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新材料、新賽道,廣州石化向新而行。
乙烯,化工業的龍頭。它像一個神奇的魔法棒,變出了化工萬物。
廣州石化的小乙烯,雖小卻美。它像一個神奇的魔法棒,點點揮舞之間,便花開燦爛。
“明珠”璀璨,“新”意頻出。
立足優勢
晶瑩剔透、粒粒生光。
這些生產出的聚丙烯產品在廣州石化化工二部聚丙烯包裝倉庫被包裝好,一袋袋沿著傳送帶輸送下來,堆垛碼放。這就是根據客戶量身定制的新材料,既具備差異化特征又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推動廣州石化向化向“新”邁進。
廣州石化化工二部副經理李元凱介紹說,廣州石化現有5套聚烯烴生產裝置,包括聚乙烯裝置、1號/2號/3號聚丙烯裝置、聚苯乙烯裝置。
“小乙烯”,大能量。5套聚烯烴裝置,讓廣州石化具備了280多個牌號的樹脂產品的生產。
今年前10個月,廣州石化累計生產塑料產品52.44萬噸,液體化工產品11.85萬噸。其中,新產品5.3萬噸,專用料37.8萬噸,占合成樹脂總量的82.03%,新產品、專用料合計創效達7812萬元。成功開發F4008、K9910等6個牌號新產品,實現了三元聚丙烯穩定量產、阻燃聚丙烯定量排產、軟質聚丙烯開發生產,均聚聚丙烯HJ706成功頂替進口,板材料H1201成功拓市增銷。
“廣州石化在高性能聚烯烴料領域占據了競爭優勢。”廣州石化技術質量部副經理蘇彬表示。
近年來,廣州石化立足粵港澳大灣區,緊貼市場需求,聚焦新產品科研攻關,全面優化產品結構,在聚丙烯管材料、聚丙烯板材料、汽車改性料、透明聚丙烯、三元無規聚丙烯膜料、高結晶耐熱聚丙烯、聚乙烯注塑料及抗沖聚苯乙烯等產品大類方面形成了系列化產品,可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市場不同領域的應用,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高性能聚烯烴料領域的競爭優勢。
在化工二部聚烯烴產品的展臺上,收納盒、整理箱、奶茶杯等產品引人注目。當前,輕量化、強度高、化學性能穩定的塑料產品越來越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青睞。那么,這些產品又有什么吸引客戶眼球的亮點呢?
這些透明的聚丙烯產品,既具備了傳統聚丙烯的性能,又具有透明度和光澤性媲美聚苯乙烯樹脂、聚碳酸酯樹脂等樹脂材料的優勢。
蘇彬介紹說,目前,廣州石化具有K4912/K4925/K4960三個牌號不同熔指透明聚丙烯注塑料產品,可以滿足“家居收納鞋盒、整理箱儲物盒、化妝品包裝、奶茶杯”等以及“嬰幼兒奶瓶、一次性餐具”等領域應用,產品受到了下游客戶的歡迎。
貼近市場
珠江風起,勇者弄潮。
一直以來,廣州石化的化工裝置主要生產比較傳統的聚烯烴產品,像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三大通用塑料。雖然這些產品的市場需求較好,但它們與工程塑料相比價格較低。
近年來,廣州石化的技術部門聯合生產等部門,根據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油轉化”“油轉特”的工作部署,同時緊盯市場,研發生產出了高性能高附加值產品,讓“小乙烯”綻放出了更多花朵。
根據市場和下游客戶需求,技術質量部牽頭組建科研團隊,確定了聚烯烴新產品的研發思路,致力于改進通用塑料的某些性能。“我們開發的高熔高模量高抗沖聚丙烯新產品K9930,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每年能保持兩到三萬噸的產量。”李元凱說。
產品成功開發后經過兩次優化調整,僅用5個月時間就實現了從試產到量產,產品質量得到了客戶的認可。
據蘇彬介紹,高流動性意味著高熔指,但熔指高導致了其他性能的下降。因此,他們在研發過程中要反復平衡幾方面的因素,最終解決了二者難兼顧的問題。
廣州石化化工二部聚丙烯區域工藝員王子龍將生產一線經驗與科技研發相結合,積極走訪客戶累計100余家,參與開發了K9930等10余個新產品,獲得了中國石化“閔恩澤青年科技人才獎”。
破殼而出,是新生命。沖破藩籬,是新產品。
廣州石化的《高熔指高抗沖聚丙烯樹脂的開發》項目榮獲公司“揭榜掛帥”優秀攻關團隊獎,《高熔高抗沖聚丙烯K9930的開發》項目榮獲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日日精進,久久為功。為了讓新材料花開燦爛,廣州石化人揮起魔法棒“點焦成金”。
由計劃經營、技術和生產部門聯合組成的研究團隊,推出的高端石油焦產品低排預焙陽極焦今年已經量產,正在開發新能源鋰電池負極材料石油焦。如何才能讓這一熱門的產品盡快推向市場,成為創效拳頭呢?
“我們成立了石油焦工作專班,進一步優化原油資源、原油調和及生產管理,抓好原油和渣油分儲分煉,推進石油焦整體效益最大化。”廣州石化計劃經營部副經理曹敬松表示。
“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減少效益損失,我們制定了2號延遲焦化裝置渣油原料切換方案,嚴格控制原料的切換時間,確保原料銜接與切四通時間一致,并根據石油焦質量情況進行優化調整,把生產壓力轉化為保供市場和創效的實際行動。”蘇彬表示。
新材料,新動能。中國石化已在國內布局了多家高端新材料研究院,其中一家花落廣州。廣州石化將聯合上下游企業構建研發創新聯合體,抓好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著力鍛造成果快速轉化和產品快速迭代的競爭利器,努力將廣州石化打造成為高端化工新材料示范基地。
“氫”裝前進
能源向新,一見“氫”心。
在中國石化第一家投入商業運行的供氫中心——廣州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一輛氫能汽車充滿氫氣后“氫”裝上陣。廣州石化利用工業副產尾氣生產出了純度高達99.999%的氫氣,用清潔能源呵護大美廣州。
于廣州石化化工一部經理羅楊而言,氫能源是他近四年來最為關注和關心的領域。
2020年12月15日,廣州石化氫燃料電池供氫中心一期項目正式投產。廣州石化占據先機,率先打造了中國石化在粵港澳大灣區的首個高純氫生產基地,為拓展綠色低碳新業務奠定了基礎。
“目前,廣東省建成了加氫站68座,在營55座。其中,佛山、廣州兩市在營加氫站超過51座,占全省八成以上。廣州在營的加氫站有5座在黃埔,氫能需求主要來自公交車、冷鏈物流運輸車和其他特種車輛,日需求量約為2800公斤……”說起專業領域的事,羅楊滔滔不絕。
氫能發展前景是廣闊的。羅楊認為,國家剛剛發布的《能源法》把氫能作為能源而不是歸為危險化學品進行管理,是一個利好產業發展的消息。
以往,氫氣作為危險化學品歸口于應急部門(安監部門)進行管理。這一模式在某種程度上制約了氫能的發展與廣泛應用。如今,國家明確將氫能作為能源進行管理,不僅有助于消除公眾對其的誤解及過度擔憂,而且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廣州石化的氫能事業最大的特點是市場化,注定了這是一條比較難走的路。例如,公交公司的加氫車輛不一定非要選擇到我們這里加氫,運輸氫能的管束車也不是我們廣州石化的。”羅楊說。
把一切交給市場,意味著給別人更多的選擇,需要實力做后盾。
廣州石化生產的是99.999%的高純氫,質量達到中國石化首個燃料電池氫供應中心建設標準要求。加氫中心為司機們提供舒適、暖心的服務,專門設置了休息場所,有空調、茶水、充電服務等。更為重要的是,他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對每一輛來加氫的車嚴格檢查,杜絕加氫時存在安全隱患。
廣州石化供氫中心二期項目即將投產。屆時,供氫中心將具備每年5100噸氫氣供應能力,成為華南地區最大的燃料電池氫供應中心。
2023年11月20日,香港首座面向公眾的加氫站——中國石化香港凹頭加氫站正式啟動建設,成為中國石化境外開工的首座加氫站。2024年11月26日,凹頭加氫站正式建成,成為香港首座集“油氣氫電服”五位一體的綜合加能站,每日加氫能力達到1000公斤。據羅楊介紹,該站首階段氫氣由廣州石化供氫中心提供,用具有粵港兩地危險品運輸資格的長管拖車從廣州跨境運送到站。
2020年12月15日投產以來,廣州石化供氫中心累計向粵港澳大灣區供應燃料電池氫1292噸,為粵港澳大灣區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出了貢獻。
“美麗的藍圖已經繪就,我們現在要腳踏實地地去做。”羅楊說。只有這樣,“氫”風勁吹之時夢想才會成真。
本文圖片均由廣州石化提供
責任編輯:石杏茹
znshixingr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