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似海,海有多深?”“深海壓強那么大,為什么沒有把深海生物壓扁?”打開我國著名海洋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汪品先在某視頻網站的主頁,一個個生動的短視頻引人關注。
“海洋太有意思啦”“這說話太有氣質了”……視頻播放彈幕區中的大量評論,表達著觀眾的喜愛,體現著這塊科普小天地的吸引力和熱度。汪品先風趣幽默、深入淺出地講解著海洋科學知識。他播放最多的一期視頻《百慕大三角到底有什么秘密》,播放量已經超過了400萬。
汪品先今年87歲高齡,曾在82歲時3次隨深潛器深潛南海,最大深度達1400米。除了在海洋科研領域的貢獻,如今他也以另外一個身份活躍在人們視野中——作為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科普達人”,他在某視頻網站做科普僅僅兩年,就收獲“粉絲”近180萬。
【微視角】
終身學習、科技為媒 講故事、學會接受自己、創意人生……
【微言論】
①“知識下凡”,不僅會打破人們對專業領域的“刻板偏見”,激發人們對學術殿堂的向往,還能將理性嚴謹的思維方式帶給更多人;②在“沒有圍墻的大學”里,人們在生動輕松的氛圍中,感受互聯網時代的一份特殊饋贈;③借助傳播媒介迭代,學術大家破圈,大家終于可以通過一方屏幕,近距離感受純樸曠達的氣質風度,遨游“真知附著其上,奧旨藏乎其中”的知識殿堂。
【微速寫】
當今社會,是終身學習型社會,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懷有對求知的緊迫感,找到合適的方式繼續提升自己,可以說是人生必修課。學者大家不辭辛苦,愿做“拆門檻”的人,公眾積極求知,“活到老、學到老”,這樣的“雙向奔赴”也是一道美麗的文化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