊巨大的奶酪搬回城堡!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奶酪前,然后紛紛散開,齊心協力將奶酪送回城堡。
我們在城堡里一起吃奶酪,感覺多么幸福呀!
同學發言
張睿涵:小作者選取了小螞蟻作為變形后的事物,并將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加入其中,貼合習作的要求。不過,我覺得可以細致描寫一下螞蟻的外形。
許灝博:“搬運奶酪”這個故事特別好,表現了螞蟻團結協作的精神。如果能加入動作、語言等描寫,把這個故事寫得再具體生動些就更好了。
陳光輝:習作的題目是《我是一只幸福的小螞蟻》,雖然結尾“感覺多么幸福呀”一句點了題,但正文中表現小螞蟻“幸福”的內容略顯單薄。可以將螞蟻們搬運奶酪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寫一寫,更能突出吃到奶酪后的幸福感。
郭老師評說
這篇習作以“變形記”為話題,想象自己是“另一種事物”,以它的視角來寫可能經歷的生活。寫作時,我們可以采用“三步審題法”。一問對象(變成了什么),可以變成動物、植物或者其他;二問內容(經歷了什么),把自己與變形后的事物進行換位,體驗生活;三問情感,即自己變形后的情感體驗。
這篇習作,小作者聚焦“變形后的事物+變形后的經歷”,采用總分總的寫法,結構完整。但習作重點不夠突出,變形后的經歷寫得不夠具體,可以在寫作時綜合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描寫方法,再加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使習作內容更充實,情節更曲折。
我是一只幸福的小螞蟻
劉靈椒
一覺醒來,我發現自己躺在草地上,全身變得烏黑,長出了六條腿,身體變成了大小不等的兩節。我摸了摸頭,還有兩只觸角。怎么?我變成了一只螞蟻!
正當我疑惑不解時,兩只螞蟻向我走來。我們三個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一路說說笑笑,一路相伴前行。
我好奇地東張西望,原來螞蟻的世界這么熱鬧啊!瞧!它們把小草當滑梯,池塘里的荷葉是它們的蹦蹦床……
我們走啊走,來到了螞蟻王國。走進城堡,里面有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那是蟻后的住所。
進入宮殿,我拜見了蟻后。蟻后很高興,遞給我一個寫著“螞蟻成員”的徽章,我開心極了。正當我滿心歡喜時,城堡里的警報響了,螞蟻們紛紛往出跑,我也跟著一起跑了出去。
只見螞蟻們整整齊齊地排成一隊,螞蟻隊長嚴肅地說:“同志們,工蟻在城門不遠處發現一塊巨大的奶酪,我們要齊心協力,把它搬回城堡!”伴隨著一陣響亮的哨聲,我們邁著整齊的步伐出動了。
來到奶酪前,我們紛紛散開,圍成了一個大圓圈,“一二、一二……”,哇,奶酪被抬起來了。接著,我和同伴們一起努力,試圖將奶酪搬回城堡。可是,奶酪實在太大了,盡管我們用盡全身力氣,也只能挪動一點點。這樣搬的話,什么時候才能搬回去?就在大家愁眉不展時,我忽然計上心來:可以讓同伴們排成一隊,像接力賽一樣,把奶酪一點一點地傳遞回蟻巢。螞蟻隊長采納了我的建議,迅速進行安排。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奶酪終于被搬回了城堡。
蟻后對我們的表現非常滿意,把奶酪獎勵給我們當晚餐。我們開心地吃著,聊著,感覺多么甜蜜、多么幸福呀!
點評
習作經過修改整理,增加了傳神的外貌描寫,將自己變成螞蟻后的樣子寫得更加具體。在描寫螞蟻們齊心協力搬運奶酪時,加入了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還設置了一開始搬不動奶酪這一情節。正因為奶酪得來不易,所以當大家一起品嘗時,才更顯甜蜜和幸福。習作通過一場變形記表現出的團結協作精神,值得頌揚!
【作者系甘肅定西市通渭縣通和小學六年級學生,指導并置評:雷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