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繪本憑借色彩豐富、圖片形象的優勢,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注意力,是輔助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對此,本文以繪本故事為著力點,分析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從快樂式閱讀點燃學生繪本閱讀熱情、沉浸式聽讀強化學生繪本閱讀感悟、賞析式閱讀引導學生發現靈動語言、積累式閱讀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知識、互動式閱讀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實踐式閱讀發展學生閱讀綜合能力幾個方面入手,重點探討借助繪本故事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到:“突破教材限制,合理開發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資源,選擇育人導向正確的材料,如與主題情境相匹配的繪本、短劇、時文等學習材料。”由此可見,教師要在利用現有教材資源的基礎上,圍繞教學內容精選素材性資源,提高教學成效,落實核心素養。其中,繪本作為素材性資源的一種,具有生動形象、信息豐富的特征,對小學生的閱讀需求能夠有效滿足?;诖?,如何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合理運用繪本故事,成為值得一線教師深思的重要課題。
一、繪本故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繪本中呈現的內容具有較強的直觀性,通過具體主題的引領,教師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度學習語言知識。對于小學生而言,通過對繪本書籍的閱讀,可以深入理解故事情節,強化閱讀體驗,調動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繪本具有主題深刻、寓意豐富的鮮明特征,學生通過閱讀可以走進故事,產生情感共鳴,深度思考主題,對人生閱歷的豐富有著良好作用。
(二)培養閱讀思維能力
繪本囊括語言、圖畫等多種要素。在對其進行閱讀時,學生不僅可以進一步擴充現有的語言詞匯,還可以掌握不同類型的句子結構,對學生語感及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均具有積極推動與促進作用。同時,繪本多以對話、情節為主要表現形式,學生可以將學習的語言知識應用于具體語境當中,極大程度上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此外,繪本從語言層面來看,具有多義性、隱喻性、幽默性的鮮明特征,學生需要在閱讀全文的基礎上深刻理解語言知識。通過這一語言訓練活動的開展,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綜合能力,為學生語言寫作奠定基礎。
二、借助繪本故事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策略
(一)快樂式閱讀,點燃學生繪本閱讀熱情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興趣偏好,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精心選擇繪本,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讓學生自由自在地遨游在故事的“海洋”中,點燃閱讀熱情,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快樂閱讀,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
以《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為例,在閱讀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充分考慮二年級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選擇《逃家小兔》這一繪本故事。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可有效調動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走進故事情境中,將自己想象成“逃家小兔”,感受媽媽永不放棄追趕的親情。通過對《逃家小兔》和《小蝌蚪找媽媽》這兩篇文章的閱讀對比,可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深化學生對“愛”這一主題內涵的理解。
此外,以《小馬過河》這篇文章為例,在導入環節中,教師可通過《動物量身高》這一繪本故事的引入,幫助學生居于立體視角之下,對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深刻感知。在教學期間,通過繪本圖片的呈現,創設趣味性教學情境,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表達觀點看法。隨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閱讀氛圍更加輕松和諧,有效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二)沉浸式聽讀,強化學生繪本閱讀感悟
在語文閱讀教學期間,以繪本故事為載體推進教學活動時,教師可在引導學生閱讀的同時,讓學生用耳聆聽和用心感受,充分激活多重感官,強化閱讀感悟,豐富精神世界,獲得獨特的人生感受。
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一課文為例,在教學之后,教師可組織開展課外閱讀訓練活動,借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故事繪本的引入,幫助學生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的理解。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通過聽讀的方式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活動,圍繞繪本故事以聲情并茂的形式對內容進行講述,引導學生在聽讀中進行思考和理解,感受繪本故事傳遞的人文情感和主題思想,實現繪本閱讀、語文教學、思政教育三者的深層次融合,這對繪本閱讀教學高度的提升具有積極推動與促進作用。
此外,通過沉浸式聽讀方式的有效應用,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品質。在繪本閱讀教學期間,教師根據繪本故事內容,適當性地提高、降低聲調,或者對內容進行斷開處理,可以進一步強化繪本故事情節的表現力,為學生提供想象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在聽讀的基礎上補充故事內容,實現深度閱讀。
(三)賞析式閱讀,引導學生發現靈動語言
在繪本閱讀教學期間,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引導學生走進繪本當中,對語言、圖畫等要素進行賞析,在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從細節入手探尋作品背后的人文主題和思想情感,發現其中的靈動語言,落實核心素養培養。
以《父愛之舟》這篇課文為例,在閱讀教學期間,教師可融入《團圓》這一講述父愛的繪本故事。在教學期間,教師引導學生對繪本圖片進行賞析,刺激視覺感官,強化情感體驗,為思考、想象等一系列思維活動的開展創造有利條件。例如,在繪本中有這樣一幅圖片:在外工作的爸爸拉著大皮箱和媽媽一同回來,“我”和小狗則是躲在家門后向外張望。通過圖片可知,“我”當時既緊張又害怕,因為父親常年在外蓋房子,“我”雖然并不親近爸爸,但是依舊對爸爸有著濃濃的想念之情。通過這一圖片畫面的呈現,學生可以很快走進主人公的內心,產生情感共鳴。在賞析圖片的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字進行賞析,從而感受語言的獨特魅力,促進語感的形成,提高審美素養,塑造獨特的審美品格。
(四)積累式閱讀,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知識
從整體上來說,繪本屬于拓展性閱讀資源,是教師在現有教學內容及單元主題引領下,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搜集整理的閱讀教學素材,對學生文化視野拓寬、知識儲備量增加均具有積極推動與促進作用。因此,教師要善于挖掘繪本中的隱藏教育資源,推進閱讀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更多類型的知識,提高語言技能,促進核心素養形成與發展。
一方面,積累文學常識。在繪本中圖畫和文字貫穿于故事的始終,可以充分展現作品的生命力。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積累更多的文學常識,拓寬知識視野,深刻感知文學的藝術魅力。以《望天門山》這一古詩詞為例,在閱讀教學活動之后,教師可以引入《詩仙李白》《詩中巨人》等繪本書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更為全面地了解李白這一古代詩人,包括創作風格、性格特點、人際關系等,進而在腦海中勾勒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積累歷史常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歷史題材繪本故事的引入,可以幫助學生更為全面深刻地了解歷史常識和事實,為后續寫作創造有利條件。這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對學生文化品格塑造有著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以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為例,在閱讀教學講解之后,教師可以引入《三氣周瑜》《火燒赤壁》等繪本故事,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對這一時期的其他事件有所了解,以更為全面客觀的方式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
(五)互動式閱讀,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通過繪本故事的引入,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但是,如果教師完全放手讓小學生自主閱讀,他們經常會出現讀不懂、不理解、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很難真正發揮繪本的育人價值。因此,教師需要注重閱讀指導,開展互動式閱讀教學活動,通過師生共讀、生生互動等方式,幫助學生深化對繪本的理解,引導學生走進故事當中,感受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豐富精神世界,培養創新創造能力。
第一,角色扮演。以《老鼠娶新娘》繪本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先讓學生閱讀繪本,在初步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老鼠嫁女》動畫視頻,以畫外音的方式朗讀繪本,刺激學生多重感官,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隨后教師可以組織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力求通過語氣、語調、動作、神態的設計呈現故事角色的性格特點,讓繪本閱讀氛圍更加輕松活躍,構建互動式閱讀課堂。
第二,自主講述。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讓他們對繪本進行講述并續寫故事,培養邏輯思維品質和創新創造能力。以《紅氣球男孩》這一繪本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故事,論述文章主旨,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將語言知識更好地應用于實踐當中。
第三,創意續寫。部分繪本故事為開放式的結局,教師在閱讀教學之后可引導學生進行續寫。例如,在《愛心樹》這一繪本故事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對男孩兒與大樹之間的故事進行續寫,調動思維主動性,培養創新創造能力和思維想象能力。學生而言可以大膽想象,天馬行空,書寫出獨特的故事情節,對作品進行拓展與延伸,深入思考和探索主題價值觀。
(六)實踐式閱讀,發展學生閱讀綜合能力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式閱讀的機會,鼓勵學生圍繞繪本編創學習材料。這樣有利于學生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同時掌握編創技巧,內化知識,發展語文閱讀綜合能力。
以《日月水火》這篇課文為例,在教學講解后,教師可引入《水墨漢字繪本》,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走進自然當中,產生熱愛自然和敬畏自然的強烈感情,提供學習漢字文化的機會。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可以提高識字綜合能力,還可以對漢字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深刻感悟,調動學習傳統文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文化自信,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從整體上來說,《水墨漢字繪本》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對漢字進行有效呈現,是學生學習漢字良好載體。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對漢字的優美構造進行體會,最大限度彰顯漢字的獨特之美。
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基于《水墨漢字繪本》這一繪本進行實踐性學習。教師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要求各小組集思廣益,凝聚智慧,通過多種方式創作“說文識字繪本”,如文案創意、圖片描寫等,實現文字和圖片的深層次融合。在這一環節中,通過繪本閱讀教材的編創,學生可以自然而然對繪本進行學習,有效調動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增強反思意識,這對閱讀綜合能力的培養有著良好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作為拓展性教學資源,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對學生閱讀興趣激發、良好閱讀習慣養成、審美情趣塑造、閱讀思維能力培養均具有不容忽視的現實意義。因此,在教學實際中,語文教師有必要深刻認識繪本的育人價值,借助快樂式閱讀點燃學生繪本閱讀熱情、借助沉浸式聽讀強化學生繪本閱讀感悟、借助賞析式閱讀引導學生發現靈動語言、借助積累式閱讀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借助互動式閱讀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借助實踐式閱讀發展學生閱讀綜合能力,對繪本故事加以合理巧妙運用,為閱讀課堂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