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介紹: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湖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授、注冊督導師、薩提亞模式家庭治療培訓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常委、2014年入選湖南省首批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2018年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授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奉獻獎”。
少年說
初二學生茉莉:我來自農村,家境一般,長相一般,性格內向。而我的室友來自城市,家境優渥,性格開朗,擁有很多朋友。我有時會很羨慕她,可怕的是在羨慕她的同時,我心里會有一股莫名的自卑感,我該怎么辦?
情緒加油站
親愛的茉莉同學:
你好,謝謝你能敞開心扉與我們分享你的故事,你的坦誠和勇敢讓我看到了你的優勢和力量。
關于“自卑感”,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在生活中時刻都有可能發生,這種情感是正常的,并不是病態的,關鍵是如何對待這種自卑。
讓我們來看一下你所描述的情況,你提到室友擁有更好的家境和更外向的性格,這似乎給你帶來了自卑感。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弱點,她可能在某些方面比你更優越,但在其他方面也會有著自己的挑戰和困難,你所看到的只是他們外表的一面,而不是他們內心的真實狀態。所以,不必陷入與他人的比較之中。
在個體心理學中,有“自我接納”和“自我決定”兩個概念。自我接納意味著接受自己的過去和現在,包括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自我決定則強調了每個人都有權利決定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態度。人是可以通過行動來改變生活,而不是被環境所限制。這意味著,你有能力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和行為,從而改善你的生活狀態。
茉莉,我想邀請你開始嘗試接納自己,意識到你也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優點。即使你覺得自己家境普通,長相普通,性格內向,但這并不意味著你就不值得被尊重和重視。你擁有獨特的經歷和想法,這就是你獨有的寶貴財富。
此外,也請你接納此刻產生的自卑感,學會認識它,并尋求適當的方式來應對和處理。自卑感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個體追求更高的目標和成就,促使其更努力地改變自己或改善自己的生活狀況,但是,它也可能帶來負面影響,如情緒低落、自我懷疑、社交障礙等。試著將其轉化為促進個人成長和發展的動力吧!
茉莉,當你感到自卑或羨慕他人的時候,試著停下來,深呼吸,并問問自己:“我能做些什么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我能夠感恩的是什么?”這種積極的思維方式能夠幫助你重新調整心態,并開始建立更積極的生活態度。
你也可以嘗試通過行動改變自己,比如發現和培養你自己的優勢和興趣,通過這些優勢,增強自信,成為更好的自己。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在與自卑感做斗爭,但通過努力,我們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路,相信你有能力克服內心的掙扎,塑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請你相信,你遠比想象中要強大。
你的好朋友:彭萍
心理知識學一點
杜根定律:杜根定律是由美國職業橄欖球聯合會前主席杜根提出的理論,其核心觀點是“強者不一定是勝利者,但勝利遲早都屬于有信心的人”。哈佛大學也曾做過類似的調查,結果發現:一個人的成功,85%取決于態度,15%取決于智力。足夠自信的人總能把事情辦好。相反,若一個人骨子里是自卑的,自卑會扼殺他的聰明才智,消磨他的意志,讓他無法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或取得應有的成功。
這一心理學定律提醒我們:生命的價值在不同的環境里就會有不同的意義,只有自己看重自己,生命才會迸發與眾不同的意義和價值。而一個人如果連自己都輕視自己,那么他人無疑更會輕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