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傳統紋樣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遺產,是藝術與文化的寶貴結晶。探索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的相互融合,對文化傳承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可以對城市空間的規劃設計起到重要的參考與啟示作用。方法:采用文獻資料法和案例法展開研究,通過對整個紋樣史的梳理和對城市空間概念的闡述,表明傳統紋樣融入城市空間設計的意義,重點闡述紋樣在城市空間中的應用特點以及傳統紋樣在各區域中的創新應用。結論:傳統紋樣歷史悠久。面對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傳統紋樣的融合要適應時代,在保留原有文化內涵的同時呈現新的活力,使城市空間更具實用性與藝術性。
[關 鍵 詞]傳統紋樣;城市空間;形象識別;藝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J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7556(2024)24-0016-03
文獻著錄格式:劉亞明.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的融合探索[J].天工,2024(24):16-18.
傳統紋樣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底蘊深厚,文化內涵十分豐富。隨著時代的變化,傳統紋樣也在不斷地演進,不斷地以多樣化的形式與內容融入城市空間中,在實用性與藝術性上為城市增添了獨特的魅力,在文化傳承與城市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索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相融合產生的美學價值和文化意義及推動城市發展的有效規劃形式和設計視角。
城市空間的構建需要考慮多重元素,但最重要的是為人們的生活與工作提供便利。傳統紋樣以獨特的內涵和藝術形式,為城市空間的構建增添了重要的元素,使其更具有文化的厚重感。
隨著現代化的不斷演進,多樣的建筑方式和裝飾形式不斷地沖擊著傳統紋樣,導致傳統紋樣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加強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的融合,可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促進文化的傳承。
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的融合表現了城市的地域特色,讓城市的空間與建筑更有特色、更具識別性。通過視覺元素與建筑的匹配創造出具有辨識度的城市空間景觀,在提升城市美學價值的同時增加了城市底蘊。
因此,本文將從多個方面探索與研究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的融合,旨在揭示其對人們生活的重要影響以及對文化傳承的重要意義,期望對特色城市的打造及區域空間的建設規劃提供參考和啟示。
一、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概述
傳統紋樣是中華傳統文化和藝術的一種表達形式,反映了不同時期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傳統紋樣不斷演進,不斷變革,形成了豐富的形式與寓意。原始的石器時代,人們對器物的簡單裝飾形成了幾何紋樣和簡單的圖騰崇拜。青銅器時代,傳統紋樣的社會意義顯著,同時有了宗教的神秘感,威嚴兇猛的獸類圖案被創造及應用,以饕餮紋、夔龍紋等為代表,體現著那個時代的神話氣息。春秋時期,紋樣的表現更加生活化。而到了秦漢時期,紋樣更加廣泛地應用到各個領域,如器物、建筑、畫像石、瓦當等,內容與寓意也更加豐富,同時吉祥圖案也不斷涌現,形成了宏大的藝術風格。到了魏晉時期,不安的社會局面使人們對宗教產生精神寄托,伴隨佛教的繁榮產生了飛天、祥瑞動物等紋樣圖案,同時蓮花、金銀花等紋樣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并被賦予了精神內涵。唐朝,社會繁榮發展,紋樣也得到了充分發展,形式富麗堂皇,內容種類繁多,寶相花等紋樣圖案被創造及傳播,形成了雍容富貴的風格特點。宋元時期的紋樣在器具以及建筑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纏枝紋、卷草紋成了典型代表,風格簡練、清雅,并逐漸形成寓意獨特的紋樣符號。到了明清時期,紋樣逐漸完善,代表著吉祥寓意的紋樣得到了廣泛應用,其樣式多種多樣,形態豐富,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興盛景象。清朝時期已達到“紋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界,并發展至鼎盛時期[1]。紋樣的演進歷程是漫長的、多樣的,是幾千年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歷朝歷代先賢精神文化和藝術修養的鮮明體現,是人類寶貴的資源。
城市是人類發展的產物,是人類社會文明在演進過程中物質化、集群化的存在形式。各類型活動所形成的區域構架了城市空間。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城市空間的構建更加多元化,從滿足基本生活條件的空間定位逐步變為突顯文化地域特色的空間設計。城市空間的構建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娛樂方式、工作環境。所以用什么形式和元素進行城市空間的設計與構建具有重要的意義。城市空間的構建需滿足開放性與創造性,應用元素應滿足互動性與統一性,但最重要的是肩負的記錄歷史和傳承文化的任務,發揮傳播城市文化和區域特色的重要作用。
二、傳統紋樣融入城市空間設計的意義
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的融合使得承載內容具象化、視覺化,產生了更大的傳播效果,是相互延伸與發展的最好方式。傳統紋樣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可以提高城市空間的美學價值和文化價值。傳統紋樣有著豐富的圖案、獨特的文化內涵,可以豐富城市空間的構造。因造型元素的不同,傳統紋樣可以分為植物紋樣、動物紋樣、人物紋樣、幾何紋樣等,可以在陶瓷、青銅器、金銀器、玉石器、木器等不同載體上進行呈現。
在城市空間的規劃設計中,傳統紋樣可以應用在建筑的立面,提升其藝術和文化韻味。在空間景觀規劃中,傳統紋樣可以應用于地面的鋪裝、雕塑的構成,用來營造公共區域的文化氛圍和增強整體的視覺吸引力。在環境景觀中,傳統紋樣可以應用于綠化設施及裝飾中,具有增強層次感與展現美好寓意的重要作用。這些都是紋樣在城市空間中的基礎展現方式,體現了不同的美學價值。傳統紋樣還承載了深厚的文化價值,精準使用紋樣能更好地彰顯城市的區域特色和傳承歷史文化。通過探索各個城市空間的紋樣特征,可以讓人們更好地感受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設計師要總結傳統紋樣的藝術特征,為其在城市空間中的應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三、傳統紋樣在城市空間中的應用特點
(一)元素重構
傳統紋樣在城市空間中的主要應用方式就是提取所需要的紋樣元素,然后重新整合。有些是用對原有形態進行二方連續或者四方連續的重復復制的方法進行線條或塊面的整體裝飾,簡單有效地展現形態;有些是整體展現一個傳統故事或者神話故事等。城市空間構建中,除了要表現一些傳統風格外,還要具有創新性,符合時代的美學語言和需求。這就出現了一些紋樣的再創造,即對原有傳統紋樣進行抽象變化,這種方法通常是將傳統紋樣進行夸張化放大或者縮小,或只保留傳統紋樣當中最具特征的部分[2]。重構紋樣形象,組合新的圖形,這些手法給予了傳統紋樣全新的生命力,既讓城市空間的體驗者感覺到傳統紋樣的美,又能體會到新的內涵和意義。
(二)文化輸出
在城市空間中,傳統紋樣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承載著文化輸出的使命。各個城市空間所表現的文化底蘊是不同的。如,在北京的故宮,龍紋和鳳紋被廣泛地應用到空間建筑中進行裝飾。這體現著莊嚴與權威,向世人展現了皇家文化的深厚底蘊,在提升故宮美學價值的同時又體現了皇家文化的悠久傳承。又如,在蘇州的古典園林中,我們看到的紋樣多是云紋、蝙蝠紋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傳統紋樣,體現了古典園林的雅致和獨特魅力,又傳達了古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成都古街區有很多回紋、如意紋,這些具有高強度延展性的紋樣彰顯著古街區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反映了巴蜀地區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再如,在西安古城墻各處,我們可以看到蓮花紋、卷草紋等傳統紋樣。這些都彰顯著古都歷史的風貌,承載著悠久的文化積淀,可以看到大唐盛世的繁榮景象。
(三)地域識別
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融合可以體現地域特征。現代城市空間在材質與形式上都十分類似,除去每個城市特定區域的幾處標志性建筑之外,似乎我們置身其中很難分辨出是哪個城市。為此,可以將傳統紋樣應用于城市空間中,使其更具有地域識別性。如,在內蒙古總是會看到哈木爾紋樣。蒙語“哈木爾”是“鼻子”的意思,造型是對牛鼻子的模仿,兩條對稱的曲線延長,形成牛的鼻梁。小到生活用品、服飾,大到建筑空間,隨處可見哈木爾紋樣,具有明顯的地域識別性。它是吉祥美好的象征,有生命不息、幸福綿長的含義。又如,嶺南地區的建筑裝飾紋樣體現著嶺南文化獨有的特點,追求精細繁縟,有戲曲人物、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祥禽瑞獸、吉祥文字等多種題材,層次豐富,繁復精美,反映了當地民眾對生命價值的關注和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具有十分獨特的地域識別性。杭州西湖景觀設施和建筑上裝飾著大量波浪紋和魚紋,與周圍的自然景觀融為了一體,十分和諧統一。波浪紋和魚紋的運用不僅賦予了西湖景觀設施和建筑美感,體現了江南水鄉獨有的文化韻味,強烈地彰顯了江南地域文化的特征,同時游客在休息和游覽的過程中能清晰地識別出來。城市空間的構建需要應用具有地域識別性的元素,傳統紋樣的融合是一種有效的途徑,有助于傳播城市文化。
四、傳統紋樣在城市空間區域中的創新應用
(一)生活空間的應用
休息與放松是生活空間的主要功能。傳統紋樣應用在生活空間的主要作用就是營造出寬松、愉悅的空間環境,包括裝飾物和空間建筑材料。對于空間材料的紋樣呈現,通常在整體建筑外立面中使用紋樣營造整體風格。而空間內部(屋頂、地面、墻壁)就取決于多樣性的裝潢材料。這些都需要居住者合理搭配,從而實現統一的風格展示,紋樣在此過程中賦予了空間層次感,使其風格統一。裝飾物紋樣更加體現了居住者的品味,書畫裝飾紋樣、家具裝飾紋樣等這些高度凝練的文化符號,可以陶冶情操、使身心愉悅。傳統紋樣以多樣化、創新化和實用化為發展趨勢,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美的享受[3]。
(二)商業空間的運用
商業空間更注重的是顧客的體驗感和關注度。傳統紋樣作為一種文化載體,在提升公眾文化體驗和充實消費者情感體驗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4]。既能吸引顧客的眼球,又能引發情感共鳴,增強文化認同感,從而實現商業價值。可以將紋樣應用到墻體結構外立面、商品購物展示區、地面及招牌等商業空間的各個方面。在將紋樣應用到商業空間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既要充分展現出紋樣的獨特風格和魅力,又要保持有序分明的傳達效果,不能造成商業空間視覺的混亂與錯雜,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商業目的的同時讓人們感受到傳統紋樣的美。
(三)公共空間的創新
公共空間應用紋樣多以休閑、娛樂為目的,讓人們在放松的同時感受文化。紋樣的介入多以輔助的圖形出現在公共設施和空間材料中,還可以用于使用性較強的桌椅和空間裝飾物上。在不斷地融合新的空間材質進行應用的過程中,傳統紋樣也以自身的豐富造型衍生出多種應用設計。人們無論在街道、公園還是廣場都會感受到紋樣元素的創新,如雕塑通過紋樣進行創新,以增加公共空間的層次感;回紋、云紋或柔美的卷草紋應用于線性的圍欄,賦予其獨特的韻味;塊面的地磚采用連貫的吉祥紋樣,打破單一的構成。用巧妙的形式與方法將傳統紋樣融入公園、廣場以及街道各處,展現傳統紋樣特有的美學價值與功能特點,在不斷提升公共空間的視覺效果的同時喚起民眾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這些紋樣的融合不僅突顯了獨特魅力,使空間更加個性化,還引起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關注[5]。
五、結束語
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的融合是將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與城市規劃空間設計產業相結合的應用與探索。面對數字化智能化的城市,傳統的藝術元素可能會被數字藝術所沖擊,但從另一面來講,智能化數字化又給予了傳統紋樣新的介質和表現形式,就看我們怎么在不斷地創新中利用好這些寶貴的歷史資源。為了在現代的藝術形式中融入傳統的美學元素,實現文化的傳承,需要避免拿來主義的搬抄模式,對傳統紋樣元素不加轉化與創造就直接進行應用,我們要時刻避免這一點,要考慮到適應時代,應與時代特點、功能相互結合進行創新,在保留原有藝術價值的同時呈現新的活力與意義。對于城市空間的建設和更新,怎樣使傳統紋樣呈現出時代的新含義,怎樣使城市空間更具藝術性和實用性,都需要我們對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有深度的了解與創新。當然,傳統紋樣與城市空間的融合最重要的目的是傳承傳統文化和打造城市美好生活空間。
參考文獻:
[1]盧煊.東方紋樣藝術在品牌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23.
[2]楊嘉偉.傳統紋樣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應用 [J].包裝工程,2024,45(8):377-380.
[3]宋彩虹.傳統裝飾紋樣融入工藝美術方法與實踐研究[J].喜劇世界(下半月),2023(11):17-19.
[4]張玉婷,張瀚文.符號學語境下傳統紋樣視覺元素的創新設計研究[J].設計,2024,37(4):10-13.
[5]張婷婷.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在公共空間設計中的應用[J].大觀,2024(2):60-62.
(編輯: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