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寒潮的陸續南下,冬天加快了腳步。能源行業、油氣行業,當仁不讓地肩負起冬季保供的重大責任。年年如此,周而復始。伴隨著北風與嚴寒,2024年的日程也接近收官。春種秋收,四季輪換,一年的心血,成色幾何?
常年工作在科研生產第一線的員工們,心中都有一桿秤。今年與去年比,今年與往年比,哪些方面有進步,哪些方面快速變化,哪些方面停滯不前。原因何在,出路何在。得失成敗,總結一二三四。
回顧與總結,是為了明年的工作更進一步、再上層樓。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湖北考察時指出,各項工作特別是經濟工作要進一步抓緊抓實,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這是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在我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127萬億元的基礎上,2024年實現5%的年增長率并不容易,需要全國上下積極進取、奮發有為。身為國民經濟基礎命脈的油氣行業、石化行業,重任在肩。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著更加嚴峻復雜的內外壓力。從外部看,地緣政治變化增加了世界經濟的不確定不穩定性。特朗普上臺后的美國,帶來了更多逆全球化的變數。國內經濟仍處于發展方式、結構調整轉型的關鍵階段,經濟下行的壓力仍然較大。
如何迎接挑戰,知難而進,變壓力為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是擺在所有行業、所有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剛剛在南半球落幕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以及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第十九次峰會,讓我們既看到了原有國際秩序的脆弱也看到了中國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分量與作用。習近平主席此次拉美之行,推動大國關系健康穩定發展,拓展了中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新空間。
無論世界風云如何變幻,我們依然要保持戰略定力,一心一意,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把本職工作做好。發揚石油精神、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為國分憂、為民族爭氣。
本期封面報道聚焦廣州石化。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經一系列大建設、大改造、大重組、大兼并,由創業、擴建到跨越發展,從化肥型向煉化型轉變,廣州石化已成為南方市場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型煉化企業。“牢記囑托、感恩奮進,創新發展、打造一流”,從廣州石化的奮斗歷程中,人們能夠真實感受到石油石化企業、央企國企的風采。
責任編輯:周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