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形成以綠色信貸為主的多層次、多元化綠色金融市場體系。當前,綠色金融市場在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中仍存在融資結構不均衡、金融產品創新性不足等問題。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優化綠色信貸服務機制,增強低碳轉型綠色“牽引力”。創新綠色信貸產品,積極推廣碳排放權、排污權、收益權、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多渠道增加綠色信貸規模。擴大碳減排支持工具試點銀行范圍和支持領域,用足用好煤炭高效清潔利用專項再貸款,加大綠色低碳發展領域信貸投放。探索碳金融創新,建立企業碳賬戶,根據企業碳減排力度,在貸款額度、利率及貼息政策上給予支持。完善綠色信貸專營網絡,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綠色金融事業部、綠色支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開展特色化、專業化綠色信貸服務。精簡業務辦理流程,開通綠色審批通道,實行限時辦結機制,切實提高綠色融資效率。優化信貸期限結構,適當放寬抵質押物限制、提高抵質押率、延長貸款期限,加大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全力滿足綠色發展融資需求。
建立多元綠色服務體系,構建低碳轉型發展“生態圈”。鼓勵保險機構介入,發揮保險的風險管理功能,預測低碳發展過程中風險事件,研發相應的綠色保險產品,為綠色產業發展樹立風險屏障和緩沖機制。積極發展綠色債券,支持有條件的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綠色集合債、項目綠色收益債、碳中和債等,優化綠色金融體系結構,緩解綠色信貸資金壓力。強化綠色擔保服務,探索建立政府性綠色融資專項擔保公司,靈活調節擔保費率,為綠色項目提供增信服務。
深化綠色金融發展長效,營造低碳轉型發展“大環境”。加強政銀信息共享,建立綠色信息數據庫,通過公布企業碳排放、環境違規記錄、生產能耗、社會責任等信息,構建企業綠色評級體系,為金融機構資金投放提供依據。健全激勵機制,運用財政獎補、貸款貼息、債券貼息、保費補貼、擔保增信和風險補償等手段,激發綠色金融主體積極性。推廣運用試點經驗,及時總結提煉、宣傳推廣圍場綠色金融試點的特色做法和先進經驗,形成可復制、可借鑒、可操作的綠色金融典型模式,以點帶面加速推動全省綠色金融發展。加強監督管理,加大綠色金融考核評價力度,引導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綠色金融場景建設和業務拓展,提高綠色金融業務發展質量。強化全方位風險防控,提升綠色金融風險的預判、應對和處置能力,有效防范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