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年產200萬噸的油田,正在隴東高原上崛起。 供圖/長慶油田
初秋時節,走在中國石油長慶油田采油十二廠合水油田的道路上,一臺臺忙碌的抽油機、一部部聳立的鉆塔,正為建成年產200萬噸油田積蓄力量。
20多年前,隴東合水地區石油勘探歷經侏羅系找油、三疊系勘察和0.3毫達西超低滲透油藏開發試驗,均以“沒有找到高產工業油流和有效開發方式”而告終。隨著思想的解放、認識的突破和科學技術的進步,現在的合水油田正以“快速生長”的姿態向年產200萬噸油田邁進。
解放思想
2008年,長慶油田深化改革。采油十二廠的前身——采油一處由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整體向油田開發轉型,開啟了合水油田開發建設新征程。
“合水油田油藏類型復雜多樣,大部分屬于超低滲Ⅲ類與頁巖油儲層,開發難度極大,有‘磨刀石中的磨刀石’之稱?!痹搹S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周大霖介紹說。
難與易是相對的,難并不等于不能。在“三個重新認識”的指導下,該廠廣大科技工作者重翻老資料、重上老探井、重看老區塊,針對不同層系油藏發育特點,多點撒網開展技術攻關。
2009年,通過開展小水量、長周期、溫和超前注水開發,當年72口井實現了初期自噴,奠定了年產50萬噸油田的開發基礎。
思想觀念的大解放帶來了開發效益的大提升。合水油田從年產原油5.5萬噸起步,用6年時間建成了年產百萬噸油田,又用6年時間年產突破150萬噸,目前達到年產200萬噸的生產能力。正如該廠廠長、黨委副書記吳大康所說:“表面看是開發模式的轉變,實際體現的是思維方式的轉變?!?/p>
實事求是
合水油田的油藏品質低,而且與各類環境敏感區重合交替,動用難度難上加難。
“只有和油藏做朋友,認清對方、認清自己,才能精準施策獲取更多油流。”吳大康介紹說,“面臨復雜情況時,實事求是是我們解決問題、攻克難題的法寶?!?/p>
針對先天不足的超低滲透儲層,該廠以“大幅提高油氣平均采收率、大幅度降本增效、最大限度保護生態環境”為目標,不斷向“磨刀石中的磨刀石”發起技術攻關,率先完成國內首口2千米、3千米長水平井。
“以深帶淺”,該廠建成了長慶油田首個最大淺層整裝開發區塊,建成了國內首個百萬噸整體水平井開發示范區,以占全廠井數1/4的水平井貢獻了全廠1/2的原油產量。2023年,該廠生產原油液烴195萬噸,自然遞減和含水上升率位居長慶油田最優水平。
在合水油田的探明儲量中,頁巖油占比60%以上。針對頁巖油儲層發育特點,該廠反復試驗、不斷探索。“合水油田可以說是長慶油田頁巖油開發的試驗田?!眳谴罂到榻B說。
從時間軸上看,長慶油田第一口頁巖油井寧平1井,頁巖油全國第一口2千米、3千米長水平井,第一口可溶橋塞試驗井,都在合水油田。
從井型上看,短水平井的注水、注氣開發,長水平井的分段壓裂、密切割體積壓裂,都在合水油田進行試驗。
從壓裂工藝上看,最早的低濃度胍膠、稠化水等壓裂液在合水油田得到了應用;速鉆橋塞,包括可溶橋塞、連續油管,都在合水油田各個階段得到實驗和開發應用。
2023年,長慶油田頁巖油產量突破200萬噸,其中1/3來自合水油田。昔日的試驗田蛻變成了今日增儲上產的主戰場。
科學開發
既求高產量,更求好效益。
該廠將70%的精力放在油藏管理上,連續3年開展注水大會戰。“過去我們講油水并重,現在我們讓注水先行。通過3年注水大會戰,我們充分認識到今天的注水質量就是明天的原油產量?!痹搹S地質負責人張洪軍說。
不斷探索水平井高效開發新路子,該廠總結形成了水平井+注水開發、水平井多小層立體開發、長水平段密切割體積壓裂、氣驅補能、水平井“3+1”管理等水平井蓄能、壓裂、驅油一體化關鍵技術系列,建成了長慶油田首個全部由千噸級作業區組成的采油廠。
油藏低品質,但不代表開發低水平。不斷推廣應用新工藝新技術,該廠形成了大井叢、立體式、差異化布井,長水平段細分切割體積壓裂,集約化、橇裝化、低碳化扇形井網高效開發模式。
僅2023年投產的合H9平臺,采用扇形井網布井24口,占地面積39畝,動用地下儲量1040萬噸,年生產油氣10萬噸以上?!坝靡粋€點掃了一個面,以最小的生態擾動實現了最大資源動用?!眳谴罂敌蜗蟮卣f。
種種有力舉措之下,合水油田開發水平保持最優。2023年,全廠人均勞效位居長慶油田采油單位第一。
良性發展
產量是根本,綠色低碳更是內在要求、核心所在。
自合水油田開發建設第一天起,該廠就把伴生氣利用作為環保工程、效益工程、提產工程、“雙碳”工程來推進。井口密閉生產、站點密閉輸送、管網等設施配套建設,建成伴生氣處理裝置13套,年回收處理規模1.5億立方米,生產液烴10萬噸,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萬噸以上。同時該廠率先開展烴源氣驅試驗,讓伴生氣為頁巖油開發補能。
油不落地、氣不上天、水不外排,不負青山不負人,綠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銀山成色更足,“全國綠化模范單位”“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工程”“甘肅省綠色礦山”……合水油田綠意十足。
與此同時,充分利用光照充足的有利條件,該廠全面加快分布式光伏建設和“零碳”井場建設,建成分布式電站148座,日發電11萬千瓦時,累計生產綠電2000萬千瓦時,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萬噸。
走進合水油田,井站里的光伏板與抽油機和諧共處?!扒鍧嶋娏κ俏覀儚S邁上200萬噸油氣產量、走低碳發展之路的重要舉措。合H9平臺日發電量8000千瓦時,已實現‘零碳’采油。”該廠生產運行部主任郭振平說。
“要像抓油氣產量一樣抓新能源。”吳大康強調,“隨著氣、光、地熱、CCUS等重點項目的推進實施,這場綠色之約將會釋放出更多的綠色動能?!?/p>
時間靜靜流淌,未來的合水油田該是什么樣的?當好長慶油田隴東地區原油生產主力軍、高質量建設好200萬噸現代化采油廠——答案就在共繪“大強壯美長”長慶新發展圖景中,就在合水油田奮斗者的腳步里。
責任編輯:陸曉如
znluxiaoru@163.com
長慶油田采油十二廠解放思想、突破認識、科學開發,加快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