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標準聯接新與質,并且深刻影響甚至決定了新與質
標準源于新,立于質,一頭緊連著高技術創新,另一頭緊系高質量發展,成為新與質融合發展、培育先進生產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紐帶。
一方面,標準的本源始于創新之中。標準凝聚科技創新成果,代表先進的適用技術與管理經驗。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驅動下,基于物理世界與數字世界同構的場景,標準化正在從創新鏈的終端即科學成果轉化,邁向技術發明甚至科學發現的前端。
另一方面,標準的意義立于質量之中。標準的魅力在于提質增效,伴隨經濟社會發展,人類對標準化的理解認識不斷升華,其作用不僅表現于市場規則的基礎性,還反映在時代進步的引領性。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日新月異,質量變革不斷推進,標準化變革與發展同樣在持續深化。標準化的改革發展對促進創新、推進質優、加快發展新技術生產力必將展示出更大的作用。
二、以高標準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雖然《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的頒布是先于新質生產力的提出,但是如果對《綱要》進行再學習、再認識,找準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發揮出高標準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作用,那么在很多地方是可以體會到和認識到的。
例如,在推進標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培育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生態?,F在公開的8100多項團體標準中,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占比已經高達52.6%。標準促進了各類創新和質量要素向產業鏈集聚,新技術融入標準體系進程大大加快,它形成的是一個標準化新的創新生態。但是實際上、客觀效果上,它促進了以高標準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的產業生態。
又如,在推進標準化與科技創新互動發展中注入新質生產力培育的動能。按照《綱要》的精神,可以探索專利布局加標準導航的新舉措、標準化與創新全面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思路,所有舉措都是通過標準化與科技創新的融合發展,加快實現產業轉化、促進產業升級、引領產業迭代,實現產業質量效益深度轉型,形成產業發展的新動能、新業態、新模式,從而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大的。
再如,在推進標準高水平開放中拓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視野。《綱要》指出了中國標準化優進優出的發展方向。標準優進優出是在高水平對外開放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和重要的著力點。通過構建內外銜接的政策體系、開放透明的工作體系、國際金融的標準體系,必將拓展科技交流與產業合作的廣度與深度,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還如,在高標準體系構建中強化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體作用?!毒V要》提出了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等,通過企業標準領跑制度的實施,企業創新活力進一步激發,企業質量品牌能力顯著提升,中高端產品和服務供給有效增加,標準領跑的標桿示范作用正在帶動更多的產業整體升級。在以高標準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中,企業主體作用更加凸顯。