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一頭牽著民生,一頭連著文明,是打造現代化品質生活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行垃圾分類,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也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在第二屆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期間,保定市政協召開雙月協商座談會,市政協委員結合各自專業領域,圍繞“探索生活垃圾分類有效路徑,助推‘無廢城市’建設”協商議政。
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為高質量開好此次協商會,3月份以來,保定市政協組成調研組,深入全市部分社區、企業等進行實地考察、調研、座談,開展微協商25次,收集到各類意見建議200多條,并召開專家深度協商會。在掌握大量一手材料的基礎上,力求把問題搞明白、搞透徹,提出有效建議。
垃圾分類是一種新時尚,更是一場持久戰。
甄增水委員建議,尊重實際和規律,優化調整生活垃圾分類政策,可按照新建小區、老舊小區、無物業小區3類,分層次制定示范小區創建標準,選取50個基礎條件好的小區以最高標準典型示范,選取30個條件一般的小區重點探索,選取20個老舊或無物業小區進行難點攻堅,以典型示范帶動工作開展。
朱海委員建議,加快推進收集點便民化改造,遵循方便投放、便于管理的原則,立足小區的空間場地等實際情況,深入調研,征求意見建議,制定投放點位優化工作方案,持續開展“撤桶并點”工作,讓垃圾分類更精準。
針對拾荒者翻桶倒桶現象,張紅艷委員建議,做好“拾荒”問題治理,建議社區、物業組織對拾荒情況進行摸底統計,了解其經濟狀況、生活來源,采取引導轉行、行為糾正、企業收編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做好引導工作。
“要讓回收物物盡其用、變廢為寶,全市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可回收物分出量逐年增加,但資源化利用程度不高。”市政協委員葛鳳娟提出,加快建設回收機制,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提高循環利用效率,提高可回收物分類利用率。
協商議政會上,委員們從各個層面、各個角度為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把脈問診,一個個新思路、“金點子”脫穎而出。市直部門負責人現場回應,紛紛表示將認真吸納委員意見,推動垃圾分類見行見效。
保定市副市長高懷軍認真傾聽委員發言,不時記錄委員建議。他向委員介紹保定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開展情況以及下步打算,并表示:“委員的意見建議符合保定發展實際,提出的對策方法讓我們很受啟發。希望委員繼續關心生活垃圾分類,匯聚全社會合力,營造健康綠色生活環境,為構建文明、無廢、和諧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保定市政協主席李俊嶺表示,政協委員要持續當好生活垃圾分類的實踐者、宣傳者、推動者,促進公眾養成分類處理生活垃圾的行為習慣,充分發揮協商式監督的特色優勢和作用,扎實推動意見建議落地見效,助推保定城市生態系統實現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