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制作定格動畫,在食堂里感受生活之美,在云平臺分享三維圖片,在田野里制作稻草人……近日,記者走進湖南城鄉多所學校,看到一個個“美育+”場景讓學生們在課堂內外時時“與美相遇”。
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的仰天湖實驗學校是一所以美育課程為特色的小學。學校通過開發“智慧美育”課程,將美育與多場景、全學科、高科技融合,營造出豐富的美學空間。在這里,教學樓一層設置“美創中心”,學生將自己的美術作品掃描成數字版本,并上傳到云平臺;教學樓前的桂花樹下,學生用瓶蓋、黏土制作“花式”棋子,樂享課間十分鐘;食堂布置成“兒童生活美學館”,展示學生繪畫作品和城市老照片。
“90后”美術老師白斯昕說,孩子們制作定格動畫,需要參與創意、腳本寫作、手工、繪畫、配音,其中融合了美術、語文、數學、音樂、信息技術等學科知識,還提高了團隊的合作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目前長沙市天心區61所中小學均申報了剪紙、書法、陶藝、攝影等方面的美術基地,開設了特色藝術課程。
【微視角】
美育、全面發展、嘗試、智慧賦能、創新……
【微言論】
①美育應該貫穿于學校德、智、體、勞以及各個學科的教育教學全過程;②不論是現代科技之美,還是傳統鄉村之美,“美育+”都讓孩子們增強了對于美的感受力;③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也是豐富想象力和培養創新意識的教育。
【微速寫】
近年來,各地中小學校開始重視美育。然而與其他“四育”相比,美育仍然是“五育”中較為薄弱的環節。一些學校的美育教育走入了誤區,他們把美育視同“培訓美育”“證書美育”“應試美育”。反觀湖南,“美育+”的“智慧美育”,通過場景優化,“加”出了智慧美育的空間詩學;通過課程融合,“加”出了智慧美育的全學科推進;通過智慧賦能,“加”出了美育的時空邊界,形成“時時皆美育、處處皆美育、人人皆美育”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