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本文通過對國際及國內標準化評價現狀及企業標準化評價實踐案例進行分析,結合我國當前標準化政策導向及我國關于建設“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具體要求,調研軍工行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現狀,針對核工業企業的獨特性和高度專業化需求,對核工業企業開展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工作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企業標準,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核工業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015.018
0 引 言
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是一項由第三方機構執行的評價活動,旨在檢驗企業標準化工作及標準體系的運作成效。基于企業標準化工作系列國標中企業標準化工作評分表所得分數,被評單位可獲得A~AAAAA級標準化良好行為證書。其意義在于通過政府引導,企業自愿參與,第三方組織機構進行客觀公正審查,對企業的標準化水平進行合理有效地評估,確保其標準體系有效運行,提升企業標準化管理能力,全面幫助企業總結標準化工作成效、識別短板、強化質量,推動企業標準化工作各項活動的有序開展以此獲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1 國外標準化評價現狀
國外企業的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工作主要表現為對各組織、企業的標準化水平評估,及其標準化水平對于經濟效益的影響。而評估標準化水平是國際社會高度重視的議題,海外研究展現了深厚積淀。聚焦于企業層面,世界500強企業中,美國約翰迪爾集團是一個典型例子,它在企業標準化評估方面采取了系統性的方法,設計了一套企業標準化水平評估表,涵蓋10項關鍵核心要素, 包含標準化方針目標,標準化意識與支持程度,標準文件,標準的制修訂,國際、國家、行業標準的關系,機構合理化,物資的合理利用,標準資源開發,標準資源利用,對存在問題的解決[1]。其他企業例如通用電氣、豐田汽車、西門子等企業均在全球運營中強調標準化的管理與評估,運用六西格瑪、標準化作業等方法確保其企業的管理及服務在全球范圍內的兼容性與互換性??梢妵H企業在一定程度上均對標準化工作評價給予高度關注,落實其工作以達到優化管理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增強市場信譽,提升國際貿易能力及企業競爭力的目標。
2 我國企業標準化工作政策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提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秶覙藴驶l展綱要》明確了標準化工作的新方位,提出了標準化改革的新路徑,確立了標準化開放的新格局,為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作出了全面部署,提供了行動指南[2]。2023年,市場監管總局修訂出臺了《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此辦法著重關注企業職能的轉型與效能提升,致力于激活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內在動能,通過強化企業標準化工作的系統化和規范化管理,旨在引領并推動企業標準化水平邁向更高臺階,其中提到要積極創立包含“標準創新型企業制度”“標準融資增信機制”和“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同時鼓勵實施“對標達標”專項行動,開展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創建等,這一系列多維度、多策略的舉措共同作用,旨在全方位引領和激勵企業不斷提高其標準化工作的質量和效能[3],其中鼓勵各企業積極開展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作為增加企業標準化促進措施的重要舉措之一。2024年,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在《2024年全國標準化工作要點》中提到,要大力推進標準實施效果評估,形成一批標準實施效果評估方法和模式,推廣一批標準實施效果典型范例。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是一項具有先進性、基礎性及創新性的標準化工作,是對于辨識與應用企業標準體系,良好運行企業管理制度,取得最佳秩序,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科學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
3 我國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工作梳理
在我國企業經濟地位不斷提高,國家持續推進標準實施效果評估的大背景下,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工作的重要性逐漸凸顯,旨在推動企業標準化能力的全面提升。2004年,為了積極響應眾多企業要求踴躍參與“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創建的需求,國家標準委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標準化良好行為企業”的試點項目工作,并遵循著政府引導,企業自愿的核心方針,在原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初步篩選推薦的基礎上,國家及省級標準化主管部門攜手,共同展開了嚴謹周密的評價工作,旨在選拔出符合條件的候選企業。試點機構包括但不限于電力企業、工業領域中大型企業等,各行業企業相繼自發開啟了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進程。2018年7月,隨著《企業標準化工作指南》(GB/T 35778—2017)等五項國家標準的正式實施,一套國家層級的標準化工作規范框架得以確立,為企業標準化實踐提供了權威指導。2019年,中國標準化協會遵循這五項國家標準的指導,并借鑒標準工作者制度的操作模式,秉持著政府引領方向、市場激發活力、多方主體協同參與、企業自主評估為核心、職責明確分工合作、遵循規范確保有序的原則,開創性推出了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的新機制,由專業的評價機構與專家進行第三方評價。同時,協會搭建了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線上服務平臺,旨在整合資源,調動專家團隊力量,組織第三方評價機構,推進試點項目的評價工作。
根據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線上服務平臺公示,截至202 4年,全國有60家機構具有評價資格,其中,評價范圍為5A級的評價機構為53家,標準化良好行為獲證企業800余家,其中獲得5A級證書企業145家。根據中標協2024年發布的2023年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服務平臺運行報告,自2019年開啟工作以來,截至2023年,標良平臺累計注冊企業1459家,累計獲證內部評價人員5751人次,注冊專家16 42人。2023年全年累計頒發企業標良證書300張,同比增長25.5%,其中工業領域占比82.67%,可見企業對標良評價行為評價的重視程度凸顯,評價工作形成了趨勢性發展的顯著特征。
軍工行業的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工作起步較晚,近年來各大軍工企業正積極參與到企業標良行為評價工作當中。其中,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2020年成為第一批標準化良好行為A類第三方評價機構,并已牽頭完成1家5A級、2家4A級標良行為評價。航天科工集團北京海鷹科技情報研究所于2023年11月正式成為A類第三方評價機構。
4 核工業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現狀
核工業企業屬于技術及資金密集型企業,擁有龐大的產業鏈。核工業標準化工作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涵蓋包括國際標準、國家標準、核行業標準、國防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核聚變專項標準等,標準體系的建立基本完善。對于核工業這一特殊行業來說,其標準化工作不僅在企業的生產運營管理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還是確保規劃設計、安全穩定生產運行、檢修調試等產業流程安全有效的重要基礎,也是核能的安全穩定、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撐與保障。
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工作是對行業相關企業標準化綜合能力的常態化、量化考核機制,對于企業頂層管理、標準體系建設和實施應用等方面的開展情況具有監督指導作用。核工業領域的標良行為評價工作仍處于起步階段,2023年11月,中國核工業標準化研究所獲得中國標準化協會頒發的標準化良好行為證書,成為全國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A類評價機構(可開展1A至5A級標良企業評價),也是核工業領域中唯一一家獲此證書的評價機構。但截至目前,核工業領域尚未開展相關評價活動,因此,建立健全符合軍工行業特色、順應核工業發展需求的標良行為評價工作方案,對于推動企業管理增效,提高核工業企業產品質量和品牌競爭力,實現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優化企業治理體系等方面具有顯著意義。
5 核工業企業創建標準化良好行為的建議
目前,核工業部分企業如中核四〇四等正積極參與到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的工作當中,根據企業標準化工作系列國家標準要求,企業標準化工作評價分為4大類及22小項,基本分為450分,加分50分,評分標準涵蓋標準化組織機構、企業標準體系、實施評價與改進、加分項四個維度,基于此,核工業企業開展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5.1 建立標準化組織機構,打造專業人才隊伍企業首要的是應建立專職的標準化組織機構,明確其標良行為評價的直接負責人,對標準化工作進行統籌管理及發展規劃制定,確保相關工作的高效推進與落實。其次應組建標良工作小組,并配備專職的標準化工作人員,負責標良工作的統籌及實際操作,例如標準的制修訂、協調實施、執行監察、總結改進等一系列關鍵環節的任務,確保標準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對于人員的管理,應積極打造專業隊伍方陣,筑牢標準化工作能力。
5.2 加強員工標準化培訓,提升標準化意識
標良行為評價對于員工的標準化意識、標準化基礎及對本崗位標準掌握程度具有一定要求。因此,企業應開展多維度標準培訓宣貫及定期的能力評估以全面提高員工的標準化思維。培訓內容包括但不限于企業標準化能力建設、企業標準制度建設、標準化法、標準賦能企業管理能力提升等專題,聚焦標準化工作實操能力及標準思維認知的提升。此外,考慮核工業企業對于確保安全環保、高效運行等方面的特殊要求,應系統性管理與強化人員在工作基礎、專業水平、技術力量、應急響應等維度的標準化水平。
5.3 構建企業標準體系,滿足生產經營實際需求
企業標準體系是企業各管理機制的基礎,應將企業其他管理體系進行歸納整合,構建一套完整的標準體系,減少重復性標準化工作與冗余,形成核工業整體產業鏈的有機一體化管理。根據GB/ T15496—2017《企業標準體系 要求》中企業標準體系的構建思路,應在識別相關方需求的基礎上,建立層次劃分明朗且避免內容交叉重疊的體系結構。結合核工業企業的特殊性,體系應全面涵蓋安全文化、技術、管理規范、環境影響、應急響應等方面,滿足核工業企業的實際需求,促進企業形成一套完整、協調配合并自我完善的標準化管理運行機制。
5.4 結合核工業企業特點,出臺管理技術打分表
根據GB/T 19273—2017《企業標準化工作 評價與改進》,企業標準體系評價應按照“產品實現、基礎保障、崗位標準”這三個維度開展,但核工業企業標準化體系建設不盡相同,根據核工業企業產品標準少,技術管理標準多的特點,大部分企業的標準體系無法參照企業標準化工作系列國家標準要求賦分。因此,評價機構研究符合核工業企業特色的評價體系與考核制度,出臺管理技術打分表,對核工業領域內開展企業標良評價工作的管理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5.5 系統性自我評價考核,創新產業精益化管理
應建立科學的過程管理流程,借助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創造手段,打造一套科技考核強引擎。管理路徑應涵蓋全面的管理周期,如圖1所示。
根據GB/T 19273—2017中《企業標準化工作評分表》“至少開展一次完整的自我評價”的要求,及中標協推出的《企業標準化良好行為評價與管理準則(2023版)》中企業“自評為主,他評佐證”原則,企業定期開展自我評價,構建良好企業標準化工作的自評機制,對標準化工作的實施應用進行監督檢查與改進的必要性凸顯。
企業自我評價應結合企業實際生產、經營及管理狀況進行客觀公正打分,重點關注標準化可量化的核心領域,包括標準發布、標準實施效益、標準技術創新活動等,并定期組織企業標準的復審,保證評價的客觀性與權威性,確保評價過程透明公開,結果可追溯、可驗證。
參考文獻
[1]田露,代健,馬賽.軍工企業集團單位標準化水平評價體系探究[J].航天工業管理,2022(3):61-65.
[2]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N].人民日報,2021-10-11(1).
[3]《企業標準化促進辦法》將于2024年施行[J].鑄造工程,2023,47(6):79.
作者簡介
倪雪婷,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核燃料循環標準化。
劉富貴,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核燃料循環標準化。
于浩洋,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核燃料循環標準化。
陳子佳,碩士,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核燃料循環標準化。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