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殷商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典型代表。鄭州作為早期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文化資源豐富,特別是鄭州商城遺址的發現,代表了早商文明的發展高度,對于之后的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充分挖掘弘揚鄭州殷商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既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也有利于增強鄭州的歷史文化底蘊,堅定文化自信。
鄭州殷商文化的精神內涵
鄭州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從舊石器時代開始,鄭州地區就是人類理想的棲息之所,從李家溝遺址到裴李崗遺址,再到大河村遺址、雙槐樹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后又經龍山時代的發展,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同時,鄭州亦是商代早期的核心區域,目前考古發現的鄭州商代遺址眾多,其中以鄭州商城遺址最具代表性。鄭州商城遺址發現于1950年,總面積約25平方千米,經過歷年來多次考古發掘,在遺址中部發現鄭州商城,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青銅器、玉器等文化遺存。
商王朝以鄭州為中心,不斷向四周開拓,逐漸匯集各地先進文明要素,形成了獨特的殷商文化,其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
一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在上古時期,人類生存能力較弱,高度依賴自然,認為山川萬物有靈并賦予神權色彩,人們尊敬自然、敬畏自然,希望通過祭祀祈求獲得保佑。殷商時期,神權色彩愈加強烈,考古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及祭祀遺址,反映出殷商時代占卜祭祀的興盛。這種占卜祭祀不僅表現出人們對于自然的敬畏,同時也加深了人們對自然的認知。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樸素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提倡尊重自然、順應自然。
二是敬天法祖的倫理觀。商代人們認為上帝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他們通過頻繁的祭祀活動,以求得庇護與指引。《尚書·湯誓》記載:“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商湯借用夏朝違反了天命而進行征伐,從而宣示自身政權的合法性與正義性。此外,商代人們不僅祭祀天地自然神靈,同時也祭祀祖先神,這不僅是出于鞏固王權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人們對祖先的敬意與感恩。隨著商代社會的發展,王權的加強,對祖先的祭祀變得更加豐富與重視,這也成為中華民族孝慈倫理的淵藪。
三是寬仁愛民的政治觀。寬仁愛民的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殷商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寬仁愛民的精神,《淮南子·修務訓》記載,商湯“輕賦薄斂,以寬民氓。布德施惠,以振困窮。吊死問疾,以養孤孀。百姓親附,政令流行”。此外,無論是《史記》記載商湯“網開三面”的故事,還是《呂氏春秋》記載“商湯祈雨”的故事,都反映出商湯的仁德思想,體現了殷商文化所具有的寬仁愛民的精神。
四是選賢與能的用人觀。在商湯治理天下過程中,秉持選賢與能的原則,任命奴隸出身的伊尹為相,《論語·顏淵》載:“湯有天下,選于眾,舉伊尹,不仁者遠矣。”伊尹為商朝的建立作了很大貢獻,他“以鼎調羮,調和五味”的理論幫助商湯治理天下,整頓吏治,促進了商代社會經濟繁榮。商代選賢與能的思想被后世繼承下來,逐漸成為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對后世人才選拔制度影響深遠。
鄭州殷商文化的地位及價值
鄭州地區殷商文化內容豐富,其作為中原文化和黃河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形成階段發揮著重要的支撐性作用。在中華文明起源階段,鄭州地區殷商文化以其獨特的包容性、先進性,通過對周邊文明要素的匯集與融合,呈現出領先的趨勢。殷商文化中所蘊含的天人合一、敬天法祖、寬仁愛民的精神內涵。這些先進文化不僅推動了當時殷商社會的繁榮發展,也對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影響,促進了區域間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為后來中華文明的形成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
殷商文化作為中國歷史上早期文明的重要代表,歷經數千年的傳承與發展,至今仍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首先,以鄭州商城為代表的殷商遺址的發現,不僅極大地拓寬了商代歷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為對商代前期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而且也為探索夏文化開辟了新路徑。其次,殷商文化的精神內涵對于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深入研究鄭州殷商文化的精神內涵,可以揭示出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自強不息、勇于創新、天人合一的文化基因,增強人們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推動中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最后,深入挖掘殷商文化,有利于提升鄭州文化競爭力,堅定鄭州文化自信。文化作為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城市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鄭州殷商文化深入挖掘,不僅可以推動文化產業的多元化和特色化發展,提升文化產業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助力鄭州“商文化”品牌的打造,同時對于推動鄭州現代化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鄭州殷商文化挖掘和弘揚中存在的問題
殷商文化有待深入挖掘
第一,鄭州作為殷商文化的核心區域之一,其獨特性尚未充分顯現。河南是殷商文化的重要發源地,特別是鄭州商城遺址的發現,展示了早商文化的發展高度。但目前對于鄭州殷商文化地位的研究稍顯薄弱,與安陽殷墟相比,鄭州殷商文化在國內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有待提高。第二,鄭州殷商文化內涵研究不夠深入。盡管鄭州地區出土了大量殷商時期的文物及遺址,但由于歷史久遠,傳世文獻資料較少,目前對鄭州殷商文化的研究多是關于考古發掘報告資料的整理匯編,主要聚焦于青銅器、建筑遺址等物質遺存,對于其背后所蘊含的社會結構、宗教信仰等深層次內容的研究相對較少。另外,鄭州殷商文化內涵研究多局限于歷史學、考古學等領域,與文字學、宗教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力度不夠,限制了殷商文化內涵的進一步挖掘,難以全面深入揭示殷商文化的獨特價值。
文化產業資源缺乏有效整合
第一,鄭州地區不同時代文化資源的整合利用有待提高。自新石器時代早期至夏商周3代,鄭州地區文明發展始終保持著連貫性,無論是以新密李家溝遺址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早期聚落、以裴李崗文化聚落群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中期聚落,還是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登封王城崗以及鄭州商城遺址,都展示出鄭州地區文化資源的豐富性。但當前鄭州地區在針對不同時代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面,缺乏系統性的規劃與協調,難以全面且連貫地呈現該地區完整豐富的歷史文化脈絡。第二,各城市間殷商文化的弘揚未形成合力。除鄭州以外,商丘、安陽、偃師等地同樣作為殷商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區域,各自承載著不同歷史階段殷商文化的傳承發展脈絡。然而,當前各城市在推廣殷商文化過程中,對文化遺址的保護利用與文化活動的組織策劃,缺乏必要的整合與有機聯系,導致文化資源的分散與孤立,未形成合力。
殷商文化宣傳力度不足
第一,殷商文化宣傳力度不夠。無論是國內還是國際范圍內,鄭州殷商文化影響力還有待提升,鄭州殷商文化研究成果的轉化與普及程度仍顯不足,社會公眾對殷商文化的認識度較低,大多局限于基礎的歷史介紹和遺址游覽層面,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及歷史價值缺乏深刻的理解與認識,這限制了鄭州殷商文化在當代社會的傳播與發展。第二,對鄭州本土殷商文化認識不足。一方面,鄭州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文化底蘊極其深厚,但就殷商文化而言,其對外宣傳的力度不夠。另一方面,由于一些人缺乏對殷商文化傳承和保護的重視,未能充分認識到殷商文化資源的珍貴性,加之殷商文化所處時間歷史久遠,歷史文化資料相對缺乏,導致大眾對殷商文化認同感較低。
鄭州殷商文化挖掘與弘揚的路徑思考
挖掘殷商文化資源,打造商都文化品牌
第一,深入挖掘鄭州殷商文化的精神內涵。殷商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根文化之一,其內容博大精深,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和獨特的時代價值,其天人合一的自然觀、敬天法祖的倫理觀、寬仁愛民的政治觀,以及選賢與能的用人觀等,這些思想觀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深入挖掘鄭州殷商文化的精神內涵,不僅需要加強對殷商遺址、相關文物及文獻資料的保護與整理,同時也需要借鑒人類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理論,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社會結構、經濟形態、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內容,進行多維度解讀。第二,深入挖掘殷商文化特色,建立具有鄭州特色的殷商文化研究基地。例如,鄭州商城骨刻文字的發現,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商代文字遺存,而小雙橋遺址朱書陶文的發現,更是證明了其與甲骨文、金文有明顯的承襲關系,這對于研究商代甲骨文的起源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學術研究、文化展覽等形式,將殷商文化的精神內涵、獨特價值深度融入到鄭州城市文化建設之中,提升公眾對殷商文化的認知和認同,提高文化凝聚力、影響力,助力打造鄭州商都文化品牌。
加強殷商文化交流,促進區域文化合作
第一,加強區域文化聯動,凸顯鄭州殷商文化特性。殷商文化源遠流長,起源于商丘,興盛于安陽,而鄭州與偃師作為殷商文化的重要承載地,分別見證了不同歷史時期殷商文化的發展軌跡。因此,鄭州在弘揚殷商文化區域特色的同時,應與商丘、安陽等地加強交流合作,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勢互補,凝聚共識,共同探索并打造殷商文化旅游新業態,以期全面系統地展現殷商文化的完整脈絡。第二,深化鄭州區域文化協作,突出城市文脈。鄭州地區文化底蘊深厚,對殷商文化的保護與弘揚不應是階段性的,更應強調其歷史發展脈絡的完整呈現。鄭州殷商文化不僅是對夏文化的繼承發展,同時也對后續的西周文化乃至整個傳統文化的形成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因此,要從歷史視角出發,將鄭州地區的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文化與殷商文化進行系統性整合與關聯性分析,這樣既可以凸顯殷商文化在中華文明演進歷程中的獨特地位,還可以全方位展現鄭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讓城市的文化脈絡在殷商文化的挖掘與弘揚過程中得以生動呈現,進一步增強城市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
創新殷商文化宣傳形式,堅定鄭州文化自信
第一,創新殷商文化宣傳方式,加強宣傳力度。除了利用報紙、雜志、廣播等傳統媒介外,更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數字技術與殷商文化傳承弘揚的結合,讓文物及文化遺產“動”起來、“活”起來。同時,通過新浪微博、抖音短視頻等社交媒體平臺,定期發布與殷商文化相關的內容,利用多種形式,吸引更多的年輕受眾關注參與。第二,加強殷商文化文藝作品的創作,講好殷商故事。鼓勵社會各界創作以殷商文化為主題的音樂、文學等藝術作品,同時可以利用傳統戲曲這一文化載體,開展具有特色的殷商文化演出活動,以豐富多彩的形式向大眾展示鄭州地域文化,講好殷商故事,提升本土民眾對鄭州殷商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堅定鄭州文化自信。
本文選自:“鄭州殷商文化挖掘與弘揚對策研究”(編號:ZSLX20241065)鄭州市2024年度社科調研課題。
(作者單位" 1.鄭州警察學院;2.河南財經政法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