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多用途的無人機悄然興起,大工科技的系留無人機作為特殊的長航時大載重空中平臺被重點關注
為探索發展低空經濟形成新質生產力,延慶作為首批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啟動建設北京市無人駕駛航空示范區。北京大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工科技)作為第一批入駐延慶航空試驗區的企業,在園區的引導和扶持下,不斷創新發展,以技術突破為核心,拓展應用場景,成為園區的重點企業,為低空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像風箏一樣放飛的無人機
近年來,多用途的無人機悄然興起,大工科技的系留無人機作為特殊的長航時大載重空中平臺被重點關注。
“飛行平穩,控制參數再調試處理一下。”北京延慶中關村園里,大工科技工程師李衛紅正和同事們一起進行無人機試飛測試,測試合格后,這臺無人機將正式投入市場。和大多數無人機不同的是,這臺無人機有一根線纜牽引。李衛紅介紹,這種無人機叫系留無人機,是通過線纜連接無人機和地面裝置形成高空平臺的一套系統。“電源轉換是這套系統的關鍵,我們突破性地實現了上千伏高壓的平穩轉換,并采用碳化硅材料提升電源性能。”
系留無人機系統是像風箏一樣放飛的無人機。通過系留線纜給無人機和任務載荷持續供電,使無人機可24小時不間斷空中懸停,確保搭載的應用載荷設備持續工作,并可將空中信號通過線纜內的光纖實時穩定回傳。因其可長時間不間斷執行任務、載荷大、信號傳輸穩定、部署靈活、操作簡便等突出特點,已成為不可或缺的優質空中平臺應用解決方案。
大工科技專注于此,在該領域獨樹一幟,成為系留無人機行業的龍頭和標桿企業,現已形成工業級無人機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為一體的經營模式。其核心產品系留無人機系統具有全球領先水平,目前在國內系留無人機市場占有率第一,位居該細分領域頭部地位。
大工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確實比較有特點,不是普通意義上的無人機,而是以無人機形式構建的一個長航時的空中平臺,可隨時架設,掛載不同設備發揮不同作用。尤其在應急通信領域有重要價值。”
近幾年,延慶區在無人機產業聚集和發展方面成績斐然,大工科技也成為首批入駐延慶航空試驗區的企業,把研發、生產和組裝試飛全部落地延慶,卓越的配套環境讓其如虎添翼。“我們落戶延慶園后,依托良好的廠房和常態化空域資源,實現了批量化生產和交付,無人機從生產、測試到出廠的周期從兩個月縮短到一個月。”大工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作為系留無人機領軍品牌,大工科技已成為基地的標志性企業。大工廠區和緊鄰的無人機科技館及配套完善的無人機檢測中心一起組成了一條龍展示空間。科技館展區分為應用場景區、無人機超市、科普展示區和自助零售區等。不僅展示無人機模擬作業場景,也通過靜態展示實現產品及品牌推廣,同時還結合線上交易平臺,為企業帶來更多交易機會。“來自政府、國企、海外客戶的試飛觀摩,對提升基地形象和關注度起到積極作用。目前,大工科技在延慶工作的工程師和飛手已有20余名,我們正在積極和高校合作,組織實習和教研活動,吸引優秀的畢業生加入。”大工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空天應急守護通信“生命線”
一直以來,安全工作都是事關人民福祉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大事。國家對此高度重視,提出了總體要求和重要部署。地方各級應急管理部門積極響應,在提升災害應急能力方面深入開展一系列重要工作。其中,加強應急通信保障力量建設,提高重大災害事故前方指揮部和救援現場通信保障能力的推進工作尤為突出。
近期,河南省應急管理廳根據國家應急管理部要求,進行了應急指揮通信裝備項目的招標。其中,大工科技的經典產品DG–M20以突出的指標參數、豐富的實戰經驗成功中標。
DG–M20曾在2024年葫蘆島抗洪救援、2023年京津冀“杜蘇芮”臺風特大暴雨救援、2022年東航空難救援應急通信基站搭建等重大災害救援中發揮重要的現場應急通信保障作用。
2023年8月初,受臺風“杜蘇芮”影響,華北、黃淮等地出現極端降雨天氣,部分地區出現洪澇和地質災害,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8月4日,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統籌指揮調度下, 大工科技的DG–M20系留式無人機搭載通信基站在北京市受災嚴重的昌平區流村鎮高崖口村迅速升空,現場實測網速可達近30Mbps。臺風救援期間,DG–M20系留式通信無人機也千里馳援河北淶水、東北五常等重災區,持證飛手連夜在災區完成無人機安裝、調測和試飛工作,確保升空后及時恢復周邊網絡,打通了應急通信保障“生命線”。
DG–M20系留式無人機應急通信高空基站作為一種全新的應急通信方式,在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引發大面積通信中斷時,使用無人機將基站設備部署在200米空中,可長時間保證半徑約5公里范圍內的通信信號覆蓋,支持約1500個用戶同時接入。配合多用途越野衛星應急車,可以擺脫光纜、電力等束縛,通過我國發射的亞太6D通信衛星,實現全天候、全時段、跨地域,快速建立天地一體的通信保障能力。
系留無人機在應急救援場景中,因其部署靈活,浮空時間長,信號傳輸穩定安全等特性,已經成為不可或缺的應急裝備。國家消防救援部局在下發各省的各類消防裝備升級采購指導意見清單中,將系留無人機納入專業任務無人機體系,用于架設應急高空基站,增強各類公專網通信設備覆蓋能力,提供現場的通信中繼,照明和喊話等功能。2022年工信部組織的應急通信高端裝備征集比選活動中,大工科技的系留無人機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第一名,由此可見國家對應急相關裝備升級、創新的高度重視,更突顯了系留無人機在應急通信領域的價值。
搭載應用場景不斷擴大
系留無人機是工業級無人機的細分市場,作為穩定的空中平臺,其搭載應用的場景不斷擴大。大工科技的系留無人機在建黨100周年天安門慶典直播、國家應急部數字化戰場演練、印度尼西亞世界級摩托車大賽現場安保等重大活動保障中屢獲贊譽。
“央視新聞·正直播”這個圖標對大工科技來說顯得非常親切,作為合作方大工科技攜手央視成為諸多重大演練活動、實戰保障的參與者、見證者、服務者。
2015年,央視積極探索利用特種裝備解決在一、二百米高空實現高清信號實時傳輸的問題。大工科技系留無人機與央視不期而遇,彼時的大工科技初出茅廬,系留無人機也還是鮮為人知的神秘設備。但大工人有不畏挑戰的勇氣,有堅韌不拔的性格,一次次嘗試,一次次優化,終于達成預期,得到央視的認可,而這一次牽手就一路走到今天,目前大工科技依然是央視唯一的系留無人機高空機位合作方。
與央視合作數載,大工科技系留無人機見證了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息息相關的重大事件。2017年廈門金磚會議現場直播、2018年港珠澳大橋開通直播、2019年建國70周年拍攝北京夜景、2021年建黨100周年拍攝天安門廣場慶典盛況、2023年中亞五國峰會直播演練……央視系留無人機高空機位的超高清直播一次又一次將現場最真實、最生動的畫面以獨特的視角呈現給觀眾,“我們為祖國驕傲,也為自己驕傲。”大工人如是說。
從大工科技走出的產品,經歷過大量實戰考驗,大工科技未來也同樣肩負著技術迭代、測試驗證、質量提升、量產保障的重任。在2024年的第八屆世界無人機大會上,大工科技首發了400米高升限大載重的系留無人機系統DG–M40。400米升限又一次成為行業標桿,引領行業發展。24小時超長浮空懸停;大載重多功能載荷適配;一體化中心盤,航電、系留電源分層布局,高度集成;系留線纜同軸設計,散熱迅速,收放自如;專利支撐的系留控制系統和電源轉換系統;信號傳輸穩定安全、部署靈活、操作簡便。同時,為適應作訓復雜環境,大工科技對該系留無人機起降平臺箱進行了適應性優化,抗沖擊能力更強,適應度更高,便捷性更好,高顏值箱體也首次亮相。
在產品迭代升級的同時,大工科技也在應急保障的路上不斷潛心探索,堅定前行。“國家持續加強應急建設的決心堅定如一,系留無人機市場的需求全面釋放,大工科技也將以十年積累,專注鉆研,不斷創新,在系留無人機領域做出更加突出的貢獻。”大工科技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