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科技與藝術的跨界融合已成為時代發展的重要趨勢??萍疾粩嗤苿由鐣M步,而藝術則賦予生活以美感和深度。當科技與藝術相遇,便迸發出無窮的創造力,為社會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黑弓BLACKBOW是中國跨媒體藝術創意團隊,2010年由新媒體藝術家王志鷗創立。關于“黑弓”這個名字還有一個典故,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視效總監、國慶70周年聯歡活動視覺總設計、黑弓BLACKBOW創始人王志鷗特別提到,“黑弓”就是來源于“后羿射日”的弓箭,希望能用科技藝術的手段來推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化演繹,用數字科技的語言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美學。
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用科技創意展示中國新時代形象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同質化現象越發明顯。因此,如何在科技與藝術的融合中體現中國文化的獨特性,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印記的藝術作品,成為黑弓BLACKBOW工作的使命與挑戰。
作為國家級數字媒體藝術團隊,憑借卓越的創意與技術,黑弓BLACKBOW為眾多國際級大型活動及文旅項目提供創意支持并執行制作,來展示新時代的中國形象。近年來,其代表作品包括:國家級大型活動方面,曾擔任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視效總制作團隊以及奧林匹克主火炬設計團隊,2019年國慶70周年聯歡活動視覺總設計,2018年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多媒體總設計,2018年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燈光焰火文藝表演《有朋自遠方來》視效總設計,2017年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千年之約》多媒體裝置設計,2017年威尼斯雙年展故宮博物院主題平行展“記憶與當代”創意設計;文旅融合方面,2023年貴州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紅飄帶”項目總創制,2023年原創中軸線數字IP“悠栽逛中軸”,2022年中國首部數字行浸演藝《尋跡洛神賦》總創制;秀演方面,參與《長恨歌》《12 ·12西安事變》《重慶 1949》《魯鎮社戲》,北京舞蹈雙周作品《褪色的獨白》《圓 · 超速》《無夢可夢》,田湉導演《俑II》等大型演藝項目的多媒體設計和多媒體制作。“通過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結合最先進的科技手段,塑造出具有中國文化印記的創新杰作,不僅可以豐富中國文化的表現形式,還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樹立起中國文化的新形象?!蓖踔菌t表示。
黑弓BLACKBOW以優秀的文化為內在表達方式,以數字科技為媒介,不僅向世界展示了彰顯中國式浪漫的獨特文化印記,更在全球范圍內收獲了包括Vega Digital Awards、Clio Awards、A'Design Award amp; Competition、MUSE DesignAwards、中國國際廣告節長城獎等幾十個國內外文化藝術類大獎。值得一提的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創意領域非營利機構The One Club于2024年1月在紐約隆重發布的TheOne Club Global Creative Rankings 全球創意排名中,黑弓BLACKBOW斬獲2023N.Y.ADC 1銀1銅3佳作獎與2023 OneShow Merit Brand Installations品牌裝置佳作獎,榮登The OneClub 中國區獨立創意機構榜榜首,位列全球前50、亞太地區前6。
專注科技探索讓數字藝術更具吸引力和影響力
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時代,新技術的出現往往帶來新的創作工具和表達形式。只有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才能在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創造出引領潮流的創新作品。黑弓BLACKBOW是國內較早進行“多媒體視覺呈現+影視特效”研究的團隊,自建立之初就專注于前沿技術與創意思維的試驗性探索,包括 CG(計算機動畫)創作、VR、AR、全息投影、機械裝置等,為其發展提供源動力。
“我們參與國慶70周年聯歡活動中的千人光影屏流動表演,就有賴于整體團隊開創性地實踐了數字驅動的編演模式,將仿真、視覺、編導等原本獨立線性的工作融合成三位一體的智慧大腦,從頂層架構改變了傳統大型表演的工作流程,極大地提高了大型表演的編演效率和視覺呈現?!蓖踔菌t談到,“我們在打造2023年貴州長征國家文化公園‘紅飄帶’文旅項目時,就綜合運用全息影像、虛擬現實、三維聲場、機械舞臺等最新前沿性科技手段對長征故事進行數字轉譯,從多重敘事角度,完整串聯起從長征出發到遵義會議實現偉大轉折的崢嶸歷程。區別于傳統文旅體驗及演出模式,觀眾能夠完全沉浸于混合現實的全域體驗時空中,實現切身參與。該項目已成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點項目,首個全域行浸式紅色文旅數字體驗館?!蓖踔菌t表示,正是團隊一直在科技藝術領域深耕,在大量的創意中,經過不斷提煉、不斷打磨,才會有模式的創新、新賽道的開辟。而這背后的核心則是技術迭代、融合創新以及團隊不斷地積累突破,刷新了行業創新的高度。2018年,被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9年,被認定為“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入選“中國沉浸產業最具商業價值企業30強”,并榮獲上合組織青島峰會和國慶70周年“突出貢獻”單位稱號。
據王志鷗介紹,近年來,黑弓BLACKBOW采用校企聯動共創的模式,讓新時代的優秀學者與人才都能參與到不同項目的實踐當中,持續為公共文化項目提供新鮮血液。目前已成立了央美黑弓科技藝術實驗室,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印志興虛擬現實工程中心(北京市數字媒體藝術實驗室),在科技、藝術、虛擬現實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創作作品包括“遠行與歸來”蔡國強藝術展 · VR作品《夢游紫禁城》,百度AR人臉識別游戲體驗,咪咕 · 麟犀之夜虛擬偶像演唱會(從動態捕捉到虛擬現實現場交互的全流程創作),基于圖形計算的LED、激光、視頻編程作品《Prototype-1》等。
以創新為驅動科技與藝術融合之路不停息
當今,科技作為一股重要的推動力量,不但使傳統的文化表達模式發生了變化,也給文旅、演藝、博物館、鄉村振興、生態旅游等相關行業的公共文化體驗帶來了新的形式和邏輯。
在王志鷗看來,科技藝術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了多元化的平臺和渠道,使傳統文化資源更具時代感,提升了中華文明的影響力和感召力,更加全面地展示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豐富內涵、燦爛成就和絢麗風采。在數字技術、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興科技的革新下,傳統文化資源得以煥發新的生命力,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而這種對大眾文化持續進行的創新和豐富,已成為推動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霸跀底謺r代浪潮中,黑弓BLACKBOW始終把握文化產業的新機遇,以創新驅動內容與營銷的革新,引領行業邁向更廣闊的發展天地?!?/p>
關于未來,王志鷗表示,黑弓BLACKBOW將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屬性與歷史基因,將目光聚焦于中國獨特的文化深度體驗,持續探索“科技+藝術”在文化產業升級創新當中的新模式與新方法,以藝術化的手段講述更多中國故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態傳承,解鎖數字科技探索文化表達的新敘事、新體驗,以科技藝術打造中國文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