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駕駛賽道頭部企業小馬智行、車規芯片“超級獨角獸”芯馳科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石器……北京亦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作為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核心區域,目前已經聚集了20 多家自動駕駛領域的獨角獸和獨角獸潛力企業,形成了完善的自動駕駛產業生態。北京亦莊正以政策創新、人才聚集、產業生態等優勢形成對自動駕駛企業的引力場。
示范區成為自動駕駛“大操場”
在位于北京亦莊的康盛工業園,一輛輛白色車體的無人駕駛配送車,在裝載快遞包裹后,從工業園駛出上路,正前往附近一個個居民住宅樓,將運送快遞包裹至目的地。
這是記者日前在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亦莊總部展示大廳見到的景象。這些無人配送車是由新石器公司所研發制造的。目前,這樣的無人車,已經有2089 輛奔跑在全國各地的開放道路上。
新石器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財務官李子夷告訴記者,北京設立以亦莊為核心的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后,公司選擇落戶在亦莊發展,以便開展自動駕駛測試。
“自動駕駛技術需要靠大量的數據去完成算法的訓練。數據是在實際的道路場景中獲得的,能夠拿到越多的數據,訓練整車的算法就越來越成熟,越來越接近于人,甚至超過人駕駛的安全性。”對于自動駕駛示范區,李子夷舉了一個形象的比喻,示范區相當于所有自動駕駛企業用來測試練習和迭代更新產品的一個“大操場”。如果沒有這個“大操場”,那么產品就屬于實驗室階段,是無法真正成熟落地的,自動駕駛技術將難以發展。截至目前,新石器無人車已經在示范區完成了66 公里的測試里程,已經依托于測試打造出了商業化的產品。
在示范區,共有八大應用場景,包括智能網聯乘用車、智能網聯巴士、無人接駁、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無人清掃、干線物流、無人巡邏場景。新石器所在的是無人配送賽道。示范區測試的車企則涵蓋了蘿卜運力、小馬智行、北汽、滴滴、文遠知行、北汽福田、北汽新能源、奔馳等30 家企業,累計部署車輛超800 臺。截至目前,自動駕駛測試總里程超過3000萬公里。
這些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在示范區范圍內取得了較好的示范應用效果,多類場景都已經開拓了商業化探索。其中,智能網聯乘用車出行場景累計服務超200 萬次,已成為市民出行的重要選擇之一;開通全市首條自動駕駛小巴教育專線,提供點對點接駁服務,解決跨校區通勤不便難題;已開放大興機場接駁測試,為市民機場出行提供新選擇。
目前,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已經處于3.0 階段,將擴區至600 平方公里。今年,還將啟動4.0階段任務。市自駕辦有關負責人表示,“4.0 階段與3.0 階段相比,將進一步調動各行政區示范區建設的積極性,探索更加完善、高效的投資模式與建設機制。”在乘用車、無人清掃等應用場景方面,通過連片發展、平臺建設,將加快推動自動駕駛商業化探索。
政策先行按下發展“加速鍵”
政策創新支持,對作為新生事物的自動駕駛來說至關重要。2021 年,為了突破原有道路測試政策的限制,北京亦莊依托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設立了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推動相關政策先行先試。
這對車企來說至關重要。以新石器為例,據李子夷介紹,作為2016年創業的企業,新石器無人車在5 年的時間里,由于沒有相應政策支持,而無法開上公開道路,只能小范圍做一些嘗試性的場景。
直到2021 年,示范區為多家頭部企業頒發了無人配送車車輛編碼,在國內首次開放無人配送車輛公開道路測試。同時,對無人配送車尺寸、載重、速度、動力等技術和檢測指標進行了標準規范,按照車規級進行安全性要求,為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作為第一批拿到測試通知書的企業,能夠依規上路對新石器來說意義重大,無人配送車得以在亦莊39.7 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開展測試,并逐步迭代優化產品,實現商業化。此后,通過復制“北京模式”,上海、蘇州、杭州等地陸續出臺無人配送管理辦法。無人配送領域企業將業務在全國更大范圍內進行開展。目前,新石器已經在全國50 多個城市進行商業化運營,與各大快遞公司合作進行快遞包裹的無人配送。
作為政策創新的另一受益者,小馬智行是示范區首批獲得乘用車自動駕駛路測牌照的企業。小馬智行副總裁、北京研發中心負責人張寧此前表示,北京推出了一系列的開放政策,助推技術的快速落地。“北京有非常復雜的路口、無保護的直行、左轉,以及復雜路況,這些場景給予了我們數據的‘金礦’,未來北京的運營車隊規模會進一步擴大。”
記者從北京亦莊了解到,政策先行區在全國率先發布創新政策,包括早晚高峰測試、異地測試互認、無人配送車上路、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高速公路測試、無人化測試、數據安全管理辦法等方面,實現了自動駕駛八大類城市應用場景全面開放協同發展。通過構建涵蓋兩大頂層設計、五大類管理體系和N 項基礎支撐管理細則的“2+5+N” 政策管理體系(“2”即兩大頂層設計:《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總體實施方案》、《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先行區智能網聯汽車管理辦法》;“5”即五大類管理體系:乘用車管理體系、客運車管理體系、貨運車管理體系、特種作業車管理體系、多功能無人車管理體系;“N”即N 項基礎支撐管理細則:便利化、基礎設施、數據安全等),政策先行區主動開展針對新產品、新技術、新模式的創新性監管,為企業營造政策友好型產業發展營商環境。截至目前,先行區共出臺10 余項創新政策。
據悉,今年政策保障將更進一步,北京自動駕駛將迎來立法。北京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北京自動駕駛汽車立法工作正有序推進, 已納入北京市人大2024 年立法審議項目,力爭今年內完成審議發布。立法過程中計劃將相關建設經驗進行固化,并在全市范圍復制推廣,有望為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吸引全產業鏈企業落地
當前,北京亦莊已經形成對自動駕駛企業的“引力場”。自北京啟動建設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以來,北京亦莊圍繞車、路、云、網、圖、數據、汽車芯片等領域不斷挖掘并招引企業落戶。記者了解到,已經形成了以北京奔馳為龍頭的高端汽車產業體系、以小米汽車、北汽新能源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匯聚戴姆勒全球研發中心、北汽藍谷測試平臺等研發和測試機構,以及近40 家國內外知名零部件企業穩定發展。2023 年,北京亦莊汽車產業實現產值超2000億元,產值規模占全區超40%,占全市汽車產業的56%。
汽車芯片,是智能汽車時代重要的技術底座。在經開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園里,芯馳科技的展廳陳列了全系列芯片產品及解決方案,全面覆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中央網關和高性能MCU 等領域。芯馳科技副總裁陳蜀杰告訴記者,芯馳全系列芯片產品均已量產,出貨量超500 萬片,覆蓋國內90% 以上主機廠及部分國際主流車企。
作為國內頭部車規級芯片廠商,芯馳科技之所以選擇落地北京亦莊發展,看重的是營商環境、產業生態,以及高科技人才聚集。“在智能網聯技術和產業發展方面,北京亦莊做出非常專業的戰略布局,不僅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指導與支持,同時讓產業上下游企業可以深入互動聯通。”
目前,新石器無人車在全國業務已經處于“遍地開花”狀態,在企業發展上,新石器表示仍將堅守在北京亦莊發展。“這個賽道政策支持很重要,在北京我們有更多的機會與相關部門溝通,去反映產業發展訴求。”李子夷表示,除了政策創新,人才是新石器最看重的。在他看來,“最好的人工智能科技人才都在北京。”
芯馳科技、新石器等自動駕駛產業鏈企業落地發展,是北京亦莊打造產業生態環境,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縮影。
為了支持企業發展,北京亦莊還出臺了設立專項投資基金、共建產業集聚園區、打造共性技術平臺等舉措。
2023 年示范區推動設立了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投基金,總規模20億元,首期規模5 億元,主要投資于智能網聯汽車相關領域,重點投早投小,可幫助創新項目解決融資問題。此外,北京市及亦莊還分別設立了百億級政府引導基金,支持重大項目落地發展。
芯馳科技是基金投資的受益者,陳蜀杰表示,亦莊聯合北京市區兩級給予芯馳10 億元戰略投資資金支持,讓芯馳更有信心做出前沿技術的投入,助力企業在核心技術和產品上取得更多新突破;另一方面,基金也為企業提供了非常多的產業資源的對接,助力企業的生態合作和客戶拓展。
市自駕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北京亦莊將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創新投入,以獨特的“亦莊引力場”吸引更多的優質企業和人才匯聚于此,促進自動駕駛產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