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臺區將著力解決低空空域管理難題,致力打造首都乃至全國的低空經濟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主陣地、飛行器高端研發制造承載區、低空飛行管控系統策源地
低空經濟新賽道催生出萬億級產業,豐臺區瞄準未來低空飛行規模化發展趨勢,向新質生產力要增長動能,競速低空經濟萬億級產業新賽道。遵循以技術研發帶動產業發展理念,豐臺區將著力解決低空空域管理難題,致力打造首都乃至全國的低空經濟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主陣地、飛行器高端研發制造承載區、低空飛行管控系統策源地,在全市率先打造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示范區。
基礎全技術優
中關村豐臺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發展低空經濟,豐臺區具有扎實、全面的產業基礎和技術優勢。豐臺區擁有軌道交通、航天航空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眾多與低空經濟密切相關的科研院所,對完善低空經濟上下游產業鏈、形成低空經濟產業生態起著重要作用。發展低空經濟對于豐臺區來說,是順勢而為,更是厚積薄發。
豐臺擁有全國重點實驗室2家、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9家;擁有軌道交通、航天航空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低空經濟的初步形態已經形成,區內聚集115家低空經濟重點企業、110家外圍關聯企業,分布在低空制造、低空保障、低空飛行和綜合服務等產業鏈環節。其中,涉及無人機、低空防御系統、高精度導航、雷達、通信裝備等領域核心企業16家,產值規模近400億元。
在飛行器研制領域,豐臺區內的航天一院、航天三院在無人機的結構、設計、動力系統及制造工藝等方面已達世界級水平。航天十一院擁有國內最全無人機型譜,其生產的民用長航時固定翼無人機保有量列全國首位,其彩虹系列無人機產品達到國內頂尖水平,彩虹8系列無人機、彩虹3、彩虹4等均可應用于國內民用低空經濟領域。民營企業北京應龍無人機技術有限公司2023年5月入駐豐臺園,亦聚焦無人機核心零部件、飛控系統、無人機整機的研發創新。
在空域管理和飛行保障領域,豐臺區內的鳶飛科技已持有國家級無人機云系統牌照,中國通號、交控科技、中船海豐等已實現階段性突破。交控科技和中國通號為向低空尋求新的市場機會,將安全控制、智能感知、調度指揮等技術,遷移至低空空域管理領域。
目前中國通號、鳶飛科技等企業正在進行系列數字化低空交通管理系統的創新研發。中國通號、交控科技正在推動成立低空管控研究中心,著力開發集合“空中高德”“空中信號燈”“空中安全控制”等多功能為一體的低空管控平臺,加強低空經濟頂層設計。“我們正在以‘低空高德’為定位,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會同行業及跨行業合作伙伴,加快擴展低空經濟智慧應用的生態體系,在低空智聯網、數字低空、低空新基建等方面推動低空經濟的發展。”鳶飛科技副總裁周震博介紹說。
中國通號相關負責人表示,通號集團將切實發揮央企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構建低空空域管控、無人機制造、服務運營“三業一態”產業格局,發揮智控核心技術優勢,放大“根技術”同心圓,打造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統,解決低空大規模、安全飛行難題,助力低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在低空飛行器、數字起降場、地面配套服務系統和設備、低空監管系統和反制設備等領域,豐臺區具有領先的技術優勢,未來將著力推動關鍵部件生產和核心技術研發,盡快形成規模效應。
“豐臺區還計劃圍繞低空制造、飛行應用、基礎設施、飛行監管、服務保障等,支持企業開展標準制定,形成一批豐臺企業參與起草制定的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豐臺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對于豐臺區在發展低空經濟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中國信息協會通用航空分會副秘書長彭偉毅表示充分肯定,“豐臺區科技人才聚集,擁有眾多航天科工企業、行業頭部企業,產業基礎深厚。這些優勢都是發展低空經濟最大的資源,而這些資源與一定的空域管理相結合,將為首都乃至全國低空經濟的發展提供科技助力。”
建生態搭平臺
優質的產業空間對企業項目落地及后續發展極為重要,豐臺區先期開放豐臺科技園東三期10萬平方米低空經濟產業空間,已與30余家京外低空經濟領域企業對接洽談,吸引西安愛生技術集團有限公司、山東龍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入駐。
永定河以西,中關村豐臺園正在規劃建設200萬平方米的低空經濟產業園。其中,研發基地和制造基地各占100萬平方米,系統規劃產業園配套基礎設施、綜合檢測實驗室等。至今,已經籌備好中車二七廠、首鋼二通廠26萬平方米廠房空間,5000套人才公租房,可直接對接企業和人才落地。
豐臺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辛莊片區將依托北宮鎮辛莊村集體產業用地,打造無人機制造研發和應用驗證基地。西二區片區將打造低空創新研發和智能制造中心,落位未來技術研發、航空器制造和低空應用場景展示。
除規劃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為產業鏈企業創造物理空間外,豐臺也在通過設立產業基金、打造產業生態的方式更加全方位、立體化地為發展低空經濟筑基。
豐臺區正在籌劃成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基金,聯合頭部企業、調動社會投資機構,共同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快速高質量發展。總規模50億的產業基金,將由豐臺區政府與行業頭部企業共同發起,以真金白銀為培育低空經濟產業提供資金保障。打造產業生態方面,豐臺區政府于今年發起成立了北京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聯盟,其目標是聚攏產業鏈上下游資源,搭建政、產、學、研、用協同平臺,形成低空經濟產業生態。在聯盟的推動下,今年9月,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技術重點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
“低空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是低空經濟運行的關鍵,實驗室瞄準低空‘高頻次、異構、多主體、融合空域’等運行總體需求,培育飛行器智能化控制、低空通信導航、低空感知探測、低空空域數字化、數字低空規劃及管理運營、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六大技術方向。”豐臺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實驗室成立后,將有多家企業聯合高校開展技術攻關,建設應用場景構建管控系統平臺。“主管部門、頭部企業、高校等在重點實驗室這一平臺共同發力、持續攻關,形成的技術、產品及服務等將進一步反哺豐臺區及北京市的低空經濟發展,并且還會輻射到京津冀地區甚至全國。”
培沃土造引擎
低空經濟已成為經濟增長新的重要引擎。豐臺區將持續發力低空經濟,促進產業集聚和創新發展,扎實做好低空經濟發展這篇大文章,全力推動豐臺區低空經濟加速高飛。
在政策引導方面,豐臺區重磅發布《關于促進豐臺區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2024―2026年)》。指導意見指出,力爭到2026年,豐臺區低空經濟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低空經濟產業重點企業突破200家。同時,還將培育5―10家低空經濟領域優質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形成航空器全譜系的研制和服務能力;建設1―3家低空經濟領域創新平臺;建設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檢驗檢測、適航驗證技術服務平臺。
低空管控是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向,對此,指導意見也明確指出,豐臺區將依托軌道交通、航天航空兩大千億級產業集群,發揮優質企業智能控制技術優勢和產業化能力優勢,著力開發低空運行監管系統及服務平臺,解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中的飛行管控難題,形成豐臺技術方案,為低空運行報告提供技術支撐。
值得關注的是,未來,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將更加廣泛,涉及農林、環保、應急、自然資源、氣象、水利、公安、交通、文旅等多個領域的低空飛行服務。豐臺區將支持拓展低空航空器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支持區內企事業單位在周邊及京外有條件的地區搭建無人機物流配送、生產作業、應急救援及載人eVTOL商業飛行、全空間無人體系協同等應用場景。
“豐臺區因地制宜、錯位發展,瞄定產業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加大政策扶持、做優創新生態、加速產業集聚,在全市率先打造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示范區。”豐臺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豐臺區將加快發展低空飛行器核心產業鏈,依托科技創新資源及產業鏈優勢,推進低空飛行器整機研制,突破關鍵零部件核心技術,加強產業鏈配套能力建設。
記者了解到,依托低空產業促進政策,豐臺區將加快培育低空經濟產業發展載體,強化重點企業支持,加強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建設低空經濟產業園,在空間保障、場地建設、設備購置、人才引進等方面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提供保障。
“我們將對無人機、eVTOL、飛行汽車整機及關鍵部件研制,數字化低空飛行及監管服務技術研發,低空經濟領域科技創新平臺、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低空經濟領域各類標準制定,產業鏈、創新鏈織補,低空經濟特色園區建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豐臺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豐臺將加快聚集eVTOL、多型號無人機、管控系統等核心企業,形成產業規模效應,推進北京市低空經濟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提升,為服務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提供有力支撐。
“豐臺有信心扛起北京市低空經濟發展大旗,有決心成為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沃土和新引擎。”豐臺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豐臺區將繼續深化“五子”聯動,推動低空技術裝備研制、低空管控平臺開發、低空運營服務三大產業格局落地見效,做核心技術的引領者、做標準的制定者、做體系的設計者,為促進全國低空飛行規模發展、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做出豐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