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基于管理的作業成本核算法在煤炭企業中的應用進行研究,文章詳細闡述了作業成本核算法的概念和內涵,并且說明作業成本核算法應用于煤炭企業的發展現狀,提出基于管理的作業成本核算法在煤炭企業中的應用詳情和效果評價方式,通過研究為煤炭企業積極推廣使用作業成本核算法、有效控制成本提供參考。
煤炭一直是我國比較重要的基礎能源之一,在我國工業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度也進入發展黃金時期。后來隨著煤炭行業的快速發展,很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尤其是企業管理方面。鑒于煤炭企業經營管理模式比較落后,成本管控的水平也比較低,使得企業發展受到一定限制。在新時代背景下,為了有效提升成本管理的效率和質量,煤炭企業需要積極采用作業成本核算法進一步控制成本,有效改善自身經營狀況,為企業帶來更多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作業成本核算法概述
作業成本法也被簡稱為ABC,是企業管理方式一次比較重大的變革,與以往使用的成本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以作業為間接費用歸集對象,通過資源動因的確認、計量,將資源費用歸集到作業上,然后通過確認作業動因,將作業成本歸集到產品或顧客的范圍中,這種間接費用分配方式被稱為作業成本法。作業成本法中最基本的對象是作業,作業可以作為煤炭企業開展業務管理活動的基本單元,作業劃分包括產品設計、物料供應、生產工藝流程、質量監測、發貨銷售等各個環節。煤炭企業使用作業成本法并不是要完全取代傳統成本管理方式,而是對傳統成本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正,從而確保煤炭企業可以最大限度控制成本。
作業成本核算法應用于煤炭企業的發展現狀
煤炭企業成本構成比較復雜,包括不構成產品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成本、安全成本、勞動力成本等。之前煤炭企業采用傳統成本核算方式是按照國家會計法律采用的手段,主要是對產品成本進行核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成本以及其他成本等。企業在產品成本核算的過程中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法開展工作,但是由于煤炭企業的成本比較復雜而且加工步驟比較多,導致傳統成本核算無法給出全面詳細的結果。部分企業為了核算簡便采用這種方式,依靠人工核算,但是由于工作量比較大,因此只能大致估算成本數據,使得企業成本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管理秩序。
基于管理的作業成本核算法在煤炭企業中的應用分析
作業成本核算法應用背景分析" 目前煤炭企業一般是按照部門核算為單位開展成本核算和控制工作的,在企業成本構成中成本可以分為材料費、電費、折舊費、應付職工薪酬、安全費、維修費、稅費、塌陷補償費、設備租賃費、辦公費用、運輸費用以及其他支出項目等內容,將這些費用按照部門進行核算可以將其歸結到采煤隊、隧道隊、運輸隊、機電供應隊等。按照部門成本核算的方式,需要由班組匯報成本費用詳情,由成本核算人員計算產品成本以及期間成本,最終得到一個會計期間內產生的成本信息。除了使用部門核算的方式之外,部分企業也會采取品種核算的方式,具體案例就是按照不同的產品類別計算各自成本,最終得到產品成本信息,但是這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生產過程中材料費比起往年有所增加,但是卻無法得知材料費在生產流程中用在了何處。此時,想要準確掌握成本信息的實際情況需要使用作業成本核算法。
此外,煤炭開采屬于自然資源開發的范疇,在整個開采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例如周邊礦區地形地貌、煤炭存儲方式和開采要求、煤層所在的深度以及頂底板的質量都會直接影響到煤炭開采的成本,如果開采條件比較復雜企業需要動態調整投入的成本費用,確保整個開采工作可以順利完成。面對這樣的情況,企業采用作業成本核算法可以將開采過程中產生的輔助費用合理分攤到每一個環節,確保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有效控制成本費用。以某煤炭企業下屬煤炭礦區為例進行分析,其開發一個煤礦需要投入很大的前期成本,包括井巷工程費用7300余萬元、土建工程費用3500余萬元、機電設備購置費用9000余萬元、安裝工程費用2500余萬元、其他建設費用1500余萬元,基本預備費1700余萬元。這些成本基本上很難大幅度縮減,但是如果企業在后期開采過程中合理控制成本,可以有效降低企業對于該礦區的成本投資費用,也可以提升該礦區開采效益,為企業帶來更多經濟利潤。
作業成本核算法的應用原則 煤炭企業使用作業成本核算法開展成本控制工作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成本效益原則。成本效益原則是企業成本控制過程中追求的基本原則之一,企業堅持成本效益原則主要是為了確保投入的成本費用低于預期收益。實際上煤炭企業前期需要投入較多的成本,后期所得的收益需要先彌補前期投入的成本,達到持平之后才能持續收益。考慮到這一點,煤炭企業需要充分考慮成本效益原則選擇合適的成本核算方式,經過綜合對比之后,企業認為作業成本核算法比較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的要求,這也是如今煤炭企業傾向于采用作業成本核算法的原因。在選擇作業成本核算法之前,煤炭企業需要從各個角度評估使用作業成本核算法前后可以節省的成本,至少需要實現成本投入和利潤收入的持平。
其二,可操作性原則。煤炭企業采用作業成本核算法需要實現其實用性和方便性,同時借助這種方式將成本動因轉化為可以直觀計算的各項指標,便于后期進行計算和分析。為了有效保證作業成本核算法的可操作性,企業需要提前優化自身的管理機制和成本控制機制,提升工作人員專業水平,為后期開展作業成本核算法奠定基礎。此外,煤炭企業選擇使用作業成本核算法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確保整個成本核算方法符合實際。其三,適應性原則。煤炭企業使用作業成本核算法時需要保證核算體系與企業文化、戰略發展規劃、組織結構特征以及企業發展理念相吻合,這樣才能保證作業成本核算法可以為企業服務。在這個過程中,煤炭企業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建立作業成本庫,并且明確成本動因、計算分配率等內容,根據實際生產經營流程以及自身業務特點構建完善成熟的核算體系。考慮到煤炭企業業務流程比較復雜,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識,因此企業構建作業成本核算體系時必須與實際情況相適應,保證作業成本核算體系可以滿足企業成本控制要求。
作業成本核算法的可控成本分析 從實際情況來看,煤炭企業可控成本包括井下業務產生的材料費用、工資費用、電費、修理費、租賃費等,其他費用以及井上的費用劃歸為不可控成本。從各部分成本所占的比例來看,可控成本在企業經營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比較大,尤其是材料費用、工資費用以及電費等,因此企業利用作業成本核算法對生產經營成本進行控制時需要從可控成本入手開展工作。首先,在原材料成本控制方面,煤炭企業需要明確原材料成本在整個消耗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因此其控制效果比較顯著。原材料成本控制需要從價格以及庫存物資占有率的角度入手開展工作,這些因素直接影響到原材料成本的控制質量。原材料控制的最終目標是選用性價比較高的材料,從源頭上降低產品的價格。其次,在人工成本控制階段,一方面煤炭企業需要有效控制勞動力資源的工資費用總額。具體來說,煤炭企業需要優化人力資源管理機制,進一步細化薪資福利制度,通過制定合理的工時定額以及定員定編等方式優化組織結構架構,確保企業可以根據崗位需求招聘員工,確保每一位員工可以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自身最大價值。
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根據市場行情以及自身經濟效益制定合理的薪資福利標準,在符合經濟效益增長速度的前提下適當提升薪資福利待遇水平。另一方面煤炭企業需要有效提升勞動力生產效率。從整體情況來看,企業提升生產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品總體生產費用,達到提升企業經濟效益的目的。
煤炭企業采用作業成本核算法的效果評價分析
煤炭企業采用作業成本核算法之后對煤炭開采生產的過程進行改進,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成本控制措施,使得成本消耗更加合理,為煤炭企業經營發展規劃提供參考,很大程度上加深了成本核算和控制的廣度和深度。此外,企業使用作業成本核算法可以進一步明確責任中心。
針對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材料成本控制工作,有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提前分析和研究煤炭開采的情況,綜合各方面因素選擇合適的開采位置,確保煤炭開采的過程中可以盡量減少損失、增加產量,同時規避地質風險,企業做好規劃之后可以提前計算大致的投資成本,這樣也可以為后期開展成本控制工作指明方向。
在此基礎上,企業利用作業成本核算法和信息化管理系統相結合,有效提升企業成本核算和控制的科學性和先進性,確保企業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統對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產生的成本進行核算,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
綜上所述,在當前時代背景下,煤炭企業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到生存和發展的機會,需要從成本控制入手降低成本費用,有效提升企業管理效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煤炭企業需要從優化核算方式的角度入手開展工作,升級傳統成本核算方式,積極采用作業成本核算法分析和控制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并且對作業成本進行動態追蹤和管理,有效提升企業成本控制效果。
(作者單位:山西汾西南關煤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