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適宜的圖畫書是幼兒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畫面內容、語言描述和故事內涵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對幼兒獲得知識、培養習慣、發展能力有著重要價值。幼小銜接是幼兒園教育與小學教育之間重要的過渡階段,不再倡導知識的提前學習,看重身心、生活、社會、學習的全面準備,包羅萬象的圖畫書是很好的選擇。本文具體闡述以圖畫書《感嘆號》為載體的幼小銜接系列活動方案。
一、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符號無處不在,大班幼兒對符號有初步了解。繪本《感嘆號》將標點符號擬人化,以簡潔明了的畫面和文字彰顯寓繁于簡的獨特魅力。作者運用精準靈動的線條,寥寥幾筆就將角色的內心活動、情緒狀態勾勒得惟妙惟肖,為標點符號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和可愛的藝術形象,能深深吸引幼兒的注意,激發他們閱讀和學習的興趣。
《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的學習準備中明確指出“鼓勵幼兒自主閱讀,保護他們對符號、文字的興趣和敏感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學生的表達與交流提出了明確要求,即“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幼兒園需要結合本書的核心價值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設計集體活動、親子活動、游戲及體驗活動,幫助幼兒以輕松愉悅的方式認識、了解感嘆號等多種標點符號,為“認識標點符號”“初步建立自我認同感”等方面搭建幼小科學銜接的橋梁。
二、系列活動“感嘆號”方案設計
活動1“感嘆號”是集體繪本教學活動。幼兒通過自主閱讀和教師的生動演繹了解故事內容,理解“感嘆號”的行動和狀態。通過情境創設,鼓勵幼兒分享觀點,進一步了解感嘆號的功能,感受自信的快樂。
(一)活動目標
重點:認識感嘆號,在觀察和講述中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感嘆號增強語氣的作用。
難點:用較為準確的語氣大膽表述感嘆句式,體會自信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認識句號和問號并知道其用法;物質材料準備:PPT課件、繪本《感嘆號》、問號和感嘆號圖卡、不同情境圖若干、表情各異的感嘆號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出示問號和感嘆號,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首先,教師拿出問號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問號的作用。提問:“它是誰?代表什么意思?”小結:“這個像小耳朵一樣的標點符號是問號,它的出現代表問題來了。”其次,拿出感嘆號,提醒幼兒關注感嘆號的表情,大膽猜測并表達想法,開始提問:“問號遇到一個新朋友,詢問對方的名字。小朋友們認識它嗎?它看起來不開心,為什么呢?”
2.幼兒自主閱讀繪本P1—13,教師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首先,教師請幼兒帶著問題自主閱讀,在書中尋找答案,交流分享。提問:“輕輕拿起繪本,逐頁翻閱,認真觀察,仔細思考新朋友不開心的原因。”鼓勵幼兒大膽講述對情節的理解。其次,帶領幼兒閱讀,進一步理解故事。
步驟一:觀察畫面P1—5,感受感嘆號的“引人注目”。提問:“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它為什么引人注目?”小結:“它的意思就是很顯眼,特別引起人注意。無論在哪里,它頭上那根長長的棍子都讓它與眾不同,容易被人發現。”
步驟二:觀察畫面P6—13,了解感嘆號不開心的原因。提問:“感嘆號想要和大家一樣,它是怎么做的?成功了嗎?心情如何?接下來怎么做的?”小結:“無論它想什么辦法隱藏頭上的“棍子”都以失敗告終,所以它很不解,很迷惑,很泄氣,決定出去散散心。”
3.師幼接著閱讀,逐級提升閱讀深度
首先,教師手拿問號與感嘆號圖卡分飾兩角,根據繪本P14—31的內容將感嘆號發現自己“本事”的過程聲情并茂地演繹出來。幼兒在觀察、傾聽和表述中了解感嘆號自我認同的過程,感受其增強語氣的作用。提問:“感嘆號出門散心遇見了誰?發生了什么?它為什么變得開心起來了?”小結:“感嘆號遇到了問號,面對問號一連串的問題,它鼓起勇氣大聲回應,發現了自己的本事,原來它的出現能讓一句話更有力量。這也讓感嘆號真正認識自己,變得自信又快樂。”其次,幼兒自主閱讀最后部分,感受感嘆號建立自我認同后的輕松愉悅。
4.教師創設語境,鼓勵幼兒嘗試用較為準確的語氣大膽表述感嘆句式
首先,教師引導幼兒初步體驗感嘆句式,提問:“自信的感嘆號把頭抬得高高的,啟程出發,留下印記。今天,它來到了教室。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話語歡迎它呢?”舉例:“感嘆號,歡迎你!很高興認識你!感嘆號,我喜歡你!”其次,出示情境圖,如開心的、難過的、興奮的、緊張的,幼兒根據內容選擇相應表情的感嘆號進行匹配,大膽嘗試用正確的感嘆句式表述情境內容。小結:“你們的表述讓老師感受到感嘆號能讓一句話變得更有力量,這是它了不起的本領。相信你們也有屬于自己的本領,一定要像感嘆號一樣自信大方地展示出來!”
三、系列活動“變化多端的感嘆號”方案設計
活動2“變化多端的感嘆號”是區域游戲活動。幼兒在活動1結束后對感嘆號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在此基礎上,幼兒通過繪畫進一步理解感嘆號增強語氣的作用。
(一)游戲目標
理解不同場景圖片傳遞的情緒情感;用繪畫、剪貼、揉搓黏土等方式創造性地表現不同的場景,豐富情感色彩;較為清楚、完整地表述場景的內容。
(二)游戲材料
不同場景的圖片、畫紙、勾線筆、彩筆、黏土、剪刀、膠幫等美工材料。
(三)游戲玩法
選擇喜歡的場景圖片,發揮想象畫出帶有表情的感嘆號;在美工區選擇喜歡的美工材料,發揮想象創作場景,加上帶有相應表情的感嘆號;將作品投放到語言區,和同伴相互講述喜歡的場景圖,根據理解說出符合場景內容的感嘆句式。
四、系列活動“尋找字里行間的標點符號”方案設計
活動3“尋找字里行間的標點符號”是親子活動。請幼兒選擇喜歡的一本書,和家長一起尋找字里行間的符號,完成記錄表。此活動在鼓勵幼兒閱讀的同時,保護他們對文字、符號的興趣和敏感性,使其知道文字和符號能夠表達意義,為親子共讀提供新方式的同時,讓家長對幼兒的表征有進一步的認識。
(一)活動目標
知道圖畫書中文字和標點符號是同時存在的,在尋找標點符號的過程中萌發對標點符號的探究欲望,初步了解標點符號的作用;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表現標點符號的樣式和“本領”,體驗與家長共同完成任務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需家長配合完成親子活動的通知一份、幼兒喜歡的圖畫書一本、《尋找字里行間的標點符號》記錄表一張、筆一支。
(三)活動地點
幼兒自己的家、書店均可。
(四)活動流程
教師提前將設計好的記錄表分發給每一個幼兒,介紹內容和填法;將活動通知發送至班級群,請家長配合完成;幼兒自主選擇喜歡的圖畫書,在家長的陪同下找出感興趣的標點符號并記錄下來;家長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并記錄標點符號的作用,配合完成調查表;幼兒將表格帶到幼兒園與同伴分享。
五、系列活動“標點符號本領大”方案設計
活動4“標點符號本領大”是集體活動。幼兒自由分享字里行間尋找到的標點符號,教師板書記錄,共同創編兒歌《標點符號本領大》,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標點符號。延伸活動,鼓勵幼兒用繪畫的方式表現本領,大膽講述,發現閃光點,產生自我認同意識。
(一)活動目標
重點:認識常見的標點符號,在交流分享中初步了解其作用。
難點:愿意大膽嘗試用簡潔的話概括標點符號的特征和作用,體驗創編兒歌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常見的標點符號并知道其作用;物質準備:幼兒完成的《尋找字里行間的標點符號》、標點符號圖卡、白紙、彩筆。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幼兒完成的調查表,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分享的興趣
首先,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分享調查表,提醒其他幼兒認真傾聽。提問:“每個小朋友都完成得非常好,請大方地將調查表分享給同伴。其他小朋友請睜大眼睛、豎起耳朵,看看他找到的標點符號和你一樣嗎?”其次,請幾個幼兒單獨分享和組隊分享。小結:“每個小朋友都有分享的機會,現在請拿著你的調查表和好朋友講一講吧!”
2.描述標點,創編兒歌
首先,教師根據幼兒的分享,將標點符號圖卡依次豎向張貼在板子上。小結:“剛剛我們分享的標點符號有……別看這個頭不大,每一個都有看家本領,我們一起來夸夸它們吧。”
其次,根據張貼順序,鼓勵幼兒描述標點符號的特征和作用,適當引導,進行歸納完善。如:逗號是什么樣的?像什么?它有什么本領?逗號像個小蝌蚪,分一句話要停頓。類推,師幼共同創編標點符號兒歌。
3.采用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熟悉標點符號兒歌
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地念兒歌一到兩遍;男生、女生輪流念兒歌。男生一句,女生一句,合作進行;請幼兒單獨嘗試念兒歌。
(四)活動延伸
教師請幼兒思考自己的本領或者優點,用獨特的方式表征,大膽與同伴分享。教師對幼兒的表征進行積極回應,幫助幼兒建立自我認同感。
六、系列活動“標點符號大比拼”方案設計
活動5“標點符號大比拼”是區域游戲活動。在幼兒了解更多標點符號的基礎上,教師設計畫有不同標點符號的棋盤,供幼兒開展游戲。
(一)游戲目標
喜歡棋類游戲,能看懂并遵守棋盤上的規則,根據提示完成游戲;進一步熟悉常見的標點符號。
(二)游戲材料
自制棋盤、骰子、標點符號圖卡。
(三)游戲玩法
兩名幼兒輪流投擲骰子,根據點數向前走,根據格子上的提示完成任務。當走到帶有標點符號的格子時,幼兒需說出名稱及活動4中學習的兒歌,回答正確得到標點符號卡片,游戲結束比一比誰獲得的卡片更多。
七、系列活動“標點符號大比拼”方案設計
活動6“符號大調查”是社區體驗活動。幼兒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已經對標點符號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知道標點符號的功能和意義,教師以此設計游戲,鞏固幼兒學習效果。
(一)活動目標
對生活中常見的各種符號感興趣,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記錄生活中的各種符號;了解生活中常見符號的功能和意義。
(二)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本記錄符號的圖畫本、一支筆。
(三)活動地點
實驗小學或花壇社區
(四)活動流程
教師引導幼兒分享各種符號。提問:“我們即將進入的小學或生活的社區都有哪些符號,代表著什么意思?與同伴結伴找一找,記錄在圖畫本上。”(此過程需要陪同,事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保證幼兒的安全。)記錄完畢,幼兒集中,輪流分享。對幼兒感興趣但是不明白含義的符號,鼓勵其交流談論,根據樣式、出現的地點大膽猜想,最終明確含義。此外,贊揚合理的、與同伴不同的想法,鼓勵幼兒認真傾聽,提升積極性,保證良好的參與感。活動結束,將表征布置在教室環境中,給足幼兒表達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和空間。
八、結語
以圖畫書為載體開展系列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其教育價值,搭建幼小科學銜接的橋梁,從而幫助幼兒順利度過幼升小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