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中國國家畫院、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黑龍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中國美術報》社、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承辦的“書寫新史詩——高少珂篆刻作品展覽”在《中國美術報》藝術中心舉辦。作為中國國家畫院主辦、《中國美術報》社承辦的“燦若星河——畫院(青年藝術家)優秀創作成果展覽”的入選項目,展覽展出了青年藝術家高少珂100方篆刻作品,包括古璽印、秦漢印、流派印。作品別具匠心,綜合了傳承性、時代性與個性,展示了高少珂篆刻藝術探索十余載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劉萬鳴在書面致辭中寫道,“燦若星河——畫院(青年藝術家)優秀創作成果展覽”扶持項目,是中國國家畫院為發現、提攜和培養優秀青年人才推出的一項重要學術展覽活動,以此展現新時代畫院美術創作隊伍的蓬勃生機和充足的后勁,發揮中國國家畫院在厚植創作基礎、匯聚人才力量、壯大人才梯隊、積蓄發展動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作為“90后”年輕的藝術家,高少珂兼顧理論與實踐,在多方面取得了成績。高少珂展出的作品布局奇崛,技法上汲古而有新意,無論是思想觀念還是風格語言都有很強的探索性,他的探索精神值得廣大青年藝術家學習與借鑒。
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杜偉談道:“高少珂是黑龍江藝術職業學院書畫藝術專業的學科帶頭人,也是優秀的青年骨干教師,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等各個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除了在書畫藝術專業教學方面的深耕,高少珂個人在專業領域也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此次展覽就是對其個人藝術成就的莫大肯定和激勵。”
《中國書法》雜志主編兼社長朱培爾表示,高少珂在“90后”的青年篆刻家群體里非常具有代表性,這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高少珂的篆刻從古璽入手,將具有悠久傳統的古璽與篆刻新形式相結合,已初步形成獨特的處理方式,體現出他對于古典、對于時代風格的認識和把握;二是他的篆刻以大寫意手法予以展現,有放有收,且很多作品中運用了象征的手段,把心靈深處對印文的理解予以有機地表達;三是從書法篆刻的學習和實踐路線上,高少珂是從“創作”進入“理論”的,對當下青年藝術家的成長也具有啟示意義。
中國國家畫院書法篆刻所所長魏廣君在采訪中表示,“綜合來看,在‘90后’的藝術家群體中,高少珂的書法、篆刻都取得了非常驕人的成績,尤其是在篆刻方面已經有了明顯的個人特色。更為難得的是,高少珂不僅在藝術創作上沉穩踏實,在藝術思考上也很深刻”。
中國國家畫院理論研究所所長陳明在觀展后表示,高少珂對傳統的篆刻藝術有深入的研究,能將傳統積淀化為己有,再以自己的創作個性加以呈現,這種化古為新的能力也體現出他深厚的傳統修養。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篆刻作品都配有題跋或拓印,與篆刻作品形成一種形式和內容上的互動關系。
高少珂表示:“展出的這些作品既是我對近年學習書法篆刻創作的總結和審視,也是我不斷豐富對藝術的理解,并嘗試突破自我的實踐成果,對我個人的藝術生涯有著里程碑式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