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化,為傳統制造業做精做強賦能。 供圖/大慶石化
8月12日,在大慶石化煉油儲運部北油罐區,紅色的“七騰機器人”每巡檢至關鍵點,都會慢慢停下腳步,用兩雙由紅外熱成像儀組成的“大眼睛”認真查看異常情況,確定安全無恙后才放心走向下一個巡檢點。
“化工企業具有高溫高壓的特性,機器人能夠完成裝置突發或異常工況下的巡檢工作,降低員工暴露發生率,為一線員工提供更多安全保障。”煉油儲運部輸轉聯合作業區北油庫班長姜濤說。
機器代人巡檢、小神探智除隱患……大慶石化正在積極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將數智化大規模用于生產、研發等工作,以數字技術賦能生產各環節提質增效,真正迸發出強大的新質生產力。
搭建數字平臺提高生產效率
在大慶石化化工區生產指揮中心,上百臺控制電腦飛速運行,電子屏幕上閃爍著各種數據和圖像,展現著數字化生產管控的圖景。
“當我們遇到生產異常、生產波動時,可以第一時間通過指揮中心這個“大腦”,將明確的指令下發到一線崗位,讓員工知道該做什么和該怎么做,提高了生產指揮的效率。”生產運行處總調度室副經理趙丘陽說。
大慶石化強化頂層設計,著力推動煉油與化工、乙烯與下游生產相融合匹配的項目建設,重構產業布局,重聚發展動能,構建起集宏觀感知、實時調整、及時預警、精準執行四大功能于一體的生產指揮中心,實現了自控系統超強集中控制,上下游溝通更加便捷。
搭建數字化管理平臺的過程,像從馬車到汽車再到動車、高鐵的發展進程,不僅工作量大,難度更大。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大慶石化完善現有業務系統,將各環節進行數字化整合,實現了全業務、全要素、全專業的自動化監控、分析和對標。同時,通過深化MES、APS等統建系統綜合應用,梳理并規范原油原料、能耗物耗、裝置運行等各項基礎數據,實現了企業內部數據全部自采計算、外部數據通過集團公司平臺自動獲取。
目前,大慶石化擁有ERP、APS、MES等各類信息系統100余套,初步搭建起適應生產經營需要的數字化管理平臺,在243條巡檢線路上設置了2000多個巡檢點位,預計年底前實現全公司覆蓋,還將陸續開展23個信息化項目,預計2025年完成重點業務場景建設,2035年全面實現“數字大慶石化”建設目標。
匯聚數智力量提升管理能力
8月12日,乙烯二部裂解裝置區設備工程師王晗手持智能巡檢儀,靠近電子巡檢牌。“嘀”的一聲響,這個巡檢點的任務出現在顯示屏上。他輕點顯示屏上的“提交”按鍵,收集到的數據就實時上傳到了智能巡檢系統。系統WEB端接收數據后會自動生成追溯報表,對生產過程進行全面監控和分析。
隨著數字化的發展,數據采集成為工廠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環節。大慶石化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收集各方數據進行實時分析,為生產的穩定運行提供數據支撐。今年年初,智能巡檢系統在煉油一部、乙烯一部等單位試運行。
按照中國石油煉化新材料公司精細化管理要求,大慶石化進一步提升數據分析功能、強化生產監控與考核、提升數據質量,完成了產銷協同跟蹤、周平穩率分析、月度負荷率分析、波動指標監控和生產均衡進度分析等多項工作,大大提升了生產運行精細化管理能力。
“通過監測預警功能,我們可以提前發現運行問題,準確判斷設備情況,進而進行安全、科學、有效的管理。”煉油一部重油催化二裝置區技術員薛睿說。去年,大慶石化15套裝置創長周期運行紀錄,12項指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8月12日,在大慶石化消防保衛聯合指揮中心,手持集群對講機的消防支隊通訊參謀楊啟旺一邊接收報警信息一邊發送處置指令,精準快捷。楊啟旺指著整面墻的電子監控屏說:“發現應急突發事件的時侯,我們會通過對講系統第一時間將指令傳達到巡邏隊和守衛隊,應急反應時間由過去的1分鐘縮減到現在的10秒鐘。”據他介紹,接下來他們將對公司172套裝置進行一個三維模型搭建,將9100路的火災報警控制點、2200路的視頻監控、消防水系統和消防救援物資等信息逐步輸入應急救援信息系統,實現人防向技防的轉變,真正憑借科技的力量實現本質安全。
創新數字技術加快轉型升級
大慶石化依托扎實的基礎設施、高效的智能化工具、創新的技術手段,將數字技術與核心業務充分結合,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大慶石化成立“橡塑產品二維碼查詢質檢單功能”項目,實現了產品的正向跟蹤與反向溯源,通過包裝袋上的二維碼可以查詢到產品的批號、包裝數量以及其他的指標。“客戶只需要用手機輕輕一掃,各種信息就顯示出來。”化工一部技術開發項目組組長段兆磊說。
目前,在聚烯烴部和化工一部,新噴碼設備已安裝調試完畢,聚乙烯、聚丙烯、橡膠等產品也完成包裝升級。
走進大慶石化公司機械廠聯合廠房,在重型容器制造、輕型容器制造、換熱器制造、室內料場和特殊材質設備制造5個功能區,智慧化元素隨處可見。“慶化機”智能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容器制造車間,設備上的二維碼引人注目。通過在App上掃描,操作者可以掌握生產環節的實時動態信息,并可對施工過程進行指導和確認,用戶也可掃碼了解產品的基本信息。另外,換熱器和墊片數據庫可根據用戶在用設備的運行狀態、產能效用、壽命期限的統計,及時預警提醒。
“焊接好比做衣服,不但要有好的縫紉機和縫紉技術,布料還要裁剪整齊,縫線也要結實美觀。”大慶石化機械廠女工田麗啟動預制程序后,管頭焊接機器人便開始了自主作業,“機器人‘上崗’,避免了人為因素造成產品質量缺陷,生產效率提高了23%,物料、能耗、人工等成本也都降到了最低。”
責任編輯:鄭 丹
znzhengdan@163.com
大慶石化數智工廠實現了全業務、全要素、全專業自動化監控、分析和對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