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育苗忙 市場需求旺
眼下,正是辣椒育苗的關鍵時節。在吉林省洮南市洮府街道增勝村辣椒育苗大棚內,工人正在緊張忙碌著辣椒幼苗的種植工作。今年洮府街道計劃育苗2億株,從5月15日至5月末,在這里培育的2億株辣椒成苗,將按照訂單陸續發往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及省內各地。
洮府街道具有成熟的辣椒育苗技術和優質的土地資源。如今洮府街道育苗面積達到1300畝以上,可供應大田種植面積6萬畝,育苗期間可帶動就業1萬人次。
辣椒育苗產業的飛速發展離不開當地產業政策的大力支持,自2002年起,洮府街道先后建成了蔬菜大棚4300余棟,其中暖棚1500余棟,冷棚2800余棟,極大地推動了洮府街道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據了解,洮府街道將繼續擴大辣椒育苗產業規模,持續提升育苗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全力打造辣椒育苗聚集地。
我國選育出短生育期“雙高”油菜新品種
近日,由湖南農業大學劉忠松教授團隊選育的短生育期優質油菜宜機收新品種湘油228,相較我國短生育期品種選育標準要求的畝產量、品種含油量兩個關鍵指標,該品種均實現了20%以上的增長,成功解決了當前短生育期油菜品種產量偏低、含油不高的難題。專家組一致認為,該品種具有成熟期早、豐產性好、抗倒抗病性好等優點,適宜在“稻—稻—油”“ 稻—再—油”等三熟制地區推廣應用。
劉忠松團隊選育的湘油228品種含油量高達48%,為高產、高含油量的“雙高”品種。此外,該品種株高中等,適宜機械化種植和收割,是適合三熟制地區遲播高密種植及兩熟制地區高產種植的優良品種。湘油228品種在極端氣候中,也表現出了較好的抗凍能力,結實情況好。下一步,團隊將著力加大推廣,盡快實現新品種的成果轉化落地,助力我國優質食用油增產。
粵桂邊界首批牛戴上“身份證”
近日,在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大玉口鎮群星村,13頭牛陸續戴上了自己的“身份證”。這是粵桂邊界第一批戴上“身份證”的大型飼養牲畜。
由于粵桂邊界地區規模化、放養式的飼養方式,大型牲畜權屬糾紛時常發生,為從源頭預防類似矛盾糾紛,封開法院聯合蒼梧法院同步向所在地的職能部門制發司法建議袁攜手推動粵桂邊界地區大型飼養動物野一物一碼冶科學管理機制落地遙讓農戶有效地識別牛只權屬信息,為省際邊界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做有益探索。
沙漠溫室水稻在新疆和田試種成功
日前,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科研團隊在新疆和田沙漠溫室首次試種的快速繁育水稻試種成功。
中國農業科學院都市農業研究所研究員王森介紹:“我們這次用的是當地的新稻1號水稻品種,采用的是快速繁育的技術方法,其中育秧時間花了15天,我們在2月將水稻秧苗定植到這個無土栽培的槽子里面,到現在為止,整個生產周期是60天。”
在和田,不少溫室大棚都是建在推平的沙漠上,建設成本比內地用地便宜很多,而且和田特殊的地理條件是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品質提高。科研團隊在和田采用精準調配的營養液替代土壤,進行無土栽培,再通過人工光源和環境調控技術對水稻開展光控和溫控干預。經過兩年多的試驗,團隊終于攻克了在沙漠溫室條件下水稻快繁生長的關鍵難題。
林下飄藥香 綠了青山富了村民
眼下正是早稻育秧好時候。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金山鎮搶抓農時,利用晴好天氣開展早稻集中育秧。金山鎮富榮村黨支部書記李念介紹,集中育秧的秧苗產量多、質量好,在滿足本鎮農戶用秧需要的同時,還可以為周邊鄉鎮提供商品化育秧服務。
“以前育秧我們需要買種子、播種和兩次移栽,耗費不少勞動、時間和金錢成本。”農戶閆地耕說,現在通過購買集中育秧服務,只需每畝水田交240元,就可以得到育秧和機械插秧的服務。據悉,譚慧片區為農服務中心一期工程占地1400平方米,分育秧和烘干2個功能區,擁有幾十套農機設備,服務能力可以輻射金山鎮一半村落和鄰近的綿陽鄉鎮。該中心具備“耕、種、管、收、儲”全程服務能力,將極大程度提升周邊村鎮機械化生產能力。
靈丘全力孵育鄉村振興“雛雁”
今年以來,靈丘縣深入學習貫徹中央關于實施村黨組織帶頭人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工作要求,出臺《進一步加強農村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方案》,全力孵育鄉村振興“雛雁”。
該縣重點把45歲以下、大專學歷以上的農村優秀人才作為后備干部選育的重點對象,由縣級領導牽頭、鄉鎮組建工作專班進行逐村摸排,采用“三推”“三訪”的方式綜合分析確定后備干部人選,由縣委組織部統一建庫并動態更新,做到精準到人、梯次有序。對入庫的農村后備干部,采取定向培養和全面培養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類培育。
在村“兩委”班子出現空缺時,優先安排后備干部通過法定程序任職,并對其中各方面表現優秀的后備干部,積極為他們創造機會,優先推薦擔任村“兩委”主干。今年以來,已有2名前期培養成熟的后備干部任職村黨支部書記。
首款柑橘液相育種芯片“橘芯1號”獲專利授權
近日,西南大學柑桔研究所國家柑橘品種改良中心團隊研制出的世界首款柑橘液相育種芯片———“橘芯 1 號”,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團隊通過對國家柑橘種質資源圃300 多個代表性柑橘種質資源進行深度重測序,篩選出4 萬余個核心SNP(單核苷酸多態性)位點。同時,他們加入了數千個與柑橘重要性狀緊密關聯的SNP 位點,利用靶向捕獲技術,開發出柑橘全基因組40K液相育種芯片。
“橘芯1 號”將為開展柑橘生物育種、開發柑橘全基因組選擇育種平臺奠定基礎,有助于設計培育優質、高(多)抗等柑橘新品種,具有巨大應用前景。目前,團隊正在用“橘芯1 號”加速培育抗黃龍病和潰瘍病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